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刘琦投刘备,荆州生是非13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团宠小锦鲤在末世赢麻了 阴阳大尊 1级1个金词条,说我召唤师弱? 99世反派,重生女王疯狂黏上我 重生和前夫退婚,转头我就下乡了 犹豫就会败北,kiss才能不悔 婚不守舍 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木叶:我,忍战樱,全靠技术! 我在全职法师中打游戏
再来看院中的众人。
落在人群最后面的甄宓,向自家几位亲戚行礼之后,便准备低调至极地默默离去。
然后…
这位文静恬淡、兰心蕙质的倾国妹子,便被赵云轻声唤住。
“阿宓欲何往?今日本为家宴,随云一同至宴会厅便是。”
云哥这个暖男,是在委婉地提醒甄宓:咱们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于是甄宓下意识地看了表兄赵旻一眼,俏脸微微一红、向老叔赵云盈盈一礼。
“是,叔父。”
云哥含笑微微颔首、不再开口。
人群中,尚是初次见到伏寿的赵震,在偷偷打量一番伏寿之后,便暗暗称奇。
其人心道:此事甚是古怪!呵呵,有趣有趣!
当众人簇拥着伏寿母子三人,谈笑风生地向宴会厅行去之时,赵震终于忍不住,考察起赵旻为自己推荐的徒弟来。
尽管赵震眯起了眼,但其人的目光还是宛若实质一般,灼灼地凝视着人群中的小刘嗣,暗暗心惊肉跳。
此诚所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此又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赵震紧紧蹙起眉头,目光不停地在赵旻、刘嗣、刘滢这实际上的父子三人,以及与赵旻有极近血缘关系的赵云身上巡睃。
很快…
赵震便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使赵震难以置信的天大秘密。
赵震心中之震撼,可想而知。
难道…?
莫非…?
嗯…原来如此!
云哥霍然转首望了一眼,见是自家兄长在打量自己,便温和一笑、复又转回头去。
然后,心有所感的赵旻同样转首望了一眼…
不同于云哥,其人迎着自家大伯赵震的目光,见赵震正在打量着自己的亲儿子,当即向赵震抱拳行礼。
赵震极不耐烦、且没好气地回瞪了自己胆大包天的大侄子一眼…
于是乎,赵震的大侄子赵旻…登时便心惊胆战。
我去!这…这都能被老子的赵大爷看出来?
在短短一瞬间,赵旻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乖乖缩回了人群。
赵大娘显然不可能知道,自己大伯哥此刻心中的想法,所以老太太凑到伏寿身畔,竭力压低声音问后者。
“阿寿,岁除之夜,五星连珠之事,你可有耳闻?”
伏寿闻言,凤目中登时充满笑意。
当然了,心机满满的伏寿同样勉力压低声音回答。
“大人,妾已听夫君转述此事。”
事关自己亲儿子,这时代之人又皆迷信,加之赵旻已经多次切身体验到,张裕占星术之神奇,所以赵旻早已在与最心爱的大老婆恩爱之时,将此事一五一十相告。
这才有了,今日伏寿向爱郎半撒娇半强迫,为二人的亲骨肉刘嗣,讨来卫府这一强大助力之事。
然而…此时此地,绝对不适合详细讨论此事,是以“婆媳”二人皆对此话题适可而止。
但是!
以赵震之耳力,其人一字不漏地将二人的对话,听进耳中。
虽然婆媳二人,说的皆是东汉官话,也就是洛阳话,但赵震毕竟已在陈留居住一年,洛阳、宛城、许都、陈留这些河南大邑,口音相去并不远。
所以,通过这对“婆媳”之间的诡异称呼,赵震已经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其人暗暗叹了口气。
以遍尝世间疾苦、勘破红尘百态之赵震的阅历,其人此刻焉能不知,自己的好侄子,究竟是打的什么主意?
于是乎,除对自己大侄子絮絮叨叨之外,平时人狠话不多的赵震,此刻变得更加沉默。
甚至于…
整场宴会之中,赵震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直至…
这场实际上可称之为家宴(常山赵家、琅琊伏家实际为儿女亲家,赵家与弘农杨家是真正的儿女亲家)的宴会行将结束之时,赵震方才开口。
正因整场宴会都面对着爱郎用餐加聊天、兼且赵府那些小妖精们均未在此宴会厅出席而芳心大悦的伏寿…
突然看到那名貌似四十岁出头、却被婆婆赵大娘称呼为大兄之英武男子,遥遥向自己行礼。
“皇后明鉴,太子根骨绝佳、天赋异禀,实乃万中无一之习武天才,某虽不才,亦勉强跻身当世高手之列,皇后如不嫌弃,不如由某亲自教授太子武艺如何?”
都不用赵旻开口,始终忠于汉室的太傅杨彪便呵呵一笑,向伏寿行礼道。
“皇后有所不知,子烈兄实乃老夫平生仅见之高手,便是刘玄德麾下之关、张二将,以及子龙将军,亦非子烈兄之对手。”
云哥先是颇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自家从兄,然后颇为惋惜地看了一眼小刘嗣…
天可怜见,因小刘嗣天赋确实出众之故,云哥本有亲自教授刘嗣习武之意,不曾想,却被自家大兄截了胡。
当然了,云哥绝无与赵震争抢之意,因为…
云哥心悦诚服地向伏寿行礼。
“请皇后明鉴,云虽与云长、翼德二位将军不相上下,却远不及家兄。
若由家兄亲自教授太子,未来太子之武艺,或将胜出云三分亦未可知。云恭喜皇后!恭喜太子!”
