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皇上的身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降生池妖孽 铁血赘婿萧辰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三国:关家虎子,从荆楚开始制霸 残缺的他 从恋综开始翻盘 姜小姐离婚后,整个京圈都炸了 叛逆青春 人族万岁 我在港综世界养鱼
于公公给皇后出的是个“偷梁换柱”的主意:由他悄悄地把太子的尸体弄出去,再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外边抱来一个与太子差不多的孩子冒名顶替。
皇后听了于公公的主意当即怒斥道:“大胆奴才,哀家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败坏了皇家的天子血脉?拿民间的贱种来冒充太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主意你居然也想得出来!”
于公公一见不慌不忙跪倒在皇后面前小声道:“娘娘息怒,这些小的早就考虑过,小的主意不会败坏任何人的血脉。”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皇后不解地问。
于公公道:“娘娘要先恕小的无罪,小的才敢说。”
“恕你无罪,快快说来我听。”
于是于公公向皇后娘娘讲述了一个在火烧慈济庵的行动中,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的秘密中的秘密。
那日于公公领了英妃的旨意后,以报复仇家为名,在黑道儿上雇了几个亡命徒,于当天夜里血洗了慈济庵并放火焚毁了庵院。
在黑道儿上的这伙人对慈济庵动手的同时,当地的官军在于公公的安排下,以剿匪为名半夜里包围了慈济庵,将所有参与火烧慈济庵的凶手统统就地正法,没留下一个活口儿。只可怜慈济庵老老少少二十几名佛门女弟子,就这样成了皇后争风吃醋的牺牲品。
事情办妥以后,于公公满意地看了一眼被大火吞噬的慈济庵,正准备回宫复命,这时候忽然从远处急匆匆奔过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尼姑儿。
“师傅――!师傅……”小尼姑儿哭喊着扑向仍在燃烧的慈济庵。
于公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如此周密的安排,居然还会有“漏网之鱼”。临行之时皇后一再叮嘱不能留下一个活口儿,要是这么点儿事都给办砸了的话,那可就太有点对不起主子了。
“站住!”于公公拔剑上前,一声低吼拦住了小尼姑儿的去路。
火光中,于公公隐隐约约有一种预感:这个漏网的小尼姑儿,很可能就是皇后要干掉的那个竞争对手!
于公公的预感没有错,来的小尼姑儿不是别人,正是可怜的慧缘小师傅。
夜里,睡梦中的慧缘忽然被远处阵阵嘈杂声惊醒。起来一看,只见慈济庵方向火光冲天。慧缘知道肯定是师傅他们那里出事了,于是,这才不顾一切地奔了过来。
来到庵前的慧缘小师傅,一见手握利剑、一脸杀气的于公公,当时吓得她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于公公逼近小尼姑,用剑抵住她的咽喉:“说!今晚除了你,还有谁不在庵里!”
“没……没有别人……”慧缘已经被吓坏了。
“就你一个?”
慧缘大瞪着两眼,害怕地盯着抵在自己的脖子上的长剑不住的点着头。
看小尼姑儿给吓得这个样子,于公公脸上的杀气稍有收敛。
“你为什么没在庵中?”于公公问。
“我……我是让师傅……给赶出来的。”
原来,就在先帝答应的期限过后不久,狠心的师傅把先帝的玉佩丢给慧缘,再一次把她赶出了慈济庵;然而,也恰恰是慧缘小师傅这第二次被逐,才使可怜的姑娘躲过了这场浩劫,死里逃生。
慧缘看出眼前这个人的态度稍有缓和,于是怯生生地问:“这……这庵院怎么会着了?我……我师傅他们呢?”
“死啦!”
“死啦?”慧缘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于公公手中的剑:“是……谁杀了他们?”
“是你!”
“我?!”
“对,是你!”于公公重新逼近慧缘,恶狠狠地道,“是你杀了你的师傅和庵里所有的人,慧缘小师傅。”
慧缘害怕地向后挪动着身体:“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知道我……”
“哈――”于公公笑着伸手托起了慧缘的下巴:“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我还知道你前些日子曾经救过一个猎人,你们俩还在一个山洞里,作了几日的"露水夫妻"……”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什么人你已经没有机会知道了……”
片刻,于公公好像忽然“善心发现”,接着又道:“不过看在你将死的份儿上,告诉你也无妨,也好让你也死个明白……你知道你救的那个人他是谁吗?”
“知道,是皇上……是他让你来杀我们的吗?”
“不,是太后千岁,是英妃娘娘,是她们让我来送你们上西天。”
“她们为什么要杀我们?”
