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终

第一百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终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渣雌回归后,美强惨父子超粘人 四合院:从吊打满院禽兽开始 跃动的青色年华 狗血人生云子衿李娜 成了团宠文中的假千金 官婿当道 无上神主 风流神帝:今日尤物乱道心 重生浮城大亨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

就在袁绍独自悲伤、绝望之时,淳于琼府中… 此刻济济1堂。 郭图蹙眉问淳于琼。 “仲简兄,如此说来,刘镇南父子皆已封侯得邑乎?” 淳于琼颔首:“公则,正是如此。凡归顺朝廷者,而今皆为县侯、安享富贵。” 郭图蹙眉颔首,不再开口。 其人心态凌乱了。 邑指城邑,也就是县。郡县制的秦汉,县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加之县令或者县长同时也掌管财权及军权,要比后世的县令权力大得多。 但话说回来,县令毕竟只是流官,又哪里能比得上有食邑、兼且世袭罔替的县侯? 诸君不妨想象1下,可实际收取1个地级市税收大权、又能豢养部曲(也就是私兵)的县侯,究竟有多么风光。 更何况,这是两汉之异姓大臣,所能赐予的极限爵位。 这份殊荣所代表的政治意义,还要远远大于其所具备的实际意义。 简言之,投降朝廷的刘表父子皆封县侯,加之先前投降朝廷的马腾、张鲁、刘瑁及刘璋兄弟同样先后封为县侯、安享富贵,势必将使仍在割据1方的天下诸侯深受触动。 辛评忍不住叹了口气。 “诸君,此前某等皆疑心赵从文怀篡位嬗代之心,然则,赵从文而今既已将卫府并入太子属官、兼且暂任太子少傅之职辅佐太子,可见其人定然绝无2志焉!既如此,某等究竟应何去何从?” 无怪辛评如此颓然,盖因赵旻不按套路出牌。 按照正常套路来讲…… 赵旻应该先借天子之名征伐4方、1统天下、消灭天下诸侯,同时培植自己势力、在邺城建立霸府,最后待时机成熟,先授意德高望重之汉臣逼天子封赵旻为魏国公,并名正言顺地定都于邺城。 待数年之后,汉室气运进1步衰微,赵旻1众臣属再理所当然地劝进,并呼吁甚至逼迫天子封赵旻为魏王,赵旻假惺惺地推让3次后,勉为其难登上魏王之位。 之后再过数年… 赵旻只要废掉皇后伏寿,再随便从自己女儿中挑出1个姿色不凡者,嫁于天子为皇后,其人便成为汉室外戚加魏王… 如此1来,赵旻再等待数年或者十余年,由自己或者自己儿子完成汉魏嬗代… 那么,赵旻不就成了魏朝皇帝、或者被开国皇帝追谥为魏太祖武皇帝了吗? 当然了,这1切,都出自于袁绍1众臣属们心中的想象。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但如今在此时空! 这1切已经不可能再上演。 神特么能想到,本有大把机会成为天下至尊、手中握着1大把好牌、如今权势滔天的堂堂权臣赵旻,居然!居然… 将手中的牌都交给了太子! 当然,此刻赵旻尚未交出牌,但这只是迟早之事。 整件事简单描述,1言蔽之,就是:做为天下最大诸侯的赵旻,公然地、自发地、主动地投降了朝廷! 换言之,赵旻不按套路出牌,将包括袁绍在内的天下诸侯们… 都整不会了。 啊这… 人家赵旻,这大汉天下最大的诸侯…都投降朝廷、并主动辅佐起了太子,咱们这些比人家赵旻还要小许多的诸侯们,要咋整? 赵旻你个天杀的!不带你这么玩的! 综上所述,郭图凌乱了,辛评颓然了。 其人兄弟辛毗也惆怅了。 “太子太傅此举…唉!某等应何以自处邪?” 许攸彻底蒙圈了。 “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为何如此…这…其人莫非当真怀周公之志欤?” 逄纪则干脆心态崩了。 “这…这…这…诸君,诸君,某等若再如此,这…岂非与叛贼无异乎?” 逄纪此言1出,已开口、未开口之人,当即垂首默然。 瞎说大实话的逄纪,话糙理不糙。 赵旻将卫府并入太子属官,意味着原本坐镇1州的州牧、刺史,以及原本治理1方的两千石(专指郡守及国相)、都尉(郡守佐2官,掌管军权)、县令(也包含侯国相、县长)、县尉等等,将统统归属于太子。 那么问题来了… 赵旻已然如此做了,袁绍准备怎么办?继续割据1方做实际上的叛贼吗? 不知何人轻声唱了1句…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苟哥剽窃自历史上5年后曹操的《短歌行》,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苟哥赵旻的“周公之志”,也是从这首诗流传开来。 然而… 郭图恶狠狠地瞪了那不识趣之人1眼。 “噤声!” 这人确实不识趣,众人都在郁闷之时,这人偏偏要给众人添堵。 于是乎,淳于琼府中,气氛陷入到1种极尴尬的沉默之中。 相比于淳于琼府中的那尴尬的沉默,沮授府中便显得慷慨激昂许多… 当然了,河北士人不是为赵旻投降朝廷而慷慨激昂,他们是为即将远征而振奋…既然讨论赵旻投降太子之事注定尴尬,那么不如聊1聊即将到来的大战。 审配此刻正振臂高呼。 “诸君,明公忍公孙老贼久矣!而今既有如此良机,则某等应竭尽全力、诛除公孙老贼!” 沮授则豪爽大笑。 “河北兵强马壮,某等又得田国让、牵子经、鲜于昆仲之助,此战,某等必将扬威辽东!” 