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7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七零:替嫁成植物人军嫂 沉沦 沧海龙腾录 全球直播,我的仙秦帝国被曝光了 弟弟太野,他扛不住 抑郁症患者的修仙日常 神算公主和她捡来的剑客娇夫 万人嫌大师姐惨死后,全宗门悔了 斗破:悟性逆天,开局加入聊天群 开局就是仙帝修为我无敌了
就因为赵旻这一句场面话,颜良便要百日之后才能回归……
赵旻这个苟哥,此刻只觉无比心塞。
当然了,其人表情平静依旧。
“此番可全前将军之忠义,旻无憾耳!前将军请!”
苟哥心中吐槽:泥奏凯!老子不想再见到你!你可知道,你已经坏了老子大事!惟有汝南袁氏灭族,老子才最能安心!
颜良向赵旻这个现主公深施一礼后,便翻身上马、护送昔日主公的遗体再次上路。
苟哥默默目送这宛若长龙一般的大队伍离去,心中虽极苦涩,却万万不能与他人说。
尽管平心而论,苟哥其实对颜良之忠义颇为赞赏。
事已至此,苟哥果断打消了灭汝南袁氏满门的念头,并决定尽力利用汝南袁氏之声望、以笼络天下士人人心。
一身孝的袁熙,在长龙一般的队伍之中,回首望向来路,只见着一身素色蜀锦袍的赵旻仍立于原地目送己方远去,不由轻轻一叹。
其人策马行至自家继母的马车旁,压低声音道:“大人,卫将军似乎并无大人所言之不堪。”
袁熙这话很有问题。
若非颜良相送,他们此刻应该早已葬身于……大河滚滚波涛之中。
刘氏幽幽一叹。
“阿熙,若非赵旻,三年前袁公又岂会在官渡大败?去岁又焉能在邺城受如此奇耻大辱?哼!若非赵旻,袁公恐已入驻许都、奉天子以令不臣!
阿熙,待你守孝期满,你务必返还幽州积蓄实力,使我汝南袁氏东山再起!”
袁熙心中苦笑不已。
其人心知肚明,或许不出三年,河北便将悉数归心于卫府。
但其人还是恭谨行礼。
“是,大人!”
马车内、刘氏身旁,一张绝美容颜上,一对蛾眉紧紧蹙起,旋即舒展开来,并未为刘氏、袁熙所察觉。
辽东襄平城中、辽东太守衙署之内。
与收复并州之地的诸将行为类似,收复辽东的太史慈、徐晃二人,在成功为朝廷辽东之后,第一件事也是安抚当地士族、豪族。
无论在何时何地,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始终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古往今来、放眼四海,那些能打下天下却坐不稳位子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做好统战工作。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也包括公孙度在内。
公孙家族在辽东郡根基不深,因此公孙度才会为躲避狱卒而亡入邻郡。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又被襄平县令征召为伍长。
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公孙)康为伍长。
摘自《三国志魏书之公孙度传》
伍长是低阶军士,在汉末魏晋应属“士家”,在彼时是社会底层。
可见,即使在公孙度发迹之后,辽东豪族依然对其极端鄙视,乃至故意役使其子,以为折辱。
即所谓“公孙氏素为辽东郡所轻”。
(公孙)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
摘自《三国志魏书之公孙度传》
因此公孙度在发迹之后,便肆其淫威,滥杀郡中大姓,乃至“夷灭百余家”。
至于征召其子为伍长的襄平县令,则被公孙度活活鞭死在
闹市里。
(公孙)度到官,收(公孙)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
摘自《三国志魏书之公孙度传》
公孙家族在辽东以法御下,镇压豪强,威行海外。这无疑与其出身有关。
寒门统治者对法、术有天然的亲近感,公孙氏亦然。
辽东郡的士族、豪族,有多恨公孙家族,便可想而知。
是以,在东莱豪族出身的太史慈、河东豪族出身的徐晃二人同时安抚之下,辽东的士族、豪族们究竟选择谁,还有悬念吗?
更何况,边郡武者出身的马超虽不适合做统战工作,但身为一个武艺高强、身材昂藏、看起来便颇为悍勇的猛将,哪怕小马哥只是站着不说话…
其人也能给辽东士族、豪族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归根结底,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如是般,被公孙度割据十余年之久的辽东郡,正式回归大汉。
而就在太史慈、徐晃二人安抚人心之后,河东人裴潜裴文行,也恰到好处地赶了过来。
徐晃的河东老乡裴潜此来,自然是前来就任辽东太守之职。
裴潜能够将河东裴氏带上一个巅峰,足以证明其人有多了得。
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河东裴氏乃是与琅琊王氏齐名的上三品名门。
后面的东晋裴松之、李唐牛人裴行俭(苏烈爱徒裴守约,百里守约原型人物,其兄裴行俨是裴元庆原型),李唐剑圣裴旻,以及李唐那为数甚多的裴氏宰相,都是裴潜的子孙后代。
但要注意一点:河东裴氏之崛起,始于裴潜;恰如清河崔氏之崛起,始于崔琰一般。
不少魏晋名门,皆崛起于汉末,呵呵,就问你怕不怕!