“因为你迷住了皇上,因为皇上非要把你接入宫中……你知道吗?一个皇上要是把一个出家的尼姑娶入宫中的话,那他可就坏了皇家的规矩了,而且还有可能作不成皇上;而且你的出现,让英妃娘娘心里不舒服……所以,她们要让你们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断了皇上这个念想儿……”
话说到这份儿上,一直瑟缩在于公公脚下的小慧缘,忽然一下儿变得异常的镇定和从容。她伸手推开横在自己眼前的利剑,抖抖身上的衣服站了起来,两眼怪模怪样儿地盯着于公公,把于公公弄得有点儿莫名其妙。
“这位大哥,这么说我救的那个人真的是皇上?”慧缘问。
“千真万确!”于公公困惑的瞪着两只大眼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道。
“那你今天就杀我不得。”
“是吗?”于公公听了慧缘这话,感觉有些好笑。他把脸凑近慧缘小师傅,不无嘲讽地道:“我说这位小师傅,你简直天真得有点儿犯傻……你别以为跟皇上睡过觉便真的成了"金身玉体",其实你什么都不是……小姑娘,别怪在下心狠,想当娘娘的梦啊,你只能到阴曹地府去做喽!”于公公说着举剑照定慧缘就要下绝情。
“大胆!”慧缘一见明晃晃的利剑直朝自己刺了过来,小姑娘不知哪来那么大胆量,突然圆睁二目冲于公公吼道。“我知道我不是什么金身玉体,但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他是皇上的骨血,是皇子,是公主!”慧缘说着还故意夸张地挺了挺还不怎么显眼儿的肚子――自打从大师姐那里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以后,这已开始有些悸动不安的肚子,一直令慧缘姑娘引以为自豪;也正是这种自豪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支撑着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独自在小山洞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寂而又漫长的不眠之夜。
慧缘的这一番话果然奏效,于公公的剑一下儿僵在了小姑娘的胸前。
“你……你说什么?你真的……”于公公说着,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慧缘的身体。
这下可麻烦了――于公公心里想――要真是那样的话,这小尼姑儿还真的就杀不得了。她肚子里怀的是龙种,自己这一剑下去,那可就是以下犯上啊。这可是弑君大罪,要祸灭九族的啊!
听到这里,皇后全明白了。
“这么说这个女人你没杀?”皇后瞪着于公公问。
“请皇后娘娘恕小人违逆之罪。”
“你倒是有一副好心肠啊!”
“娘娘这么说,还不如杀了小人……”
“你抗旨不遵,本来就该杀了你!”
原来,那天夜里于公公怕慧缘真的身怀有孕,没敢――也许是没忍心――对慧缘下毒手,而是偷偷地把她藏到了城郊自己的一个亲戚家中。他告诉慧缘,太后和贵妃娘娘可是一心要治她于死地,所以要想活命她必须隐姓埋名……后来慧缘育胎生子,也都多亏了于公公和他的亲戚的悉心照料。
“你是说……这个女人也产下一子?”皇后压低声音问。
“与太子不差几日。”
“他们母子现在何处?”
“就在城郊。”
话说到这里,皇后开始陷入了沉思。片刻,她显出一副菩萨心肠的样子拉长声音道:“既然这样,那就把这孩子抱过来吧……咱们总不能看着皇上的骨肉流落在民间受罪不是……”
于公公一听赶忙答道:“小的明白,小的这就去办。”
慧缘一听说自己的儿子要进宫去当太子,当时就满心高兴地答应了于公公。
“以后我能进宫看我的儿子吗?”慧缘小心翼翼地问。
“不能!”于公公的语调严峻:“不仅不能看,而且也不能说他是你的儿子!否则,你就必须得死。”
慧缘一听当时就急了:“那我不就跟没儿子一样了吗?不行,我不干!我要我的儿子……”
不过,最终慧缘还是忍痛让于公公抱走了自己的孩子。慧缘心里明白,比起儿子的未来,自己的一切无足轻重;更何况他们母子的这两条小命儿根本就是人家于公公冒死从刀尖上救下来的,能活着已经是老天睁眼、佛祖开恩了……慧缘认为所有这一切,那都是天意。
“这事还有谁知道?”皇后接过孩子后问于公公。
“再没有别人。”
“那个女人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的告诉她,绝对不准对任何人说太子是她的儿子!”
皇后听到这儿,一脸的不高兴:“你能保证她永远不说吗……再说,这天下哪有两个生母的太子啊!”
于公公一听皇后这话心里“格噔”一下儿!