沮授府中众人群情汹涌,此刻颇有燕赵男儿慷慨悲歌之英风。 “河北男儿扬威辽东!河北男儿扬威辽东!” 就在河南士人尴尬沉默、河北士人慷慨悲歌之时… 蓟城幽州刺史衙署正堂之上,袁熙正与麾下重臣田豫、鲜于昆仲,接见乌桓单于蹋顿派来的心腹。 “君之意为,单于已决定假意应允公孙升济,并试图于背后偷袭其人?” 3十出头、眉清目秀、同时又身材矫健的田豫,蹙眉抚须、看向蹋顿的那名心腹。 其人身材矮小精悍,1副典型的乌桓人打扮,肩披白狐皮大氅,虽是跪坐,却仍难掩因长年骑马而形成的1对罗圈腿,并说着1口不太流利、甚至有些怪异的幽州边郡汉话。 “不止如此。诸位大人,俺家大人担心公孙度生疑,已同意其人请求、于1月后出兵攻打辽西肥如县(今秦皇岛,东汉军事重镇)。 请诸位大人提前做足准备。1月之后俺等里应外合,必教公孙度有来无回。” 田豫对此不置可否,其人打量着这乌桓人身上光洁的白色丝袍、洁白无瑕的狐皮大氅,反问其人道:“多谢君千里奔波、向某等转达单于如此机密。然则… 君可知,公孙度将于何时、何地发兵?又将于何时抵达辽西肥如县?此外,单于将如何与某等里应外合?” 那乌桓人不假思索道:“回这位大人,公孙度而今已自辽东无虑县发兵,1月之后将至肥如县、与俺家大人之兵马汇合。 到时大人自西向东攻公孙度,俺家大人自东向西攻公孙度,必教公孙度大败亏输!” 田豫仍然不置可否,继续追问其人。 “此计如何暂且不论,某对辽西郡之地形不熟,不知肥如地势如何?” 那乌桓人呵呵1笑。 “大人尽管放心,肥如县皆1马平川地,尤其适合骑兵作战。大人只需派遣骑兵与公孙度正面交锋,则俺家大人必将在公孙度背后偷袭!” 田豫微微颔首,正欲开口… 坐在正中、早已喜形于色的袁熙却抢先笑道:“此计甚妙!某等便依此计行事!” 那乌桓人大喜。 其人向袁熙顿首行礼。 “大人果然英明!” 田豫心中陡然1动。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刘备故吏中,陈群是1个特殊存在。 陈群是刘备在豫州刺史任上,征辟的别驾从事。 刘备临豫州,辟(陈)群为别驾。--《魏书陈群传》 别驾从事与治中从事,属于高级州郡吏,可以视作州刺史麾下的2、3号人物。 举例来说,糜竺是陶谦麾下的别驾从事,沮授是袁绍麾下的别驾从事。 由此可见陈群地位之显赫。 但是,在刘备失势之后(196),陈群迅速调转风向,党附吕布。 在吕布也倒台之后(199),陈群又率先投靠曹操。 彼时曹操兵临下邳,陈群带着自己的老父陈纪“拜迎道路”; 同样身为降臣的袁涣,则“高揖不为礼”。 (吕)布之破也,陈群父子时亦在布之军,见太祖皆拜。(袁)涣独高揖不为礼,太祖甚严惮之。--《袁氏世纪》 两相对比,陈氏父子的政治操守也便可想而知。 虽然《世说新语》将陈氏父子褒赞为“真人东行”,从实际情况看,他们不过是彼时常见的“投机官僚”而已。 陈太丘(陈寔)诣荀朗陵(荀淑)……长文(陈群)尚小,载著车中……余6龙(荀氏诸子,号称8龙)下食,文若(荀彧)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世说新语德行》 陈群是个很会钻营的政治滑头,他以刘备故吏的身份,竟在曹丕门下1路混到“太子4友”的地位。 (司马懿)为太子(曹丕)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4友。--《晋书宣帝纪》 刘备在小沛叛乱(199)时,陈群又积极参与镇压,亲临豫州沛国酂县,“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 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太祖以陈群为酂令,夔为城父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王沈《魏书》 陈群在曹魏8面玲珑,钻刺打点,乃至被吴主孙权讥笑。 孙权称“曹操在世时,以校事(其职责类似于大宋皇城司、大明锦衣卫、满清粘杆处,俗称特务)监察4方,因此陈群之徒,才不敢为非作歹”。 可见陈群彼时的形象,有何等不堪。 (孙权曰)又长文(陈群字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吴书诸葛瑾传》 陈群作为1名毫无气节的职业官僚,能在曹营1路升迁,除了善于钻营,应该还与他的颍川出身大有干系。同时,陈群娶荀彧女,与颍川集团深度绑定。 颍川陈氏是东汉著名门阀,陈寔、陈纪、陈群、陈泰祖孙4代,均出将入相。 太丘长陈寔、寔子鸿胪(陈)纪、纪子司空(陈)群、群子(陈)泰4世,于汉、魏2朝并有重名,而其德渐渐小减。时人为其语曰:“公惭卿,卿惭长。”--《博物志》 虽然后世针对颍川陈氏,有“公惭卿、卿惭长”的谚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陈寔(曾祖)与陈泰(曾孙)的道德标准反而是最高的,至于陈群、陈纪等人,则无可称道。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83621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83621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