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六十八章 儿女洒怨泪,宫城生是非2

第六十八章 儿女洒怨泪,宫城生是非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离婚后,我觉醒了人生选择系统! 重生团宠:龙少娇妻A又飒 物价贬值一亿倍:我娶仙女当老婆 开局在霍比特人当巫师 三国之终极进化 癌症晚期离婚,岳母半夜敲门 分手后,盛总悔红了眼 重生后她惊艳了世界 重回83赶山打猎 离婚后,一首一直很安静成为曲爹

虽然赵慎,也就是赵常侍强调的是后半句,但不言而喻,伏寿只关心前半句。 所以伏寿对赵慎颇为满意。 “如此,便有劳大长秋!” 言罢,伏寿颇为厌弃地瞪了苟哥一眼、厉叱一声。 “太子太傅速去!” 苟哥怀着…三个月后老子一定狠狠报复你这败家娘们的心思,貌似颇为狼狈地匆匆离去。 至于苟哥的报复时间,为何是三个月以后… 前三、后三是危险期嘛。 赵慎忙不迭跟上苟哥… 其人若不及时跟上,一定会被其主皇后狠狠斥责。 赵慎心有戚戚焉: 皇后对太子太傅尚且如此不留情面,对仆如何… 赵慎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加快脚步跟上苟哥。 见赵旻颇显狼狈地匆匆离去,刘协只觉自己心中舒爽至极、周身通泰无比。 前年岁除时,赵旻是何等嚣张、何等跋扈!而今…哈哈哈哈! 刘协此刻,再次感觉自己登上了人生巅峰。 不同于志得意满的刘协… 伏寿越看那八佾舞女,越觉心烦气躁。 与伏寿心有灵犀的苟哥,丝毫没有猜错,伏寿之所以发如此大脾气,单纯就是因为吃醋。 因为那六十四名明显是被精挑细选而出的舞女,每一人都比伏寿颜值更高、体态更妙。 尽管那些舞女无论出身地位,还是气质才学,都远远不能与伏寿相提并论。 然而… 女子吃起醋来,需要理由吗? 再看殿内众臣… 伏完、刘艾二人对此毫不在意。 伏寿、赵旻两口子吵架拌嘴而已,这算什么大事? 那几个有心之人自不必提,其人早已不再怀疑,皇后与太子太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卫府一众臣属对此也毫不惊奇… 伏寿曾多次至卫府,彼时自家主公面对伏寿是何等模样,如今便仍是何等模样,卫府众臣属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至于杨彪、刘渊、孔融、桓典、荀彧等等朝中重臣… 他们早就巴不得赵旻尽快离去,以免其人又一次忤逆天子,徒使天下士人为此担忧不已。 所以,此刻殿内心中不安者,惟有张鲁、刘瑁、刘璋等等一众降主,以及马腾这个因赵旻而降朝廷之太尉。 他们本以为,赵旻完全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今日之事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仅仅是皇后,便使卫将军如此狼狈,那么天子又当如何? 然则… 伏寿、刘协当然不会在意这些人此刻有多惴惴不安。 伏寿看向那千娇百媚的八佾赵国舞女,再次一挥袍袖。 “你等速速退下!” 正志得意满的刘协,当即不乐意了。 “长夜漫漫,梓童何必急于令赵国舞女退下?” 本就对这些赵国舞女心烦意乱的伏寿,闻言登时转首看向不知天高地厚的刘协,面覆寒霜、凤目含煞。 “陛下此言何意?” 刘协见状,勃然作色。 朕既可使不可一世之赵旻狼狈而去,又何惧你一区区妇人乎! “梓童此言何意?” 伏寿看也不看色厉内荏的刘协,用力一挥袍袖。 “你等速速退下!” 刘协脾气也上来了。 “朕不许你等退下!” 伏寿这时,才念起自己爱郎的好。 爱郎纵有十分不如伏寿心意之处,但其人至少从不会如此顶撞伏寿,而是始终对伏寿千般呵护、百般顺从… 即便伏寿蛮不讲理之时,苟哥对伏寿也是这般无二。 诚然如此,苟哥就算吃了伏寿的瘪,也可以很快报复回来。 更何况,苟哥从不做与自家老婆吵架这种必败之事。 此刻,伏寿在想到爱郎之后,终于冷静下来。 思及自己遇到爱郎之前,那半生之心惊胆战、颠沛流离,乃至于险死还生,再思及如今在爱郎怜惜呵护之下,自己如鱼得水的日子… 伏寿为了爱郎,选择了让步。 伏寿对刘协,与其人对赵旻的态度截然不同。 佳人对赵旻,是看似厌恶、实则心疼。 而佳人对刘协,则恰恰相反。 于是乎,佳人强忍着对刘协的厌恶之情,向刘协盈盈一礼。 “陛下,妾偶感不适,请陛下恕妾失陪!” 言罢,佳人一把抱起刘嗣,头也不回地离开承光殿。 伏完放心不下,当即向刘协顿首行礼。 “陛下,皇后有孕在身,陛下请恕老臣失陪之罪!” 刘艾随之行礼。 “陛下,事关皇后母子平安,请陛下恕老臣失陪之罪!” 随后,俩老头儿匆匆忙忙去追伏寿。 原本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的承光殿,在遭遇连续变故之后,欢乐祥和的气氛早已荡然无存。 杨彪、刘渊等老臣,此刻虽然在心中暗暗摇头,却也不得不默默落座。 这时,孑然一身的刘协终于醒悟过来,自己方才究竟有多愚蠢。 其人身为天子,却为区区舞女而与皇后争吵,以至于皇后携皇长子负气而去,刘协颜面何存? 更何况… 刘协真的吵赢了? 所以说,苟哥就从来不做这种蠢事。 苟哥对待娇妻的一贯原则是:老子主动认输、以退为进,然后另寻良机、换个方式取胜…… 而且,苟哥还是让其人娇妻乖乖地、主动地、心甘情愿地认输。 不提再次颜面尽失的刘协,且看伏完、伏寿、刘嗣这祖孙三代,以及宗正刘艾。 负气而去的伏寿走得极快,直至将将进入南宫之前,伏完、刘艾这两个老头儿方才将伏寿母子追上。 伏完一路小跑、气喘吁吁道:“皇后!皇后!请皇后稍候!” 伏寿怀中的刘嗣对自己亲娘娇声道:“母亲!母亲!