“是,小人明白,小的这就去……”
孩子刚一到手里,当时把皇后吓了一跳:这孩子和太子长得简直太像了!虽说这两个孩子是同一个父亲,但也没见过长得这么相像的,简直就像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
打发走了于公公后,皇后抱着孩子左端详、右端详,越看越兴奋,越看越喜欢。看着看着,皇后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觉得自己跟这个孩子仿佛有某种天生的渊源。她甚至觉得,太子暴死那只是自己的一个噩梦――这不是儿子就好好的睡在自己怀里吗……这些宫女是怎么搞的,给太子穿的这是什么破烂衣裳啊……皇后几乎已经完全沉迷在了一种母爱的幻觉之中。
就在皇后动手脱孩子身上的粗布衣服时,小家伙儿脖子上挂着的一个小香囊忽然令她心里一机灵!顷刻间,皇后所有的幻觉一下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是一个极普通的锦缎绣制的香囊,香囊的一面绣着一只正在草地上奔跑的小羊和一条戏水的金鱼,另一面绣着几株绿色的嫩竹。
这孩子怎么会有这个香囊?皇后双手颤抖着捧起香囊,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扑簌簌洒落下来……猛然间皇后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她发疯的冲外边高喊:“来人啊!来人啊!快去把于公公追回来!快去把他追回来……”
于公公领命离了皇宫,一路上他绞尽了脑汁也没再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来。
这女人也有点儿太狠毒了――就连一向忠心耿耿的于公公,也忍不在心里埋怨起皇后来――抢了人家的孩子不说,还非要致孩子的生母于死地……此刻,于公公真有点儿后悔给皇后出了这么一个伤天害理的主意。于公公偷偷瞥了一眼跟自己寸步不离的两个太监:看来今天这事是说什么也敷衍不过去了,说不定这两个家伙就是皇后派来监视自己的……
虽说于公公主意没想出来,但是他的这一番冥思苦想,却大大的拖延了行动的时间。就在他们三人闯进于公公亲戚家中,正要对慧缘下手之时,忽听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就听有人拼了命的呼喊:“于公公――!慢动手!皇后有旨,刀下留人……”于公公一听,当即拔剑架住了正在下落的钢刀!
关键时刻,于公公又一次救了慧缘一命!
“可曾杀了那女子?”于公公一回到宫中,皇后便迫不及待地追问。
当听说于公公他们尚未动手时,皇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不停地用手拍打着自己的前胸梦呓般嘟囔着:“没杀就好,没杀就好……”
待情绪稍稍平静下来后,皇后挥手赶走了屋里其他人。
“那个小尼姑儿是不是长的有点儿像我?”皇后颇有些神秘地问于公公道。
“对,对!像,像极了!”于公公见皇后问起慧缘的长相,也面露惊疑之色:“如今她已经长出了一头黑发,简直……”
“简直比我还漂亮,是吧?”
“不,不!”于公公知道自己失言,慌忙改口说:“天下没有人比得上娘娘千岁……”
皇后似乎并没有在意于公公的话,她只是一脸悲情地盯着手中的香囊,如痴、如幻……片刻,皇后忽然哽咽道:“不,她的确比我漂亮,她从小就比我漂亮……”
好一会儿,皇后止住悲声,问身边显得一头雾水的于公公:“你知道这香囊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听小尼姑儿说,这香囊是她母亲做的,她从小就戴在身上……这香囊里装着这孩子的生辰八字,是我们临出门时,小尼姑儿咬破手指,在一块袍襟儿上写下来的……”
皇后听了于公公的话,默默地从自己身上也取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香囊来。皇后的香囊正面绣的也是羊和鱼,不同的是另一面绣的是一支红梅。
于公公惊道:“娘娘,你怎么也会有这样的香囊?”
皇后手捧着两个香囊,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慧缘……慧缘她就是我失散了十三年的亲妹妹……”
原来,皇后一家本姓鲜,其父母都是江湖中人,武艺十分了得。鲜家夫妇膝下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叫鲜梅,一个叫鲜竹。十三年前,因遭仇家追杀,其父为保妻儿不幸身亡,混战之中母亲只救出了大女儿鲜梅,小女儿鲜竹从此下落不明。那一年鲜梅八岁,鲜竹才四岁。十三年来,鲜梅母子一直都以为鲜竹肯定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想到当年的小鲜竹命不该绝,在与母亲和姐姐失散后,被游方的师傅救到了慈济庵,成了一名小尼姑儿。
虽说太子的生母是自己的亲妹妹,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份上,这样的变化已经不能让皇后再改变什么了。
后来,皇后秘密差人在远离京城的深山中重建了一座慈济庵,偷偷把自己的妹妹送入庵中供养起来。此事就连皇后身边的于公公都丝毫不知,他只听自己的亲戚说,孩子抱走后不久,慧缘姑娘便神秘的失踪了,而皇后身边的那两个知情的宫女,也于事后不知去向。
那日于公公在朝上一听李翰江提出了当年太子之事,还要让他当堂对证;他知道皇上要有麻烦,所以他这才下决心以死保主,给他来个死无对证。因为知道太子之事的只有太后以及皇上的生母他们三个人,如今太后已死,皇上的生母早已不知去向,只要他再一死,那李翰江的假皇上之说便是“空口无凭”了!
