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下末年 > 第352章 太学博士

第352章 太学博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师父,求您别摆烂了 镇国异姓王 金牌秘书要离婚,隐婚总裁全球示爱! 异世界漫游手册 遭遇过打击的股神 仙人只想下班 恐怖乐园?可我是二周目玩家! 天命成凰 假太监:开局女帝太宠了 陛下,娘娘她不想争宠只想养崽崽

自己当初所想,便是以太学之名,收敛麾下文官武将子弟,以嘉其心。因为,按照这时代的情况来说,出身太学生,就好比后世出身清华北大一样。 毕业后,就算是当不了官,那放在地方上,谁都得高看三分啊。 太学,汉朝唯一一座最高学府。 学历摆在那,一般人,真比不了。 而现在经蔡邕这么一说,高诚也发现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教育问题,因材施教才是重点。 蔡师,这一点,确实是本将考虑不周,不知蔡师可有何见解? 高诚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啊,毕竟麾下文官武将跟随自己,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以及为后辈谋个出路嘛。 蔡邕感叹了一声,言道:现在太学目前只能先如此维持,但君侯可以筹办宫邸学,以此来安排那些功勋小辈。此外,郡国内的大学、县乡邑的庠序都要开始筹办。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太学,太学亦需要地方提供人才。 如此一来,自太学异于常人者,可以出任官员。便是平人,亦可回到地方,担任经师。不出三十年,必然人才涌现! 高诚听完就沉默了下来,没错,这就是大汉帝国的教育制度。 最高级学府就是传承数百年之久的太学、灵帝时期建立的鸿都门学以及贵族学校宫邸学。 三座高级学府其中洛阳太学已经迁往安邑,鸿都门学已经名存实亡。而宫邸学,随着洛阳宫城被破,也彻底消散。 而地方郡国之内则设置官学,也就是大学。县、邑、乡设官学小学,又搭配庠、序、私塾。 好吧,这与后世的教育层级没有任何区别。 太学等就相当于清华北大一流学府,郡国大学相当于普通大学、大专,小学就是小学。而官学与私塾的搭配,又像极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 后世有教育部,现在也依旧有太常。 比之后世欠缺的只有教育制度,以及师资力量。 老师,不,应该称博士,太少了。 或者说,博士的选取要求太严格了。 五十岁以上,声名传闻天下,道德礼法皆有所令。 战争年代,能活到五十岁以上的人,真的不多。即便是大儒,也有刀斧加身之危。毕竟,那些个大头兵们,可不在乎你是不是大儒。 对于太学的博士需求,眼下只能降低要求。 但,蔡邕未必会愿意。这种老学究,就喜欢讲那一套旧制,理由也能一说一大溜。 降低要求岁数,他就会说年纪轻轻,如何育人子弟?降低道德礼法的要求,又会说无徳无行之人,焉能教育世人? 总之,降低要求是不可能了,可偏偏关中、凉州这两地方让自己上哪找大儒去。 要是说在关东,那还差不多! 蔡师,关中、凉州接连数年战乱,那些大儒们大多避祸他州。若非蔡师来此,诚怕是连太学都重建不起来。唉~还望蔡师能否举荐些人才,来太学任教? 蔡邕颔首沉吟一会,说道:马日磾,现在当在扶风故里,待来日某亲自去一趟。此外,邕所授弟子中,阮瑀才华非凡。不过,年纪尚轻,老夫... 蔡师,今为乱世,当不拘一格,唯才是任。更遑论太学之所,只要才华非凡,品德兼优,年岁尚轻又如何?本将年方二十有六,不亦是居此高位乎?且有蔡师在,纵是阮兄有所差池,也可由蔡师教之。 蔡邕眉头一皱,高子明这话说的倒也有理。 好吧,明日邕去书一封。还有钟元常,若是政务闲暇之际,也可去太学传授。其余人等,或是才学品行有缺,或是身居他地,怕是不能来关中了! 高诚还是沮丧了一下,有些感叹,人才真是难得啊。.bμν. 哦,对了,还有一人,羊续。就是兴祖兄年岁有些大了,身体不便,怕是... 蔡邕说着说着又凝起眉头,最终还是言道:罢了,邕去书一封,询之其意。 羊续? 高诚想了想,确实没听说过这个人。跨越整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西晋初期,姓羊且出名的,也就只有羊祜了。 唔~莫非这俩人有关系? 蔡师,这羊师是为何人? 子明不知? 听到高诚这么疑惑的一问,蔡邕也惊讶了一下,随即才转而想明白,继续说道:这倒也是,羊氏乃是泰山世家。虽七世出二千石,但声名不算太过张明。子明一直都在凉州、关中、京畿一带,还从未去过泰山,不知也在情理之中。 高诚尴尬笑了一下,好吧,天天说自己南征北战,其实还真没去过函谷关以东。去冀州那一回,也就跑到广宗,就又回来了。 唉,老夫流离的这一十二载,全仗羊氏。如今,邕之妻女尚在羊氏之下庇护,唉~ 说完,蔡邕连连感叹。几年未见妻女,尤甚思之。 旁边的高诚却是懵了,什么鬼? 蔡邕不就一个女儿蔡琰吗? 还有别的女儿? 虽然很想问一问,但高诚心底还是压住了好奇心。毕竟,问这种事,确实有点不合适啊! 蔡师,太学博士一事,还要仰仗蔡师了! 放心吧,老夫虽与君侯脾性不合,可为了育人子弟,自会尽心尽力! 末了,蔡邕还恶心了高诚一下。 高诚嘴角一抽,白了蔡邕一眼。自己算是看明白了,这老东西是打心眼里看不惯自己。说话自己到底哪里招惹他了,真是想不明白了。.bμν. 蔡师先忙,诚尚有要事处理,且退! 不送! 蔡邕脸上挂着得意的笑,让高诚更是气的牙痒痒。 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而就在高诚刚刚离去,蔡邕身后的屏风,却是闪出一人。 正是蔡琰。 阿翁,为何儿总感觉阿翁对君侯,似有成见? 哼,这还用说。老夫眼看就能见到汝阿母和贞姬了,却被这厮给掠到关中,岂能善待! 蔡邕气呼呼的发了一顿牢骚。 蔡琰捂嘴轻笑,又问道:那阿翁,为何不请君侯,将阿母和妹妹接来关中呢? 唉~!琰儿啊,世事难料,且过些时日,看看局势再说吧。若是袁绍、袁术等人不发大兵攻关中,关中定安然无恙。到时,也能接来汝阿母和贞姬了。 蔡琰秀眉一蹙,言道:阿翁,若是依儿来观,袁绍、袁术兄弟,定然不会发兵关中。 噢~这是为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527/21377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527/213774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