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4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将军以妻为妾,夫人和离后逆袭罗雪娘洛子清 穿越水浒之我是林冲 王子枫袁雯洁 没有英灵的我只能亲自下场 诸天:从斗罗开始构建属性面板 八零:替嫁残疾糙汉后,我真香了 风起北美1625 穿成五个崽崽妈,我当杀手来养家 年代:我在东北吃穿不愁的日子 寻针记
赵旻回到西域都护府时,刚好是申时6刻,也就是下午4点半,待开完会回到寝帐稍事休整时,已是下午5点半左右…
所以,妹子的心意不难猜。
诸君别忘了,此地还有个卞夫人,妹子又岂能不急?
只见依嘉娜丽俏脸1红,以贝齿咬住樱唇、轻轻跺着玉足撒起了娇。
“哥哥4日奔波近两千里,后日又要启程赴凉州,今日何不早些安歇?宝宝…宝宝已有数日…数日…”
赵旻最受不了妹子这副纯欲之态。
这个lsp忍不住抱紧妹子热吻、上下其手1番…
片刻后,赵旻依依不舍地离开已有些意乱情迷的妹子,柔声道。
“宝宝且稍候片刻,我与文则商议完毕保障商路、防御西域都护府之事后,你我便用饭、同浴、1同安歇如何?宝宝放心,我1路奔波劳累,故今晚不设宴。”
于禁、徐庶被赵旻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北道长史,同样是大都护满宠的佐2官。
徐庶要长期驻扎于乌孙国这1要津,因此于禁的职责便将极重。
依嘉娜丽的关注点,显然在情郎最后几句话上,是以情郎此话1出口,妹子便乖巧无比地侍立在情郎身后,耐心等待于禁进帐。
似乎是听到了依嘉娜丽的心声和祈祷,又或者是受到了其人故主曹操的精神感召,总之于禁说到就到。
妹子芳心暗喜。
不言而喻,今晚,她的情郎又将是她1人专属。她又可以和情郎玩1些羞羞的游戏。
听不到妹子那没羞没躁心声的禁哥,向其人主公、主母行礼后道。
“主公、主母,2位尽管放心,禁必竭力保障西域长治久安、互市不起纠纷。”
在2关坐镇大半年,禁哥对如何维持互市秩序、保障商路畅通有丰富经验。
但赵旻唤禁哥前来,不止是为了此事。
“文则,大典定于6月廿8,我不在此地时,你务必协调妥当诸国关系、并协助伯宁稳守西域都护府!
此事关乎我皇汉未来35年在西域之权威,万万不容有失!此外,西域诸国参与大典后,宜及早返还各自诸国,另遣使臣赴许都向天子称臣,你可明白?”
论防守,禁哥是专业的。
5子良将中,张辽擅攻;乐进先登陷阵;徐晃千里奔袭;张郃“善用地形”(街亭大破马谡即佐证);
而禁哥治军严谨,以严于守御而著称。
陈寿赞其为“于禁最号毅重”。
以是故,赵旻坚持将于禁留在西域,不如此,赵旻不能安心。
禁哥正色行礼。
“主公尽管放心,禁知晓轻重,兼且,待大典之后,禁必令西域诸国各遣使臣,赴许都向天子朝贡!
惟其如此,诸侯方震恐、大汉方中兴、而天下方安也!
然则…禁察主公之意为…此事…此事…宜…?”
赵旻暗暗松了口气。
禁哥虽然话超多,但他是个聪明人。
赵旻要的就是于禁没说出口的事。
这种事,赵旻确实不适合与大都护满宠说,因为满宠在西域,代表的就是大汉天子…
换言之,在西域,宠哥为大汉天子带盐。
赵旻颔首。
“文则,此事由你自行把握,不必禀明伯宁,伯宁如有异议,你自去向其人解释即可。”
禁哥心领神会。
“主公之意,禁已尽知。禁观主公之意,莫非欲…”
赵旻有些头疼,禁哥哪儿都好,就是话超多…
进哥同样哪儿都好,就是话太少!
赵旻心中吐槽1番后,挥挥袍袖。
“文则知晓即可,不必多言!”
于是乎,虽然对赵旻之言,依嘉娜丽听得是1头雾水,禁哥却听得明明白白。
禁哥1副“我懂了”的神情,深施1礼后缓缓后退。
赵旻非常欣慰。
乖巧可人的妹子,轻轻捅了捅情郎。
妹子当然不是想搞清楚情郎和于禁在打什么哑谜…
妹子拎得清,她只是情郎的贤内助,不宜主动干涉政务。
妹子是在用小动作说:老公,咱们的游戏到底什么时候开始?
赵旻心中1荡。
他回首看向红着脸的妹子。
“宝宝饿不饿?”