李翰江没说错,于公公的确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奴才。
按说太子的真实身份,除了皇后和于公公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了,怎么就会让李翰江这老家伙闻到了“气味”了呢?
原来,自从太子被抱入宫中以后,许多年里,宫里一直是天下太平,相安无事。太子一年年长大了,小家伙儿不但生得聪慧健壮、漂亮可人儿,而且学文文成,习武武就,深得皇上喜爱,视若掌上明珠。皇上与皇后的感情依旧是恩爱备至、相敬如宾。于公公也因倍受皇上、皇后的恩宠,被提升为宫中大总管。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地位的不同,这位于公公的警惕性开始慢慢松懈了下来。几年前的一次酒后失言,太子的身世让刚刚入宫的小覃公公听到了只言片语。“情报”很快传到了相府,聪明而又敏感的李翰江迅速对所有的“信息碎片”进行了拼接和复原等“技术处理”,“太子的出身有问题”的结论出来以后,老家伙当时乐得手舞足蹈,欣喜若狂!要不是顾及这条老命会有什么意外,他真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就地来他两个“高难度系数”的前滚翻!
毫无疑问,皇后的“造假行为”肯定会成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可就算是这样,李翰江也不至于“得瑟”成这副德行啊?
老家伙之所以这么高兴,是源于一个折磨了他多年的“剃头挑子一头儿热”的相思梦;而太子问题的出现,让他看到了美梦成真的“一线曙光”……原来,这个有名的“花相”,早就对皇后的美色心仪已久;尤其是这位鲜皇后不仅生得貌若天仙,而且文才武功样样不凡!这样的美女太合李翰江的口味了,多少年来,老家伙每每进宫见到皇后,总不免“心跳加速”、想入非非。要说李翰江也没少在鲜梅皇后身上下功夫,只可惜不管他如何不惜血本儿的溜须拍马献殷勤,皇后却连正眼儿都不瞅他一眼,让他不得不看着这串吃不到嘴的“葡萄”,大口、大口地咽唾沫……说实话,那也就是皇上的媳妇,换了别人,他李翰江还用得着这么低三下四地装孙子……
这个机会对李翰江来说太难得了,他把“太子门”事件看成是他征服美人儿的“锁喉之剑”!这可真是苍天有眼土地爷帮忙!如今皇后有这么个把柄攥在自己手里,不怕这个高傲的冰美人儿不就犯!
果然,事隔不久,李翰江便以此为要挟,不但吃到了“葡萄”,还从皇后嘴里套出了她和于公公偷换太子的全部经过……不过有关太子的生身父母到底是谁,皇后却一直没有告诉李翰江。后来,李翰江为了进一步把持朝政、控制皇上,准备把自己的独生女儿献给皇上作贵妃。皇后这下儿可不干了,死活不答应李翰江的女儿入宫,并威胁李翰江说,他要是敢把女儿送进宫来,她就把他给皇上戴“绿帽子”的事彻底“曝光”,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说起来这李翰江真是一位风月场中的高手,本来皇后跟他的私情已经由最初的被迫无奈,开始慢慢的变成了你情我愿;可是自打李翰江要送女儿进宫以后,两个人一下子便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弄得李翰江整日里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生怕性情刚烈的皇后哪一天心血来潮,真的把他们的丑事给抖落出来――那可是抄家灭门、株连九族的滔天大罪啊!
后来,李翰江实在受不了了:与其这样在恐惧的煎熬中等死,倒不如给他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于是,他这才再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韪,秘密派无修带人设下圈套儿,对皇后下了毒手。
鲜太后的这封长信说的正是当今皇上的身世,以及当初如何抱他进宫顶替太子的全部经过。
太后的信中最后说道:皇上,快去慈济庵把慧缘接进宫来吧,他才是你的生母、是本朝当之无愧的皇太后。朝中如有怀疑者,慧缘手中有你父皇写下的婚约血书为证。老身自知罪孽深重、死有余辜,但我之所以不肯跟从将军出谷,并不是要逃避罪责,我只是不想让奸贼李翰江看到老身现在的下场……请皇上先斩了老贼,然后再治老身的罪。
天牢里的李翰江听说鲜太后还活着,而且所谓的“假皇上”,居然也是老皇上的亲骨肉!老家伙知道该是自己“出局”的时候了。为了逃避极刑之辱,李翰江在牢中趁人不备,碰壁而亡。临死前,这位骄横一世的花相心有不甘地对天长叹:“这不是我李翰江的错……这都是天意!是天意……”
至此,这场由莫尔斯他们的出现而引发的宫廷争斗,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138/334429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138/334429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