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千般皆如意,万事定称心1…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千般皆如意,万事定称心1…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地摊捡漏大千仿古图 我,祖国人,为所欲为 尘埃之欢 四合院:从杀猪佬开始 琼台月行 赵子龙的奇幻冒险 超级电脑系统 我在奥特世界捡属性 明末:太子十万火枪兵崛起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孙权闻言不置可否,只是示意陈武坐下。 被陈武点到名字的蒋钦、周泰二将也不好再继续安坐,二人同时起身、并向孙权行礼。 蒋钦先开口。 “禀主公,庐江郡之山越人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兼且人多势众,是故某等确不敌也。” 周泰做补充。 “禀主公,某等之部曲共计八千人,而庐江郡山越人无边无际、且颇为悍勇,是以某等确不可力敌也。” 自幼生长于淮泗一带的孙权,当然清楚庐江郡的民风是什么样的。 其地之民,有着躁劲、果决、恶斗、视死如归之遗风。 (庐江郡)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则其旧风也。 摘自李唐魏征《隋书之地理志下》 事已至此,而且,显而易见,陈武、蒋钦、周泰三人所言非虚。 综上所述,孙权将此次庐江郡山越人暴动,定性为诸如“区星之乱”一般的局部叛乱事件。 然后…… 出于自作聪明考虑,孙权犯下了极为严重的错误。 “诸君,庐江郡位于汝南之南、江夏郡之东、九江郡之西、豫章郡(目前属刘备)之北,不与我江东诸郡接壤。 是故,某等暂且容乱民于此作乱,待入冬之后,我等再集结大军讨伐,亦不晚也。” 由此可见,孙权目前所奉行的战略,简直保守到令人发指! 其人非但已放弃攻打江夏郡,而且对庐江郡,其人都有战略放弃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孙权麾下诸将的反应。 已被孙权伤透心的蒋钦,本就不愿再为其人效死力;陈武是不愿自己老家受牵连,周泰则是不愿舍近求远…… 总之,孙权此言一出,三将皆表示赞同。 由此可以预期,至入冬之后,孙权将不可能有任何机会收回庐江郡。 而且…… 届时丹阳郡如何,更难以预判! 庐江暴乱之事议罢,人老成精的程普、韩当、黄盖三老将同时请缨。 “主公,某等愿同赴会稽郡,讨伐山越人!” 这仨老头儿心如明镜。 庐江郡、丹阳郡,如今水太深,吴郡又是孙权所钟爱之一众小将的禁脔,所以…… 会稽郡先到先得! 前文已说明,所谓“讨伐山越人”,实际上就是拉壮丁、补充兵员及屯田之农户。 所以,征讨“山越人”,不但要先到先得,而且要捡软柿子捏。 如此一来,会稽郡便是最优选择。 一是扬州六郡之中,会稽郡面积最大,二是会稽郡诸多县域皆未开化。 会稽郡即后世浙中、南部,以及福建全境区域。 因汉末海岸线更靠近内陆,而西湖此时尚为潟湖,因此可耕种的农田面积,远比后世要少许多。 当然了,按照正常人的想法,会稽郡若具备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条件,那么应该发动百姓发展农业、实现自给自足; 若会稽郡农业发展前景有限,那么便应扩大县域范围,将百姓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值内,以期百姓至少可以吃饱穿暖。 但是…… 在这些天杀的江东人们看来,该郡乃是天然的讨伐山越人之地。 因为百姓贫穷、且居住分散,所以便于他们拉壮丁。 如此畸形之孙吴,就不应该出现! 极善于玩弄权谋诈术的孙权, 对三老的要求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其人趁机卖了三老一个人情。 “三位将军劳苦功高,乃我江东之元老。我本有意令陈子烈、周幼平讨伐会稽郡,既然三位将军老当益壮,便有劳三位将军也!” 程普、韩当、黄盖三老,当即对孙权感恩戴德。 在历史上,江东孙氏之所以能扎根立足、并统治江东长达八十余年,靠的并非武德充沛,而是孙权这手权谋诈术。 是以,孙吴的战略目标虽然极尽保守,却犹能长期偏安一隅。 然而…… 当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摘自《伏尔泰语录》 孙权起身向江东三老还礼之后,便请三老坐下。 其人抚须看向在座之众臣,心中颇为志得意满。 对内,在相继颁布“授兵制”、“奉邑制”及“复客制”这套组合拳之后,孙权对江东的控制力,已然超过了其亡兄孙策。 对外,孙权目前秉承扶持“淮泗集团”,打压“江东集团”原则,同时孙权又与“江东集团”下一代的顾雍、陆逊、朱然等人维持良好私交。 这便使孙权,初步实现了淮泗、江东各家族以孙家为中心,共谋江东发展的局面。 这便是孙吴立国之基础。 也正因此,历史上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实际上已具备了自立为王的全部条件。 