您问这些门阀有多可怕?
他们垄断了官位,使阶层跃迁难如登天,哪怕某些天才书读得再好,也必须与这些门阀结亲,方有机会出仕。
诸君试想一下:当有人告诉你,哪怕你再努力一亿倍,你这辈子最多也只能做个月薪几十斗的县吏,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你还会奋斗吗?
急性子的杨广为了消耗这些门阀的力量,搭上了大隋的国运;
李世民要比杨广聪明睿智许多,但其人犹然历经其本人、李治、武周三朝,通过远征韩国、推广科举制等手段,方才将门阀压制下去。
以是故,赵旻始终将这些有极大概率转为门阀的士族、豪族,视为大敌!
换言之,赵旻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袁绍、刘备、孙权等地方割据势力,也不是活跃于边郡的诸部杂胡,而是正由士族转变为门阀的世家大族。
而且,随着赵旻一统天下的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同样也正在加速进行。
综上所述,“三学制”必须尽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而这,也是赵旻给河东人裴潜安排的重要使命之一。
惟其如此,赵旻方可打破士族、豪族对知识的垄断,并且提前推行科举制。
只是……
由于裴潜已到位,新的问题又来了。
太史慈等人应先收复辽西,还是应该继续向东北、收复玄菟郡和乐浪郡呢?
对此,裴潜给出的建议,是太史慈等人应该坐船、先沿海路登陆辽东属国。
所谓辽东属国,指的是古代昌黎、后世的辽宁锦州地区。
裴潜为太史慈等人带来的,是赵旻的意思。
锦州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有多重要,赵旻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
辽沈战役中,我军抢占锦州、实现“关门打狗”,是该战役获胜之关键。
同理,太史慈在抢占辽东属国、徐晃抢占榆塞(后世山海关)之后,卫府铁骑便可将盘踞于辽西郡柳城(后世朝阳地区)的乌桓人压制住。
这时,若马超再率骑兵径直攻打柳城的乌桓人,那么,至少辽西郡的乌桓人可一战而定。
太史慈、徐晃、马超三人凝视着幽州刺史部地图良久,然后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某等三人,终究力有未逮也!”
诚然如此,太史慈、徐晃、马超三人征伐广袤无垠的东北,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这时,裴潜微微一笑,向三人作揖道。
“三位将军不必沮丧,而今河北局势已明朗,稍后自有卫府诸猛将前来支援三位将军。”
所以说,赵旻总是感觉人手不足,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不过阉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儿,彼此攻讦,屡见不鲜。
由于阉党的构陷,宋奇家族最终遭到夷灭,曹操也被免官废黜。毫无疑问,此次事件必然带给曹操极大的心理冲击。
从可见记载看,曹操彻底脱离阉党,并激烈地上疏攻讦宦官集团,正是发生在宋奇家族被诛杀以后。
以下通过三件案例,谈一谈宋氏家族与曹操的关系及对曹操的影响。
其一是棒杀蹇硕叔父
蹇硕是汉末权宦,“壮健有武略”,在灵帝末年(188-189)成为西园校尉的首脑。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八校尉皆统于蹇硕。--《山阳公载记》
彼时(188-189)的曹操担任典军校尉,也在西园供职。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魏书武帝纪》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下属的曹操,曾得罪过蹇硕这位上司。从可见记载推测,宋奇家族在其中应当起到了回护作用。
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举孝廉为郎,即宫廷侍卫。出任郎官在两汉时代是勋戚子弟的常见仕途跳板,固无足论。
在简单的历练后,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魏书武帝纪》
在北部尉任上,曹操棒杀了违反“宵禁令”的蹇硕叔父,但他并未遭到蹇硕的报复,而是被授予外任,赴兖州东郡的顿丘县担任县令。
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曹操)即杀之。--《曹瞒传》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魏书武帝纪》
一般的观点,往往认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凭借宦官子弟的身份,在其中起到了沟通协调的作用。但如果注意到宋奇与曹氏的联姻关系,便会发现宋氏家族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93185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93185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