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池南春水 神豪:我!向国家上交黑科技暴富 懵懂碎片 鲜柠 每月一个版本的现实游戏 长辞清越 二卖 诡秘之终死之徒 从空间之力至诸天 和渣男的白月光he了[娱乐圈]
孙绍一脸狐疑。
“阿母当真未看到甄家姨母?”
大乔无比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只看到你阿父孤身一人。”
孙绍极为可爱地蹙起自己的小眉头,陷入沉思。
少顷,这小家伙儿恍然大悟,郑重其事道。
“阿母定是有夜盲之症!”
所谓“夜盲症”,当然是赵旻带过来的概念。
大乔“噗嗤”一笑,轻轻拍了拍孙绍的小脑袋。
“阿绍,今晚之事不许告知旁人!否则…为母必收回天马!”
所谓“天马”,就是大宛国的宝马:汗血马。
汗血马极为罕见,归远侯班归在大宛国搜罗近半年,方才找到四匹马驹……
成年汗血马是无价之宝,当然不可能送出大宛国。
赵旻自己舍不得骑,却将这四匹马驹送给了小刘嗣这个亲儿子,以及自己的三个继子。
这些马驹都未满一岁,而战马的服役年龄又较长,通常是十五年。
所以,这四匹汗血马,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陪伴这四个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一如传说中的汗血宝马、赤兔马一般。
综上所述,大乔这句话,杀伤力极大。
孙绍忙不迭央求起了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大乔。
“阿母…阿母放心,孩儿必决口不提今晚之事!”
大乔微笑颔首。
“阿绍甚乖!”
然后,孙绍下一句话便破了大乔的防。
“然则……阿母,夜盲症终归乃病也,阿母须及早诊治!”
言罢,孙绍忽闪着大眼睛看向自家老娘。
这孩子…这孩子居然以为…
大乔是想要隐瞒“夜盲症”的病情。
大乔芳心中好气又好笑,但其人很快便将错就错,含笑颔首。
“阿绍所言极是,为母明日便请张先生诊治。”
孙绍这才放下心来,然后打了个呵欠。
大乔有些心疼地摸了摸孙绍的小脑袋。
“阿绍,你我安歇如何?”
孙绍“嗯”了一声,小心翼翼地避开自家老娘的大肚子后,紧紧贴着大乔躺下。
“阿母早些安歇,明日阿母切记请张先生诊治!”
大乔的芳心,登时被孙绍融化。
佳人柔柔一笑。
“嗯,阿绍明日记得提醒为母。”
孙绍笑着点了点头后,闭上眼睛酣然入睡。
大乔有些艰难地侧过身,看着孙绍那张已初具英气的小脸,不由微微一笑。
后院书房内,赵旻最终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甄宓又羞又急,当即以手掩面、大发娇嗔。
“兄长又取笑妾!此事皆怪兄长!”
见甄宓如此容易害羞,又想起佳人出门在外时以轻纱遮面之事,赵旻心知,自己不能再继续逗这个极易害羞的聪慧女子……
这妹子哪儿都好,就是脸皮忒薄。
于是赵旻收起笑容。
“阿宓息怒,此皆旻之过也,请阿宓勿怪。”
甄宓紧紧捂着脸,不发一言。
赵旻只好转移话题。
“可否有劳阿宓代我向令姊修书一封?”
这次,甄宓倒是开口说话了,虽然其人仍然捂着脸。
“家姊亦为兄长之阿妹,兄长何不亲自向家姊修书?”
赵旻叹了口气。
“阿宓应知,你与令姊不同,你年幼之时尚且时常来家中与我玩耍,我与令姊却几乎毫无接触。
阿宓,我可与你随意嬉笑玩闹,却如何径直向令姊修书?”
甄宓闻言,芳心毫无来由地甜蜜起来。
佳人放下柔荑,挟着一股香风小跑到爱郎身畔,向爱郎甜甜一笑。
“难怪兄长总想捉弄于妾!兄长当真讨厌!”
佳人口中满是嫌弃,心里却万分欢喜。
于是乎,佳人一屁股坐到几后的枰上,干脆利落地取出纸笔。
赵旻心中偷笑,忙不迭取来墨锭、清水及砚台,亲自为佳人磨墨,磨匀墨汁之后,赵旻顺势用竹签挑明蜡烛灯芯,就着烛火,为佳人插上、并点燃一支自家工坊生产的檀香……
一言蔽之,所谓红袖添香,在赵旻这儿完全是反过来的。
以是故,甄宓掩口偷笑不已。
“多谢兄长为妾添香。”
素来不知脸为何物的赵旻,闻言欣然道:“阿宓不必言谢,且听旻之言为令姊修书。”
甄宓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是以佳人不由抬首看向此不要脸子。
只见烛光映照下,安坐于枰上的赵旻斜眉入鬓、目光如炬、颌下长髯飘飘,正含笑看向自己。其人端坐间,一股英气仿佛扑面而来。
甄宓美眸之眸光,登时变得温柔如水。一时间,竟浑然忘记自己身在何方。
翌日清晨,甄宓霍然睁开一对美目。
佳人美眸中一片茫然,顾盼左右后,方才醒悟过来。
其人自榻上坐了起来,身上的锦袍登时滑落于地…
那是赵旻昨日所穿之纯色蜀锦袍。
甄宓环顾四周,霍然发觉,这里竟是后院书房。
昨夜……
究竟发生了什么?
