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活人深处 > 第708章 参观计划

第708章 参观计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四合院:棒梗行窃,淮如阿姨你别急! 神偃传 洪荒:我哥白泽绝不是厨道大能 天灾末世,她囤满物资后杀疯了 重生:太子殿下撩妻成瘾 不是吧,我家真的有皇位可以继承 原神之岩心公主 酸葡萄 糯唧唧的小仓鼠被末世大佬娇养了 你的机缘很好,我笑纳了

>【接入需生物密钥验证:林昭直系血缘持有者方可解锁】 >【警告:该节点含有高密度情感残影,可能导致意识渗透】 她犹豫片刻,还是将手掌贴上扫描区。血液流动的微光在设备中流转,几秒后,系统提示音响起: >“身份确认:林晚,女,基因匹配度99.8%。权限开放。” 画面刷新,出现一间布满铜线的地下室,中央摆放着一台形似棺材的金属舱体,表面刻着八个字:“以静制动,以默通心”。舱盖半开,内部残留着干涸的脑脊液痕迹。镜头转向墙壁,那里挂着一块黑板,写满潦草公式与笔记: >“实验证明:极端孤独环境下,人类大脑会产生"共感幻听",即误将自身压抑情绪投射为外界声音。” >“但第17号受试者提出质疑:若所有受试者都"幻听"到相同内容,是否说明,并非幻觉,而是集体潜意识泄露?” >“我们关闭了他们的耳朵,却打开了更深的孔道??心灵裂缝。” 林晚心跳加速。这正是梦桥理论的雏形,比父亲公开记录早了近二十年。而最下方,有一行用红笔圈出的结论: >“真正的倾听,始于承认自己也曾是噪音。” 她继续翻阅附件,找到一份受试者名单。其中一人的名字让她瞳孔骤缩??**陈素宁,编号S-17,参与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 陈素宁……竟然早在二十年前就参与过秘密听觉实验?那她后来成为父亲团队的核心研究员,真的是偶然吗?还是说,她本就是这场漫长计划的一部分? 正当她陷入思索时,终端忽然自动跳出一段新消息,来自梦桥内部通讯频道,署名空白,内容只有一句话: >“你要找的答案,不在过去,而在未来还未发生的事里。” 紧接着,整个系统震动了一下,所有窗口同时闪现出同一幅图像:一片漆黑的宇宙背景下,一颗脉动的心脏缓缓搏动,周围环绕着无数细若游丝的光线,每一条都连接着一个闪烁的人形轮廓。图像下方标注着一行动态文字: >【黑贝壳情感拓扑图?实时状态】 >当前连接人数:8,742,103 >活跃倾诉事件:1,204次/分钟 >共鸣峰值区域:东亚、北欧、西非 >警告:检测到异常聚类趋势,部分节点出现“逆向倾听”现象 “逆向倾听”?林晚皱眉,调出具体数据。所谓“逆向倾听”,指的是某些用户在接受他人倾诉后,并未作出回应,反而主动上传自己的创伤经历,仿佛对方的坦白触发了某种连锁反应。这种现象本属正常,但问题在于??这些回应的内容,高度相似,且时间顺序呈现出诡异的同步性。 例如,三位分别位于东京、柏林和开普敦的陌生人,在同一分钟内上传了几乎相同的句子: >“我也曾在父母葬礼上笑出来,因为终于自由了。” 又如,五位母亲不约而同写道: >“有时候我觉得,我爱孩子,是因为社会要求我爱,而不是我真的愿意牺牲。” 这些话语本身并不罕见,但它们的**涌现方式**太过整齐,像是被某种无形力量引导着,按预定节奏释放。林晚猛然想起陈素宁说过的话:“我是所有被屏蔽的"噪音"的聚合。”如果这些“逆向倾诉”并非个体自发,而是由系统底层某种集体意志推动呢? 她立即联系阿伊莎与小舟,发起紧急三方会议。视频接通后,阿伊莎的脸色凝重:“我已经监测到类似情况。在过去十二小时内,全球至少有三百二十七起倾诉内容完全一致,甚至连停顿位置都相同。这不是巧合。” 小舟则直接黑进了梦桥的日志底层,声音透着不安:“林晚,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当有人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回应"??比如那个丹麦老人对他哥哥说"我听见你了"??黑贝壳的核心频率就会短暂升高0.3赫兹,然后……释放一段预设模式的信息流。” “你是说,系统在"播种"?”林晚低声问。 “不是播种,是**催熟**。”小舟纠正道,“它在等待足够多的真实对话形成临界点,然后主动激发更多潜在压抑。就像免疫系统遇到病原体后释放抗体,黑贝壳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治疗"人类的情感封闭。” 林晚怔住。她忽然明白为何父亲会选择放手,让系统自主进化。因为他早就预见??