请等一等外祖父老大人!” 赌气而行的伏寿,直至此刻,终于算是彻底冷静下来。 但话说回来…伏寿是在赌谁的气?难道是刘协? 呵呵! 伏寿幽幽一叹,轻轻放下怀中的小刘嗣,转身向自己亲爹行礼。 刚刚站稳的小刘嗣,则向自己亲外祖父顿首行礼。 “天寒地冻,还望父亲大人多多保重!” “孩儿拜见外祖父老大人!” 伏完吓了一大跳,其人赶忙扶起自己亲外孙、将其人护入怀中,这才看向自己亲闺女,上气不接下气道。 “阿寿…唉!阿寿,何苦如此为难自己?” 小刘嗣忽闪着大眼睛,突然来了一句。 “外祖父,母亲因赶走太子太傅大人而心生悔意,却又不好追回大人,故而赌气而走。” 伏寿闻言,俏脸骤然一红,旋即… 其人当着自己亲儿子的面,大大方方坦承。 “诚然如此,父亲,妾甚思念太子太傅!” 小刘嗣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自己亲娘。 “母亲既如此喜爱大人(赵旻),却又为何赶走大人?” 小刘嗣年龄尚幼,根本不懂何谓“女人心,海底针”。 在小刘嗣幼小的心灵中,这孩子只清楚三点: 一是,自己的“生父”刘协,似乎不甚喜爱自己母亲,对自己也只是炫耀多于喜爱; 二是,自己的大人(这才是与小刘嗣血脉相连的亲爹),非但格外宠爱自己,兼且对自己母亲分外温柔; 三是,自己母亲厌恶“生父”刘协,却经常思念大人(赵旻),然则…母亲遇到大人后却总“厌弃”大人,大人走后…又继续思念大人。 刘嗣对母亲伏寿这种怪异的心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小孩子虽不懂其人诸位大人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情感,但出于一个小孩子的敏感,其人总觉得,自己母亲与大人之间,似乎有许多故事。 是以,今晚承光殿中之事,虽看似一地鸡毛,但在小刘嗣心中,却认为此事并不复杂。 小刘嗣甚至已经理清了全部头绪。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如此种种,无疑会令曹操重新审视“废汉自立”的计划。 考虑到曹**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彼时已经时日无多;即使做了皇帝,也不过是个短祚天子,徒增耻笑。因此权衡再三,他最终没有踏出最后一步。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建安二十二年(217)便“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的曹操,直到二十五年(220)也没有废汉自立。这实在是因为废立之举,对彼时的曹操而言实是弊大于利。 矛盾、纠结的曹操之所以没有废汉自立,乃是诸多因素在共同发挥作用。 一方面是名教的思想钳制;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制约;还有一方面,便是曹操需要维护皇权的神圣性。 曹操目睹了董卓废立(189),他当然明白,汉室早已崩溃,毫无神圣性可言; 但利用汉室这张破幡,却能够笼络天下士人。 甚至连孙权、刘备也受此约束。他们在痛斥曹操“实为汉贼”的同时,也不得不违心地承认曹操“托名汉相”。 只要刘协尚在,孙、刘便不得不以汉臣自居。 (鲁)肃对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孙)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吴书鲁肃传》 换言之,只要刘协还是大汉皇帝,那曹操便占据了大汉丞相的名分,也占据了法理的制高点。 在无法剿灭孙权、刘备的背景下,维护刘协的傀儡身份,不失为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维护前朝皇权的神圣性,便是维护篡位权臣的合法性。 曹操父子允许刘协善终,并通过禅让的手段改朝换代(220),虽说是政治表演,终究维护了皇权的体面。 因此曹魏诸帝,也被视作“代天受禅”的命世之主。 (曹丕)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华峤《谱叙》 反而是司马昭白日弑君(260),亲手毁了皇权的神圣性,让天下人发现,原来皇帝并不是“天之子”,而是可以如野狗一般被宰杀于街市的凡人。 (成)倅兄弟二人乃帅帐下人出,顾曰:“当杀邪?执邪?”(贾)充曰:“杀之!”……(成)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魏末传》 因此西晋皇位的血腥更迭,乃至两晋末帝的悲惨下场,未必不是这种恶劣行径的示范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一言蔽之,曹操没有废汉自立,固然有名教的思想约束因素;但更多还是取决于现实环境的需要。 它是军事实力、舆论环境、政治考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旻早已看透这些隐含因素,加之其人确实无意称帝,所以,赵旻的做法,实际上比曹操高明许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78729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78729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