下面…咳咳…后面1句话请诸君自行想象。
妹子俏脸如霜叶、似晚霞1般。
赵旻懂了。
于是乎,夫妇2人同浴……
为避免被河蟹,此处省略1万字。
早在赵旻匆匆召集卫府众人开会、又匆匆挥袖散会时起,在卫府这个“德云社”耳濡目染的众人,便已猜到自家主公的心意。
卞夫人更不用说,她与赵旻的默契程度…咳咳…
赵旻只要动1动,卞夫人就知道赵旻想换什么姿势。
是以,自于禁走后,今晚便无人再来打扰赵旻的好事。
尽管卞夫人心中颇为苦涩。
为排解寂寞,卞夫人唤来俩儿子相陪。
这俩机灵鬼见到阿母后,绝口不提赵旻,而是挥舞笔墨、各自作了1篇文章,请阿母鉴赏以转移其人的注意力。
曹彰做的是1篇论。
这篇论,内容取自于赵旻搬运而来的《唐李问对》。
《唐李问对》在这时代叫《赵荀问对》,即赵子赵旻与荀白嫖…咳咳…荀彧关于《孙子兵法》的讨论。
曹彰摘取出其中某1段对答,并针对此对答写出1篇论来。
曹彰深受提前6百年发动古文运动的赵旻影响,写作手法、文风皆以平实、简约为主,何况曹彰写的字还是赵旻搬运自赵孟頫的行楷。
因此卞夫人看得连连颔首。
“阿彰行文、笔墨皆如行云流水,且字体隐含锋芒,甚善!”
但是…
卞夫人津津有味地读了数遍后,幽幽1叹。
“阿彰,汝阿父之《赵荀问对》,汝可否倒背如流?”
曹彰苦起了脸。
“回阿母,孩儿尚不可。”
卞夫人冷着脸道:“继续苦读!”
曹彰心中叫苦不迭,躬身领命后,捧起兵书默读起来。
诚然,曹彰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活该他被老娘罚!
卞夫人看向曹植。
曹植何等机灵?
其人恭恭敬敬递上新作的诗篇,同时解释道。
“阿母,孩儿欲效仿先贤,为我皇汉立不世之功,故孩儿以孩儿之志作诗,请阿母勿要多心。”
卞夫人毫不客气地劈手夺过自家老3新作的诗篇…
诸君看明白了吧?
卞夫人其实就是想找个发泄哀怨的对象。
“《白马篇》?”
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曹植拜倒顿首。
“阿母,此乃孩儿仿乐府诗而作,请阿母过目。”
卞夫人微微颔首,也不让自家老3站起身,便小声念了起来。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求生欲极强的曹植忙不迭解释。
“阿母,大汉幽并出游侠也。”
卞夫人不理会自己可怜又无助的3儿子,继续小声念。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好诗!好诗!”
卞夫人神色骤然1喜,忙不迭扶起自己那可怜的3儿…子。
“哎呀阿植,傻儿子快快起来!非要阿母扶你?”
可怜又无助、默默念兵书的曹彰想哭。
阿母,你不公平!
卞夫人似乎这才想起自己的2儿子。
“阿彰,夜已深,勿要再念书,来!陪阿母坐!”
曹彰秒懂:
此阿弟诗篇之功也!
果不其然…
卞夫人拉着自己俩儿子坐定后,如获珍宝般捧起《白马篇》,开心地向其人俩儿子笑道。
“阿彰,你弓马娴熟、通晓兵法,将来必为你阿父左膀右臂;阿植,你文采斐然、兼资文武,将来必为你阿父张良、陈平,阿母甚感欣慰!”
卞夫人的潜台词是:
哼!小贱人!你凭什么跟老娘斗?
但…
卞夫人突然蹙眉、1脸狐疑。
【作者题外话】:重温1下汉末的货币问题。
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
意思是说,废除钱币、改用绢谷时间长了后,奸商们开始往粮食中加水、将绢帛作薄以牟利…
看来…是人皆有贪欲,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今日充当“1般等价物”的是政府的法定货币,往往以纸币、硬币或者电子货币的形式出现,有等价的贵金属为依托,并以国家信用为背书。
但古代则不然。
封建社会发行货币,不与金银存量挂钩,古代朝廷也从未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制度,纸币(或称宝钞)往往沦为剥削百姓的工具(元代、明代尤甚)。甚至官方会通过滥发劣币,来掠夺民间的贵金属。
两汉时代,5铢钱的“劣质化”问题便始终存在,至董卓上洛(189)时臻于顶峰。
董氏掌权之后,毁坏铜人,改铸劣币,最终导致“货轻物贵、钱货不行”。1斛粮食乃至于数十万钱。
(董卓)椎破铜人、钟虡,及坏5铢钱。更铸为小钱,大5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1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魏书董卓传》
自初平元年(190),流通两汉数百年的5铢钱遂废。
曹丕篡汉之后,为了“新朝新气象”,曾经在黄初2年(221)3月尝试过恢复5铢钱,结果引发了可怕的通货膨胀,不得不在同年十月再度废黜5铢钱。
(黄初2年)3月,初复5铢钱。冬十月,以谷贵,罢5铢钱。--《魏书文帝纪》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亦曾尝试恢复5铢钱。不过从出土实物看,“魏5铢”的质量相当粗劣,与史书记载的董卓时代“无文章、无轮廓”的劣币相似。
可见在汉末3十年丧乱(189-220)中,铜钱实际处于完全废弃的状态。在此期间,充当1般等价物的,便是粮食与布帛。史书1般称之为“谷帛为市”。
注意:蜀汉的“直百钱”与孙吴的“大泉当千、大泉2千”从记载来看,更类似金融工具,并非1般等价物,也就是类似于北宋末的纸钞,也就是林冲花了几千贯买刀的那玩意儿!
粗略看来,“布帛货币”有3种好处:
其1是产量有限。因为气候原因,原材料(桑蚕)的养殖、种植范围受到制约,如此便不易贬值。
其2是质量轻薄。比粮食或金属便携。
其3是存在使用价值。可以制成衣、裳、鞋、帽等生活必需品。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61146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61146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