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4

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4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苏颜楚钰 诡异降临:美人在怪谈里杀疯了 神话里有钢铁侠 神魂武尊 恶鬼复仇,我只能选择自救 天赋诅咒叠加无数层,外星文明都懵了 斩妖除魔:我的卡牌有亿点强 夫人,别回头 穿越到自己的小说中 展总别虐了,庄小姐已重生

简要介绍完毕江东的“奉邑制”后,再简单了解1下江东的“复客制”。 “复客制”即与授兵制、奉邑制相配套的私产制度。 所谓复客,是“免除赋税徭役的奴仆”,用来保障授兵将领的生活所需。 那么问题来了。 授兵将领既然已有奉邑,为什么还需要额外赐予复客呢? 他们直接在奉邑中衣食租税,不是更加方便么? 当然没有如此简单! 因为奉邑的收入,并非用来供养将领本人,而是用来供养将领麾下私兵。 授兵制既然是虚授(只授定额,不授兵甲),那将领便不得不自行招募兵勇。募集兵员的资金,也顺理成章需要自行筹备。 换言之,“奉邑”实际是孙氏提供给授兵将领的资金池,将领有多少钱,便招募多少兵… 当然了,大前提是不能超过授兵人数的上限。 比如某人被授兵5百,实际却自募1千…那是要被孙权重罚的! 其实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授兵将领,是无法募集到足额兵员的。 比如孙权继位之初(200),“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 诸小将“兵少”而“用薄”,可见他们不仅没有足额的兵员,武器装备也十分低劣。 “诸小将”中的吕蒙,为了给部曲置办新衣服,竟然需要“赊贳”,即借钱养兵。其困顿可想而知(彼时吕蒙姊夫邓当已阵亡)。 (孙)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 (吕)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 以上皆摘自《吴书之吕蒙传》 偏将军陈表,是故将军陈武(庐江上甲之统领者)之子,还算有些家底儿。 陈表代父“领兵5百”,不料为了供养这5百甲士,陈表竟然散尽家财,乃至自己死时,家里连房子都没有,“妻子露立”。 (陈)表以父(陈武)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5百人。 (陈表)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孙)登为起屋宅。 摘自《吴书之陈表传》 太子孙登实在看不下去,自掏腰包给陈表家盖了房,总算避免了陈氏族人饥寒交迫的窘状。 豢养5百兵马,已然如此痛苦; 更高级别的授兵者,其财政压力也便可想而知。 对授兵将领而言,不仅募兵的开销需要自费,就连兵器铠甲,也得自行解决。 朱然“其所文采,惟施军器”、贺齐“兵甲器械,极为精好”,可知铠甲刀戟均是自制。 (朱)然长不盈7尺(不到1米6),气候分明,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 摘自《吴书之朱然传》 (贺)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 摘自《吴书之贺齐传》 黄盖“善于养众”,甘宁“厚养健儿”,韩综“亲戚姑姊,悉嫁将吏”乃至“所幸婢妾,赐予亲近”,其实都是授兵制的必然结果。 (甘)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摘自《吴书之甘宁传》 (韩综)尽呼亲戚姑姊,悉以嫁将吏,所幸婢妾,皆赐与亲近。 摘自韦曜《吴书》 授兵的将领,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必须豢养兵甲;但豢养兵甲需要的财政开销,又仰仗于主君赐予的奉邑。 从上述记载来看,孙权赐予的奉邑,其收入很明显不够将领的养兵开销。 这就使江东1众将领长期维持在“吃不饱,饿不死”的尴尬局面中,也因此杜绝了地方藩镇化的隐患。 所以说,所谓“奉邑制”,其实就是孙权1系列权谋诈术。 但为了筹集资金,也有人另辟蹊径。 比如潘璋在民间开设“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 这实际上就是强买强卖,无异于强盗。 不出意外,潘璋死后,其子被孙权流放,授兵特权遭到回收。 (潘璋)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 摘自《吴书之潘璋传》 在此背景下,“复客制”便成为被授兵将领的最后倚仗。 复客不承担政府的赋税徭役,属于被授兵将领纯粹的私产,可以在养兵之外,给将领提供1些生活保障。 比如潘璋家族虽然被夺兵,但潘璋妻子得到“复客5十家”,总算不至于活活饿死。 (潘璋)子(潘)平,以无行徙会稽。(潘)璋妻居建业,赐田宅,复客5十家。 摘自《吴书之潘璋传》 周瑜、程普等功勋宿将,也曾私下蓄奴,冒充复客(实际就是逃税漏税)。 孙权对此网开1面,表示“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这便相当于变相承认周、程两家的经济特权,算是给了老将们1些安慰。 后(孙权)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摘自《吴书之周瑜传》 注意:周瑜、程普的“人客”,此处特指复客。见唐长孺《孙吴的领兵制度》。 这也是孙权的1系列权谋诈术,而且完美闭环… 但是! 毫无疑问,孙权实施如此制度,实则加剧了阶级矛盾。 ps:如此无道之国,不亡才怪! 当然了,以上大多为此时空尚未发生之事,至少就目前而言,孙权这1系列权谋诈术,确实有利于其人改善江东如今的尴尬处境。 