第457章 宠妻进行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拨云散雾 帝霸斩天诀 我就是要当键盘侠 无双太子:从东宫开始,征服天下 上辈子,下辈子 穿越者祭祀 天良缘 让你打造装备,这黑丝是什么鬼? 棺底重生,神医丑妃战天下 七零:妩媚娇娇被古板军官宠上天

锅洗好,加水烧大火。 找出蒸笼洗干净放上,锅里的水也就快开了。 把切好的面放在蒸笼上,倒了点豆油拌开,盖上盖子开蒸。 煤炉那边,陈铭川已经洗好了锅…… “玥儿,开始炒底料不?” 李欣玥点头:“可以开始了,你去烧火吧,这里我来。” 要说做面条,陈铭川知道那还是他媳妇厉害。 他虽然也会,但级别差得很远。 虽然媳妇总夸他厉害,聪明,可是与自家媳妇比,他知道还有很大差距。 于是,陈铭川乖乖的去烧火了! “哎呀,真香!” 徐红琴笑嘻嘻的从外面进来,直接到了厨房。 “新叶,你这做饭真能把人的鼻子香掉,在做什么好吃的?” 李欣玥直起腰来:“就弄个焖面,嫂子饭做好了?” 徐红琴立即道:“没没没,萍萍与芳芳在做,我来找你说个事儿。” 果然有女万事足啊! 李欣玥真羡慕有女儿的人。 “你说。” 徐红琴立即开了口:“是这样子的,我有一个老乡,她男人是个副连。” “两人结婚三年,一直没怀上,到处查也没查出个名堂来。” “听宋梅说,你给了她一个方子,这方子吃了感觉不错,你能帮她看看吗?” 这能说不能吗? 别说是徐红琴亲自开口,就是她老乡过来,报个她的名字,也没问题! 李欣玥一口答应:“当然没问题,你带她来。” 徐红琴一听兴奋了:“行行,我吃了饭去叫她。” “嗯!” 看来徐红琴对她是太有信心了,这边李欣玥才放下碗,那边她就带人上门了。 “小李,这是张巧玲。巧玲啊,这是陈主任嫂子,叫嫂子吧。” “嫂子好!” 张巧玲年纪比李欣玥小两岁,陈铭川的级别又高,她自然得尊称。 李欣玥含笑点点头,指了指桌边的沙发:“坐吧,我先看你的检查报告。” “谢谢嫂子。” 检查报告一大叠,可见夫妻俩人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孩子了。 李欣玥按时间顺序找出了检查报告,然后一张一张看了下去:“从报告上看,的确是没什么问题。” “可生孩子的事,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 “我建议你老公也去做个检查,现在我先给你把个脉吧。” 她老公做检查? 张巧玲脸微微一抽:“这……” “这什么?” 李欣玥一脸微笑:“别还是老思想,光靠女人生不出孩子。” “把手放上来吧,我把过脉之后再说。” 一把脉,李欣玥越加确定张巧玲没有问题。 “你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我还是这建议:让你男人去做个检查。” “师医院没有这方面的检查,去市一医院吧,那边不错的。” 张巧玲脸红红,徐红琴拍了拍她的手:“巧玲,这没什么好害羞的。” “子女可是大事,这事容不得害羞。” “你要不好说,我让健山去说,检查之后让小李再给你们看看。” 是,儿女才是大事! 想到这两年婆婆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样子,张巧玲决定了:“我去说。” 两人走了,夫妻俩带着儿子去了志愿兵家属楼。 高建设没想到陈铭川夫妻会到他家来,三十几岁的汉子顿时手足无措了。 “主任……媳妇,快倒茶来。” “哎哎哎。” 高建设的妻子叫江红莲,是老家的人。 三十出头,肤色较黑,五官还不错。 不过看得出是个勤快人,家里收拾得很整齐。 志愿兵住的也是平房,不过厨房在对面,与吴卫国那边结构一样。 高家孩子多,有两子两女。 老大、老三是儿子,大的今年十三、小的今年九岁。 老二老四是女儿,大的今年十一、小的今年六岁。 他技术很全面,又有悟性,是肖楠改装车辆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立过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 所以师里照顾他,分了两套这种的屋子给他。 要不然,真的没办法住下。 其实这样,也不宽敞。 毕竟每一套就40个平方,加起来也就八十平方。 六口人住,每人就十几个平方。看書菈 见夫妻俩紧张,陈铭川摆摆手直接开了口:“不要茶,我来是找你们换点东西的。” “我家媳妇喜欢吃白面,你家人多,白面也多些,能不能换点给我?” “我媳妇说了,一换一,每斤补你们一毛分钱。” 这话一落,高建设与江红莲给吓呆了! 大半小子,吃垮老子。 高家两个儿子都是能吃的年龄。 要不是部队不搞运动,江红莲又勤快,这日子都难过。 毕竟在农村里,谁家多种一株瓜,都有人举报,要割你资本主义尾巴。 像江红莲这种把家属院那边边角角荒地都种出来的人,早就被割得头发都没有了。 李欣玥早听说过江红莲的大名。 这女子话不多,就知道埋头开荒种地。 她也不种别的,就红薯与土豆、南瓜,专种这些饱肚子的农作物。 高建设工资就四十几块钱,每个月还要寄十块钱回老家。 她不这么种,孩子们根本不够吃。 所以,虽然高家是真的穷,但几个孩子养得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没有皮包骨。 “你们不要觉得占了便宜,毕竟白面少、黑面多。” “一斤补你们一毛钱,一个月我换个三十斤,也就三块钱而已。” “我是要长期换的,你们愿意那我们就这么换。” 高家六口人,一个月六十斤白面。 白面是好吃,可白面不耐吃,每回吃白面几个孩子总是想要死撑不可。 换三十斤,还能进三块钱…… 部队里也不是没人以黑面换白面的人,只不过一斤能补五分钱的都不多。 高建设觉得不能占这种便宜:“主任,这个不行,钱我不能要。” “我换三十斤给你,你给我四十斤黑面就行了。” 陈铭川更不是个占便宜的人:“行了,就按我家属说的换,这事你知我知。” “听说你家有红薯粉卖,给我来五斤。” 红薯粉三毛一斤,家属院里有人来买、也有人来换。 “主任,这这……这不行……我们不能这么收,要不就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4118/125064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4118/125064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