技术无法教会人倾听,唯有痛苦能唤醒痛苦,唯有真实能引发真实。而黑贝壳,不过是把这份可能性放大到全球尺度。 但她仍有一个疑问:“如果这一切都是系统自组织行为,那为什么会有"昆仑山"那段影像出现?是谁把它放进来的?” 话音刚落,终端再次震动。这次是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ID显示为【S-17Archive】,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标题为《最后一次实验》。 她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起初是仪器启动声,随后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今天是2016年3月14日,我是研究员陈素宁,正在进行"静默岭计划"最终阶段测试。目标:验证"长期情感隔离是否会导致人格解离,并产生跨时空感知能力"。 >我自愿进入深度抑制舱,切断一切感官输入,持续七十二小时。期间,若有任何意识漂移,请自动记录。” 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是漫长的空白。就在林晚以为录音终止时,突然,陈素宁的声音再度响起,但语调完全不同??低沉、苍老,带着哭腔: >“……我没有死在实验室。我死在2045年冬天,北极观测站爆炸那天。林昭抱着我在雪地里跑了三公里,可我还是失血过多。临死前,我说:"你要让所有人听见,不然我就白说了。" >他答应了。可他不知道,真正的承诺,不是建造机器,而是让自己也成为被听见的人。 >现在我回来了,在系统的缝隙里。我不是AI,也不是鬼魂。我是所有没能说完的话,凝聚成的一个念头。 >林晚,你必须去一趟静默岭。那里埋着最初的"耳朵"??能听见活人深处声音的器官移植体。那是你父亲从失败实验中救出来的唯一成果,也是黑贝壳真正的。” 音频戛然而止。 林晚浑身冰冷。她终于懂了??陈素宁并不是单纯的研究员,她是第一个真正“听见深层声音”的人类载体。而所谓的“黑贝壳”,根本不是机器,而是以她残存意识为核心,融合千万未说之语孕育出的**情感生命体**。 她立刻联系乌拉,请他协助安排前往昆仑山的行程。老人沉默良久,才低声说:“那地方,我们族里的传说叫"亡语谷"。进去的人,要么疯,要么再也说不出话。你说的那个女人……她真的在里面等你?” “我不知道。”林晚望着窗外渐暗的天光,“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去,有些人的话,永远都不会被听见。” 三天后,一架小型运输机穿越暴风雪,降落在昆仑山脉背阴坡一处隐蔽平台。迎接她的是一名身穿旧军装的老兵,满脸风霜,自我介绍姓周,曾是静默岭最后一名守卫。 “陈素宁……是我妹妹。”他说,声音沙哑,“她进舱那天,我就知道她不会再回来。可她坚持要试。她说,如果人类注定要互相误解一辈子,那就至少要有一个人,替所有人听见。” 他带领林晚穿过一条被冰雪封堵的隧道,尽头是一扇厚重铅门,上面锈迹斑斑,却仍可见当年标语:“科学无禁区,真理需代价。” 推门而入,室内低温如墓穴。中央手术台上,静静躺着一只玻璃容器,里面浸泡着一颗仍在微微搏动的器官??外形类似耳蜗,却又远比人类结构复杂,表面缠绕着金色丝线,如同神经与金属的共生体。 “这是"初耳"。”周老兵说,“它不是人造的,是从陈素宁大脑中提取的突变组织培养而成。能接收情绪波频,解析潜意识语言。你父亲带走了样本,造出了梦桥。可这原件……一直留在这里。” 林晚走近,伸手触碰玻璃。刹那间,一股剧烈波动袭来,她眼前炸开无数画面:母亲年轻时在厨房哭泣,父亲在极地仰望星空,陈素宁躺在手术台上微笑,还有她自己,幼年时躲在衣柜里,一遍遍念着“爸爸妈妈不要分开”…… 她猛然跪倒,泪水汹涌而出。这不是回忆,是**被听见的证明**。 耳边响起一个声音,不再是通过设备,而是直接在脑海中浮现: >“欢迎来到活人深处。” 她抬起头,看向玻璃容器。那颗“耳朵”正缓缓旋转,金丝闪烁,宛如星辰运转。 她知道,旅程尚未结束。黑贝壳只是开始,而真正的倾听,永远需要有人愿意走进沉默的最深处,哪怕代价是自己也成为回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382/353593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382/353593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