向1众臣属讲述完毕“授兵制”、“奉邑制”及“复客制”之后,孙权抚须看向众人。 “以上便为我欲推行之新制,诸君以为如何?” 包括江东本土士人顾雍、虞翻、6逊等等名士在内,江东众臣属皆未看穿,孙权隐藏于新制之中的1系列权谋诈术。 恰恰相反,众人对此赞不绝口、甚至是拍案叫绝。 奸计得手的孙权眯起双眼,眼中狡黠之色1闪而逝。 其人霍然起身。 “既如此,事不宜迟,请诸君尽速讨伐山越,补充兵员!” 事关自己的私兵,众臣属积极性登时爆棚。 于是乎,堂内众人无1例外,皆争先恐后向孙权告辞,准备积极踊跃地开展“讨伐山越”大行动。 只是… 所有人皆未看到,孙权隐藏于微笑之下的志得意满,以及诡谲眼神。 待众人皆离去之后,孙权嘴角方才露出1丝嘲讽,口中轻声呢喃。 “自今日起,江东将永为我孙氏之江东,哼哼!阿父、大兄请放心,权必不负重托、建立江东百年之大业!” 孙权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将“授兵制”、“奉邑制”及“复客制”3者结合并完美闭环,此时确实益处甚多。 甚至于,即便将来孙吴立国,孙权也可完美杜绝授兵将领军阀化,以及地方藩镇化。 在孙权的设想之中,授兵制反制措施有3。 其1是虚授;其2是严控报备;其3则是夺兵! 虚授不难理解,因为养兵靡费太高,授兵将领满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严控报备则是指,将领得到授兵后,确实可以自募丁壮,扩充部曲。 但是! 将领招募来的兵勇,是否能够顺利充军,需要得到统治者的预先审核。 按照《凌统传》记载,“凡统所求,皆先给而后闻”。 由此可见,“先给而后闻”是凌统的特权; 至于其余将领在招募兵员时,必须先使孙权“闻之”,之后才能“自给”。 按照《陈表传》记载,孙权曾赏赐陈表“复客”,即免税免徭役的奴仆。 而陈表认为这些复客“皆堪好兵”,希望能够用之补充军队。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杨暨在曹叡时代,曾多次进谗。比如谗害刘晔,即出自其手。 (杨)暨谦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明)帝曰:“(刘)晔与吾言蜀可伐。”(杨)暨曰:“晔可召质也。”--《傅子》 换言之,杨暨本人实际充当了曹叡的鹰犬,望风承旨,替主子干脏活。 可见田豫自出征之始,恐怕已经注定了悲剧下场。 景初末年,即曹叡死前,田豫的食邑数量终于增加了3百户,累计5百户。 景初末,增邑3百,并前5百户。--《魏书田豫传》 如此做派,可谓小器至极。须知,与田豫同列1传的满宠,食邑9千6百户,田豫的食邑,比满宠的0头的0头,还少了1百户。 按《魏书徐邈传》记载,田豫居官多年,死后赤贫,家无余财。曹芳继位后,赐田豫家“谷2千斛,钱3十万”。 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4世;身没之后,家无馀财,朕甚嘉之。其赐(徐)邈等家谷2千斛,钱3十万,布告天下。--《魏书徐邈传》 如此吝啬的手笔,无异于政治表演,因为曹芳的太爷爷曹嵩,当年为了买官,“货输西园1亿钱”。汉末魏初之世,5铢钱亦废置许久,1度“钱货不行”。 (曹)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1亿万,故位至太尉。--《后汉书曹腾传》 (董卓)坏5铢钱。更铸为小钱,大5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1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魏书董卓传》 不难看出,陈登、牵招、田豫在曹营的坎坷仕途,与他们的“刘备故吏”身份,高度相关。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无疑是“势不两存”的政治宣言。 在魏、蜀交恶的背景下,曹营之中的“刘备故吏”,自然成为优先的肃反对象。与刘备交往越深,政治嫌疑便越大。 像陈群这种见风使舵的政治混混,靠着自身的钻营、与颍川郡望的加持,可以在曹丕时代(220-226)洗清身上的污渍,但在曹操时代,却依然不免被“捉其头”(见前文引注《诸葛瑾传》)。 类似袁涣、徐庶这种与刘备关系不远不近的人物,则被闲置1方,授予荣衔,打发去养老。 至于陈登、牵招、田豫等与刘备“有刎颈之交”的人物,则成为曹氏祖孙的重点监视对象。 他们无1例外,都被安置在边地,抵御强敌(孙策、乌丸、鲜卑、匈奴)。 像陈登这种“有威名”的豪杰,还不免“壮年夙殒”的下场。 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降年夙陨,功业未遂。--《魏书吕布传-附传》 牵招与田豫,戎马倥戎半个世纪,历仕3主,亦不免晚景凄凉。 陈寿将满宠、郭淮、牵招、田豫4人合传。满宠与郭淮,皆封乡侯,分别担任太尉与车骑将军,郭淮死后,还被追赠为大将军。 然而履历与功绩相似的牵招和田豫,官止校尉、郡守;爵止亭侯、关内侯,食邑更是不足满、郭2人的0头,对比强烈。 (田)豫位止小州,(牵)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魏书牵招传》 按理,撰写列传,当遵循“事类相从”的原则(见《贾诩传》裴松之注),可知陈寿将此4人合传,意味深长。 俗语说得好: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虽然刘备故人,在曹魏历尽坎坷,但相信陈登、田豫、牵招在回顾其人之1生时,绝不会因此而后悔自己青年时代,与刘备共事的精彩人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84260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84260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