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鼙鼓揭天破宋来 > 30.投降物资加快备

30.投降物资加快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捻转步舞曲[花滑] 重生后,被病秧子老公宠上天 完美世界(完结) 开局:获得空间融合升级系统 某天,和旧神结契后 名门骄妃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朱佑樘怀恩张敏 我自地狱归来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奥丁 咒回世界

润州那边鼓励别人继续抵抗,常州这边,张巡就得赶紧准备投降了。之前查阅了常州往襄阳的纲船损失率,现在张巡已经嘱咐人,开始储备木料。 内河使用的平底船其实非常容易制造,既不需要龙骨,也不需要隔仓,有熟练工匠甚至可以几天就下来一条。恰好常州就有熟练工匠,只要木材、桐油、铁钉、绳索充足,立时就可以开工建造。 那么其他的军械也不能够落下,全郡牛马的情形,也要开始暗中统计起来。 投降之后,还谈什么脸面自尊呢?只能唾面自干,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元军和伯颜的需求,以讨得人家的欢心。 首先就是箭矢,其实与其说是箭矢,不如说是箭杆。一支箭,他的箭头可以用很久,堪称一箭恒久远。后世考古发掘,经常能够挖掘出一千年,两千年,乃至三千年前的箭头。 理论上稍微打磨一下,这些上千年的箭头照样可以使用,完全没有一点问题的。 一般打完仗,收拾整理战场的时候,能够使用的箭矢也都会回收再利用。但箭杆这个东西,还是缺乏的,任何一支军队都缺乏箭杆。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蒙古大军猛攻金军驻守的郑州城,城内的金军箭头其实没有耗尽,但是箭杆已经耗尽,且没有补充。每天晚上去城墙和城下捡拾蒙军的箭矢,根本来不及。后来城内的主将强伸,便命令将一支正常的箭杆分劈为四支,以鞭筒发射,号为鞭箭。 到时候蒙军十几二十万,随便打一场仗,耗费的箭矢都是百万以上。肯定会勒令投降的南宋州郡为其制造补充,毕竟他们还有可能要面临杭州攻城战的。 到时候别说百万支箭矢了,几千万支箭矢,都未必能够应付得了杭州这种名城大镇的攻坚战斗。 所以,箭杆哪里来? 古埃及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使用芦苇杆做箭杆的。但是这玩意儿吧,刚砍下来的时候还有水份,所以有点重量,便于射击。属于还凑合的临时应急用箭杆选项之一。 不过芦苇杆的坏处也是人尽皆知的,一旦他被砍下来制作箭杆,在埃及那种炎热的气候中。要不了几天就脱水干枯了,干枯意味着什么?当然是发脆。芦苇杆会变得非常容易折断,甚至你夹其他的力气大点,就直接断开了。 除非紧要关头,否则埃及人也不乐意使用这玩意儿。 最后还是要回到常用的箭杆材料上来,放在张巡面前的,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柳条,一种是竹竿。 插一句闲话,箭杆未必需要笔直。 养由基神射手都知道的吧,要打仗了,养由基出征,他是天下第一的神射手。为了给他壮行,楚王从宗庙里取出了三支箭杆笔直的箭矢相赠,祝愿他能够大胜归来。 瞧瞧,偌大的楚国,全国只有三支箭杆笔直的箭矢。 当然啦,这大约也是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在,未必完全真实。但是箭矢的现状确实如此,绝大部分的箭杆都是差不多意思就得了,只要不是歪七扭八就能用。 纯靠人力去削,削出一支笔直的箭杆,那代价太大,完全不符合战争的需求。动辄耗费箭矢百万,靠你人工削,开玩笑了就。 现实就是直接柳条剥皮晒干,装上箭头就用。反正柳条长得大差不差的,一般打仗用用完全足够了。 江东地方,很多城镇并没有城墙的。这和北方中原地区,自东汉末年以来,大规模修筑夯土乃至于石砌坞壁完全不同。 五胡乱华时,北方坞壁林立,郡县都没什么人。毕竟天天打仗,打的人烟都断绝了。南方却好一些,没有长时间、大规模、高烈度的连续性战事。 所以很多市镇,都是插柳为墙,掘壕为壑,以为防御。到现在,常州的奔牛市、横林市等人口过万的大市镇,都只有简单的木栅栏和水沟作为防御。与其说是防御,不如说是简单的隔离手段,或者说防盗手段。 从常州到润州,除开丹阳县以外,只有一座城镇有夯土城墙,那就是吕城镇。 这地方是当年吕蒙练兵之所,又是运河上的关津所在,设置了监税和钞司的。也难怪历史上,元军和宋军,在此处往赴争夺,城镇先后三度易手,战斗极多。 放在北方,很多人恐怕真的难以理解,不就是个土围子嘛。 全是多雨潮湿的环境所致啊。 不过插柳为墙好啊,四处都是柳条柳枝,即刻命人收集储备起来剥皮阴干,一二年后正好拿来献给伯颜,以讨伯颜的欢心。 已经开始帮着张巡奔走的张喜有些不明所以,你要这么多柳条柳枝干嘛?是啊,普通人要柳条做什么。 真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嘿,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一次援襄战役失败,肯定还有下一次援襄啊。咱们这带宋就一个好,朝廷没有,或者一时间办不来,他就朝民间买。 马上新一轮的援襄战役就要发起,朝廷肯定需要大量的箭矢,咱们先预备起来。到时候地方匠作院完不成的指标,肯定得靠在市面上买办。 官府问别人买,那花不花钱我不知道,问咱们家买,那百分之百得花钱。这下明白了吧?明白就去办。 连连嘀咕着有道理的张喜转头就出去,预备筹办柳条。张巡又把初九叫来,让他去牛马市上打听,常州市面上的牛马情形。 再排些人手去各村各乡了解地方上牛马的保有量,不需要特别详细,能有个大致的约数即可。常州还有两个小马场,承办朝廷的马政。 但是这会儿马场早就被侵占成了羊场,只有极少的马匹。不过再少也是马,这里也得派人去了解清楚,地方上怎么筹办的马政,怎么应付朝廷或者有司的诘问。 铁料恐怕也要开始囤积了,不知道伯颜的胃口有多大,五万斤铁还是十万斤铁?买铁在官面上,还有些困难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282/289890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282/289890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