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捷报入京,各怀鬼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穿成亡国公主,心声养成满朝文武 无限神职 火影:我穿越成了漩涡博人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换马甲后强撩暗卫gb 我废柴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签到三年,假千金她壕无人性 八零,嫁最强糙汉,养最卷崽崽 长门好细腰

信使快马入宫。 而陕州平叛成功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帝京。 皇宫内。 多日来鲜少有笑容的乾帝,此刻面露激动,赤脚快步朝着勤政殿跑去。 而后面的太监则是提着鞋子在后面追。 等乾帝来到勤政殿的时候,更是顾不得穿鞋,就一把将内侍递上来的战报夺过来,乾帝看着手中的战报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秦王李慡败了! 这个环绕在大乾君臣心头,如同刺在心头的刺一样,终于被拔出来了! 数月时间,乾帝每时每刻都在期待着陕州有消息传来。 但是他知道,虽然有两路兵马,但加起来也就十万多人。 陕州被秦王府经营多年,席卷一州之地的叛乱,最少也要一年时间才能平叛成功。 但是乾帝万万没有想到,吕青和杨万里两人合军一处,居然能够将秦王李慡给平灭。 神情激动的看着手中的军报,乾帝颤声道:“十万大军就平灭了陕州,还只用了半年时间!” “天佑我大乾啊!” 随后赶来的长公主李明达看着神色激动的乾帝,也并没有上前阻拦,只是报以微笑的看着乾帝。 片刻之后,只见那乾帝才渐渐安静下来,看着长公主李明达说道:“明达你看看!” “朕看重的人果然没错!” “吕青一战定乾坤,不仅仅平灭了秦王的叛乱,还顺带手的将吐浑国给威慑了!” “朕要重重的赏赐他!” 长公主李明达微微一笑,心中也是激动无比。 自从吕青出征之后,她就一直担心吕青的安危。 如今平叛成功,她心中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当李明达接过那战报扫了一眼,绣眉不由得就是一皱。 “父皇,您恐怕高兴的有点早了。” 听到这话,乾帝不由得就是一愣,看向长公主李明达的眼神满是不解。 这可是大胜的结果! 怎么就高兴的有点早了? 见乾帝此时的模样,长公主李明达便知道乾帝怕是忘了一些关键的东西。 将那战报递给乾帝,手指着其中一段,开口说道:“父皇看看这一处。” “此番平叛,还有吐浑国插手其中,虽然他们被吕青击退了,但阳关还在吐浑国手中。” “儿臣担心,朝中有些人会借此来攻讦吕青。” “毕竟,我大乾现在这情况很难和吐浑国再进行一场大战了。” “而且吕青这一次功劳太甚,朝中必定有一些其他声音。” “赏赐可以,但却要谨慎考虑了。” 长公主李明达所指的地方不是别的,正是对吕青对战吐浑国一战的内容。 看到这些,乾帝眉头一皱,突然觉得长公主李明达的提醒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早在开战之前,朝中就有声音,说陕州之乱是因为吕青而起。 如果不是吕青,秦王也不会反。 毕竟秦王叛逆这事儿被人提起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前面都没有造反,偏偏吕青去了陕州人家就反了,这多少让人有些怀疑。 现如今这些声音没有了,只不过被乾帝强行压了下去。 如今虽然大胜,甚至于平定了叛乱,但是对于朝中一些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儿。 在他们看来,这一次不仅仅自己做了一件蠢事,还被乾帝狠狠甩了一耳光,虽然他们对乾帝不敢说什么,但对于吕青和杨万里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怕是会借着此次大战当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做文章。 就比如这个和吐浑起冲突的事情! 想到这里,乾帝眉头便是一皱。 “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蠢吧?” “父皇,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长公主李明达说的斩钉截铁,让乾帝心中也隐隐有些觉得,这件事情怕是朝中真的会有人做些文章。 一瞬间,乾帝眼中寒光一闪。 “此战吕青功勋卓著,朕岂能轻易带过去?朕倒要看看这一次谁会跳出来!” 捷报送入宫中之后,很快便有消息传出。 朝中不少官员都知道了其中细节,尤其是得知吕青用火药攻破长安,几乎没有废多少力气的时候。 朝中的一些军中宿将就知道,过去那种用人命去推城的战事已经成为过去了。 有了火药的存在,那坚不可摧的城池似乎变得没有那么坚固起来。 就在所有老将心中感慨的时候,又不免有些庆幸起来。 虽然火药很强,好在他们还有水泥。 像是长安城那种简单的加固,在他们看来还是有些简单了。 有吕青这种人才在,他们也能够暂且放心下来。 而对一众老将来说,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却是这场战事当中对火药运用的办法。 这种吕青战事中搞出来的好东西,他们还没有想过会这样用。 只是这世上就是如此。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 林府。 书房内。 林裕昌看着面前的军报,神色明暗不定。 他是大乾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但他从未因此而松懈过。 朝堂之上能人无数,陛下会驭人之术,他这个内阁首辅同样要会。 否则这么多年来,他也不能稳坐这内阁首辅之位。 可自从吕青出现,他就发现自己在朝堂上的掌控越来越差。 不少平衡被陆续打破,就连他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 之前太子造反,他就险些被牵连其中,好在和吕青的合作让他又化险为夷。 可如今这情况,怕是又要变了。 “平定叛逆,还顺手解决了吐浑国的麻烦,这吕青的手段在陕州是越发老道了。” “尤其是在陕州的一些操作,颇有收买人心之举。” 喃喃自语了一句,林裕昌眼中精芒闪烁。 斟酌片刻后,还是拿起笔来,开始书写起来。 片刻后,林裕昌才将那写好的书信收好,朝着屋外唤了一声。 “昌叔。” 话音落下,只见那屋外走进一人,年纪虽然,但步履坚实。 “老爷,有何吩咐?” 将那信奉递过去,林裕昌开口道:“将此信送到冯府去,告诉冯大人,看过之后就烧毁,不必留下。” “是,老奴这就去办。”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0163/325781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0163/325781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