对关羽、张飞武艺有多高,伏寿并没有直观认知,但赵云何等了得,伏寿却是曾亲眼目睹。
尽管在伏寿芳心之中,爱郎是当世无双之大英雄,但伏寿还是不得不承认,爱郎的武艺,确实远不及赵云。
伏寿还清楚,二者间的差距,绝非努力可以弥补。
因此,伏寿不假思索、欣然应允。
“子烈先生、子龙将军免礼,子烈先生既有心,太子之武艺,便有劳先生悉心教导!”
赵震微微一笑。
“请皇后放心,某必竭尽心力指导太子,且保证太子将来之武艺,至少可胜出从文三分!”
本来因赵震同意收徒而兴奋不已的赵旻,闻言登时变得无精打采。
显而易见,赵震对不听劝的大侄子,怨念何其深也。
伏寿忍不住掩口噗嗤一笑、如少女一般娇俏可爱地白了自己爱郎一眼。
当然了,伏寿给爱郎的这个白眼转瞬即逝,不给在场之人任何反应时间。
旋即,伏寿便郑重其事地起身离席、向赵震盈盈一礼。
“如此,妾代太子向先生致谢!”
不用任何人提醒,小刘嗣也起身离席,走到赵震身前向其人顿首行礼。
“孩儿多谢先生授艺之恩!”
赵旻见状,心中慌得一批。
啊这…
使不得啊!
诚然如此。
因为,这是在尊师如父的东汉!小刘嗣这一拜下去…辈分何其之乱!
那么问题来了,赵旻如何开口?
难道赵旻能说,儿子,子烈先生是你爷爷,你不能行拜师礼?
在这一刻,赵旻的心态彻底凌乱了。
最要命的是…赵震看样子,是想坦然受了小刘嗣此礼。
赵旻一时之间,想不通赵震为何要如此做,却又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欲哭无泪。
万幸,不用赵旻开口,心机满满的伏寿很快便想到了此节。
于是佳人当即喝止。
“太子且慢!”
小刘嗣直起上身,疑惑不解地看向自己母亲。
只见伏寿嫣然一笑。
“太子,子烈先生已近古稀、年高德劭、且先生乃太子太傅之从父,而你尚且未满三岁、无甚德行、又已以太子太傅为师。
故而,太子应执孙礼,以祖事子烈先生。如此方不损乃师太子太傅之孝义,不知在座之诸公以为然否?”
伏寿的意思是,小刘嗣与赵震年龄差距过大,加之赵震还是太子太傅赵旻的从父,所以小刘嗣对待赵震,应以孙辈对待祖辈之礼相待。
太傅杨彪,颤颤巍巍起身。
【作者题外话】:“部曲”是中古社会的重要构成。
部曲二字,最初指两汉军队的建制单位。按汉制,大将军营有五部,设校尉及军司马;部下有曲,设军侯。
大将军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续百官志》
汉末魏晋,部曲逐渐脱离本意,演化为“私人武装”的代名词。部曲的记载,在《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中俯拾皆是。
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下,佃户与游侠依附于地方豪强,形成附庸性质的群体,本不足怪;但部曲的出身则比较值得注意,他们往往来自领军者的“乡里”或“州里”。
乍看之下,豪强招募家乡的子弟兵,本身并不奇怪;但背后逻辑,其实并不简单。
如果仔细梳理史料,会惊讶地发现,无论集团势力壮大到何种程度,卫戍安全工作,也一定会落在集团首领的“乡党”身上。类似案例极多,不能一一穷尽。
这一点十分反常。
按理说,集团形成规模之后,便应该任人唯贤;或者说,集团能够形成规模,本身就离不开任人唯贤。
但在《三国志》中,这一理论并不成立,尤其在军权方面,曹刘孙均表现出严重的排外色彩,一味任人唯亲。
咱们来谈一谈这种特殊现象的幕后逻辑。
个人认为,这种任人唯亲的习俗,与“地方乡音”有很大关系。
部曲既是私兵,那往往与部曲帅籍贯相同。
理由十分简单。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绝大多数百姓,不得不终身困守乡里。他们即使婚配,也是寻找本地的外姓家族,也因此形成各式各样的宗族势力。
以考古成果而论,今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墓葬群附近,有大量夏侯氏与丁氏的墓葬,而夏侯氏与丁氏,又恰恰是曹氏的姻亲。
在曹氏的墓葬之中,还发现过篆刻着“夏侯右”字样的墓砖,可知三家频繁为婚。
注:墓砖字样,见吴金华《三国志丛考》;夏侯氏与丁氏墓葬群记载,见马艳如《曹操宗族墓葬出土玉猪鉴赏》。
以史料记载而论,文德郭皇后(魏文帝孝子丕的皇后郭女王,不是曹叡的皇后郭贱人!)得势时,其母家成员刘斐,与外乡士人通婚。
郭太后因此警告“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
可见即使贵为一国皇后,也需要遵循类似传统,跨地域通婚,彼时并不多见。
(郭)后外亲刘斐,与他国(国即郡)为婚,(郭)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魏书文德皇后传》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81668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81668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