甄宓下意识地看向自己身侧…
书房内的卧榻,相当于后世一米五宽的单人床。所以,显而易见,此刻卧榻之上并无他人。
佳人紧张不已地看向自己身上…
昨夜自己所穿的衣裳,此刻正一寸不少、安然无恙地穿在身上。
甄宓先是松了口气,然后不禁感到失望。
佳人喃喃自语道:“兄长…阿旻兄长竟然…竟然…”
说着说着,佳人又害起羞来,忍不住捂住自己俏脸。
“哎呀!妾焉能如此不知廉耻…羞煞妾也!”
然后,甄宓蹙起眉头冥思苦想片刻后,方才想起:
昨夜自己因过于困倦,在写好信后,便伏案沉沉睡去。
想通此前因后果后,甄宓珍而重之地叠好,那仿佛犹然带着爱郎体温的蜀锦袍,便起身走出书房。
时间匆匆而逝。
并州,在贾诩以有心算无心、阎柔指定最佳路线、张郃充分利用地形、张辽率军奇袭、乐进重逢陷阵,以及庞德稳固阵型之下…
仅仅五日不到,晋阳城便被卫府攻破、沿途太原郡诸县,乃至整个太原郡皆重归朝廷。
其后,在阎柔带路之下,诸位猛将亲自登门拜访太原郡五大士族豪族,即王氏、郭氏、郝氏、张氏及唐氏。
王氏即太原郡祁县司徒王允之族,如今由王凌(淮南三叛之一的王凌)主事;
郭氏如今主事之人是郭缊,其人的两个儿子颇为出名,一是文武双全的长子郭淮,二是贾逵的亲家、一代妖后贾南风的外公郭配。
正所谓:天下乱不乱,贾家说了算。
前有贾诩造就三国乱世,后有贾充弑杀其君主曹髦,最后贾南风干脆亡了汉家江山。历史上,贾充正是郭缊的女婿、郭淮的妹夫。
至于郝氏、唐氏和张氏,相比王氏、郭氏而言,要小一些。
太原郡郝氏在汉末三国,出了一个叫郝昭的。
历史上,郝昭以一千余人在陈仓城(后世宝鸡)抵挡诸葛亮长达二十余日,最终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诸葛)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
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摘自鱼豢《魏略》
唐氏、张氏,在汉末三国均并未出著名人物。
唐氏在南北朝时开始兴盛,李唐时出了个唐俭,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尽管赵旻想要消除门阀政治,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已经形成家族化的士族豪族,对各自郡国的影响力委实太大,赵旻暂时不得不借助士族豪族,来实现对各郡县的稳固统治。
而万幸的是…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赵昱之死,与陶谦之死同年(194),实际发生在“刘备牧徐州”的关键节点。
赵昱是徐州琅琊名士,自然被“丹阳人”陶谦所不容。
由于赵昱名声太大,陶谦不得已而任用。随即打发赵昱去广陵看守徐州的南大门。
别驾从事赵昱,(徐州)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疏,出为广陵太守。--《后汉书陶谦传》
赵昱作为徐方名士,曾经多次拒绝陶谦的招募,与(徐州)彭城名士张昭如出一辙。
相比之下,张昭对陶谦更加鄙视,始终不肯出仕,为此又遭迫害。可见徐州土著对丹阳系的憎恶。
刺史陶谦举(张昭)茂才,不应,(陶)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吴书张昭传》
赵昱在广陵太守任上(193-194),被流浪而至的笮融所杀(194)。
注:赵昱出任广陵太守在初平四年(193),死于兴平元年(194)。见《资治通鉴汉纪》。
关于赵昱之死,诸书记载相异。
谢承《后汉书》称笮融“从临淮见讨(被讨伐),败入广陵,赵昱率兵迎战,败绩身死”。
贼笮融从临淮见讨,迸入(广陵)郡界,(赵)昱将兵拒战,败绩见害。--谢承《后汉书》
《吴书刘繇传》则称笮融在东海、彭城遭到曹操讨伐,南下广陵,设酒诱杀太守赵昱。
曹公攻陶谦,徐土搔动,(笮)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赵)昱。--《吴书刘繇传》
谢承是孙权原配谢夫人的弟弟,系东吴著名史家;《吴书》是陈寿沿袭韦曜的旧文,二人也称良史。可以说两种记载虽然有差异,却可以互文见义。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9093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90939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