但孙权足够隐忍,所以在三国君主之中,其人最晚称王称帝。 陈寿称其人“有勾践之英奇”,此评价可谓恰到好处。 但在这个时空,呵呵,孙十万恐怕没有称王称帝的机会了。 因为苟哥岂会允许? 孙权在抚须得意一番后,继续对一众臣属道。 “诸君,而今已近八月,秋收已毕。某等当趁此时,一方面加速攻伐山越人,一方面继续与卫府交好,借徐州之中渎水、兖州之兖水广运货物至荥阳。 如此双管齐下、暗中积蓄实力,则我等收复江夏郡便不远矣!江夏郡既得,南郡岂非唾手可得焉?” 可怜孙权先后与诸葛瑾、鲁肃、周瑜失去缘分,以至于其人麾下,如今连一个大战略家都欠奉。 在历史上,好歹还有鲁肃、周瑜对孙权的战略进行纠偏,二人先后死后,脱离束缚的孙权方才出昏招、夺荆州、杀关羽。 以至于季汉、江东连年征战,徒使孝子丕渔翁得利,平稳、从容完成皇权过渡,完美摆脱其人初登皇位便遭季汉、江东两大强敌围杀之困局。 由此可见,孙权的战略眼光委实令人捉急。 此刻也是同理。 刘备在与孙权结盟之后,为避免自己被孙权当枪使,在诸葛亮建议之下,果断率领主力南征交趾日南郡。 孙权既知此事,犹不知反省,仍在妄想夺回江夏郡、进而图谋荆州。 且不说此事胜算几何,仅说一点,便足以使孙权万劫不复: 江夏郡如今由朝廷统治,诸葛瑾、文聘又是天子亲自任命之荆州牧、江夏太守,身为吴侯之孙权,要以何名义攻伐,目前归属于大汉天子的荆州江夏郡? 如今已非诸侯混战、皇权不振时之大汉! 是以,孙权此言一出,顾雍、陆逊二人的战略能力虽远不及周瑜、鲁肃,却也同样对此忍无可忍。 “主公!万万不可!庐江郡曾为故吴侯讨 伐之地,某等收复其地尚可谓出师有名,然则…… 江夏郡、乃至于荆州而今皆为汉土,兼且荆州并无动乱,某等万不可无故伐之!若如此,某等何异于乱臣贼子乎?” 孙权有些不悦。 “江夏郡无动乱亦无妨,我遣心腹暗中煽动其生乱、再出兵定之即可!” 陆逊叹了口气。 “主公应知,卫府而今已初定河北,兼且卫府本已对江东虎视眈眈,只是碍于故吴侯之情面,暂不可出兵耳! 既如此,主公又何必行如此不明智之事,以落卫府之口实?” 孙权闻言,紧紧蹙起眉头。 陆逊乘胜追击。 “主公,愚以为,某等确应暗中积蓄力量、以应对卫府将来之攻势。 此外,某等亦应交好于刘玄德,关、张二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如若卫府骤然来攻,凭此二将之力,加之江东诸虎将之助,未尝不可与卫府一战!”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刘备在中平末年(187-189)重返洛阳时,除了走曹操的门路,还可能走了邹靖的门路。 当然,由于线索有限,对此仅作推测。 前文已述,中平元年(184)在公孙瓒的引荐下,刘备曾经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虽然刘备并未因此得到升迁,但无疑得到了与邹靖交往的机会。 在中平二年(185)陶谦、公孙瓒被征调西线,跟随车骑将军张温镇压羌乱时,邹靖已经转任北军中候,还给汉帝上表,发表关于平叛的战略意见。 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北军中侯邹靖上言。--《后汉书应奉传》 “北军中候”属东汉禁军系统,监管五校尉营,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营。 可以看出,此时(185)的邹靖,已经离开幽州,回到洛阳。 在中平末年(187-189)刘备弃官亡命,重返洛阳时,邹靖已经卸任,继任的北军中候,是孔融与刘表。 孔融出任北军中候的时间极短,仅有三日,随即出镇青州北海。 辟(孔融)司空掾,拜中军候(按《续汉书》为北军中候)。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董)卓乃讽三府同举(孔)融为北海相。--《后汉书孔融传》 孔融治北海八年,被袁谭击破于建安元年(196),可以推算出,他出镇北海,就在中平六年(189)。 (孔)融在(北海)郡八年,仅以身免。--张璠《汉纪》 换言之,孔融担任北军中候,也在同年(189)。 此时刘备已经与曹操从沛国返回洛阳,正准备随毌丘毅赴丹阳募兵。因此,刘备很可能凭借邹靖的关系,与孔融有往来。 毕竟邹靖也曾担任过北军中候,有可能充当刘备的引荐人。 至于刘表,在同年(189)也曾出任过北军中候,应是孔融的继任。刘备或许通过“汉廷宗室”的身份与邹靖的引荐,试图结交。 (刘表)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魏书刘表传》 不过刘表宗室名流,号称八顾;刘备不过是个破落闲散,而且还属于污点干部(怒鞭督邮)。恐怕即使二人见过面,当时也不会有太多往来。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95196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95196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