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方初安定,乘船海上行5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鬼灭之刃:此间魔女 某天邪恶女巫闯进我的人生 遮天之另类成道 魔法美少女之枪手 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职的日子 我走在长生路上 驱魔龙族之极品鬼王 重生:娇弱继女她不再任人拿捏 皇帝养成计划 重生之贵妇难为
赵大娘却急了。
“张公且慢!”
张裕笑了。
“嫂夫人不必心急,待伏皇后平安渡此劫难、江东相安无事之后,弟必告知嫂夫人,阿旻何时可结良缘!”
说着,张裕看向赵旻,神秘1笑。
赵大娘登时心安。
赵旻也暂时放下心来。
其实生物学与化学类似,都是1种玄之又玄的学问。
所以说,赵旻其实根本不必杞人忧天。
其人只要抱紧张裕这个金手指,那么隐形基因配对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但凡涉及到概率问题,那么便属于玄学的范畴。
正如物理学1句名言:诸事不决,问量子力学。
科学的尽头……便是我华夏玄学。
张裕神秘1笑后,蓦然道:“嫂夫人、贤婿,以老夫推算,今岁腊月,或将又有5星聚之异相现世!只是……
此异相可否现世,当取决于贤婿是否可定江东之乱焉!贤婿请尽力而为!”
赵旻闻言大惊。
“大人,此话当真?今岁将重现5行之5星汇聚?”
赵旻根本不相信此事。
只见张裕摇了摇头。
“贤婿此言差矣,老夫所言,乃紫微垣之5星汇聚也!若当真有此异相,哈哈哈,则大汉必兴!大汉必兴焉!”
言罢,张裕洒然转身而去。
紫微垣即“北极5星”,其星象可视为内建于中国古代全天星官系统的“5星聚”样板。
或者准确来说,其星象乃中国古代全天星官系统,所自带之“5星汇聚”说明书。
华夏古籍《步天歌》对“3垣2十8宿”有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言。
此为历史小说,非玄幻小说。
赵大娘、赵旻来不及细思,忙不迭跟了上去。
送走张裕之后,赵大娘给亲儿子使了个眼色。
其人亲儿子当即会意,辞别老母亲后,便策马赶向宫城。
少顷……
南宫长秋宫内。
赵旻……
并未见到伏寿。
其人只见到了恭候多时的大长秋赵慎。
后者赔着笑脸道:“太子太傅,皇后已携太子、长公主出宫省亲去也。”
赵旻当然不可能问出“你为何不随行”这种蠢话。
其人只觉有些挠头。
“这……阿慎,莫非皇后对旻心怀不满?”
诚然如此。
否则,伏寿为何会不告而别?
赵慎只好继续赔着笑脸。
“这……仆亦不知皇后何意也,皇后今早骤然出宫,但令仆在此恭迎太子太傅。”
赵旻懂了。
自家这大老婆,定然是因对自己不满,所以耍起了小性子。
赵慎不过是遭受池鱼之殃而已。
于是赵旻饱含安慰地、轻轻拍了拍赵慎肩头。
“阿慎,旻使你受此牵连,此旻之过也。稍后旻必为你家中奉上百亩良田。”
赵慎闻言感动至极。
太子太傅好人呐!
其人当即不敢再犹豫,做了个“请”的手势。
“太子太傅,请!你我路上再细谈!”
1路上,深受感动的大长秋…好吧,实际上就是伏寿贴身助理的赵慎,自然对赵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皇后因怀身孕之故,食不知味、睡不安寝,而陛下又与西域诸国使臣所献之美人夜夜笙歌,对皇后不闻不问……”
1言及此,赵慎这个聪明人便果断转移话题。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皇后于宫中居住,有诸多不便。深宫人烟稀少,皇后又喜热闹……”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皇后怀龙胎后行走不便,仆等力气不足,服侍皇后时曾多次惹得皇后不快,唉!此皆仆等之过焉!”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
简而言之,这1路上基本都是赵慎在说,而赵旻在听。
但最终,赵旻还是听懂了:
伏寿的意思是,她少人关心少人疼……
赵旻心中又好气又心疼。
其人长叹1声。
“阿慎,有劳君为我遮掩12。”
赵慎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大喜。
“太子太傅果然极重情意!”
伏寿猝不及防,向爱郎赵旻撒了如此大1个娇,赵旻这个宠妻狂魔还能如何做?
可劲儿宠呗!
于是乎,赵旻在赶到伏完的大将军府后……如今伏完已是大汉大将军……
先是拜见岳父岳母,旋即便小心翼翼地服侍起……即将到预产期的大老婆伏寿。
赵旻这1服侍,便是大半个月。
在此期间,赵旻先请张仲景至大将军府,亲自为伏寿开方调理、并教大将军府仆婢(实际上是赵旻)学习产前调理的推拿按摩手法、以及食疗饮食。
然后,赵旻亲自接管了伏寿的产前调理全部工作。
每日清晨、午后、傍晚时分,赵旻都会为伏寿按摩双臂、双腿,只为了防止其人再次浮肿。
睡前,赵旻还亲自为伏寿进行药浴足疗、并提供陪睡服务。
当然了……是陪伏寿睡着,再施展身法悄悄溜回赵府、轮流侍奉自己的妻妾。
天可怜见,赵旻这段日子为了避人耳目,可谓吃尽苦头。
其人辰时出门,都是混在伏完大将军府的仆婢队5中,再鬼鬼祟祟混进大将军府。
但话说回来,赵旻如此做的好处,同样显而易见。
伏寿虽仍因挺着个大肚子而行动不便,而且孕期烦躁之困扰并未解决,但其人心情却明显开朗了许多。
此外,伏寿的饮食、睡眠不规律等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加之食疗效果,伏寿气血越来越好,身体自然也随之而变得更加健康。
最为关键的是,因爱郎侍奉得颇为到位、甚至可用有求必应来形容,是以,伏寿虽在孕期,每天却像1个小公主1般幸福。
1想到爱郎家中虽有两名孕妇、外加1个仍处于恢复期的产妇,爱郎却犹然独宠自己1人,伏寿1颗芳心,成就感顿时爆棚。
由是故,伏寿的心结,终于被赵旻解开了。
而就在赵旻伺候临产大老婆之时……
太史慈率1众远征辽东的猛将,也赶回了许都。
赵旻抽空接见了已有近半年未见的诸位爱将,并且终于见到了自己心心念的鲜牵招及田豫2人。
这2人在历史上,均为曹魏3祖,也就是曹操、曹丕、曹叡祖孙3代所厌恶,因此,这2人均被放逐至边郡险地,或应对鲜卑、乌桓人,或应对匈奴人。
总而言之,鲜于昆仲还好,但牵招、田豫2人因受挚友刘备牵连,在曹魏非但备受猜忌,且时常居于险地。
陈寿实在看不过眼,便在赞语中如是记载。
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
摘自《3国志魏书之卷2十6》
相比较而言,同传的满宠、郭淮功劳并未比牵招、田豫高多少,却位高而权重。
万幸的是,这不是原本的历史,而且,鲜于昆仲、牵招及田豫4人的命运,已经发生改变。
赵旻在卫府,当众嘉奖这4人,以及太史慈、徐晃、马超、夏侯兄弟之后……
赵旻封太史慈等卫府之臣有爵者爵加1等,无爵者赐关内侯,再另外赐白璧两双、足金百斤。
鲜于昆仲虽然留在了乐浪郡,但赵旻仍然当着卫府臣属之面,便单独赐幽州4人关内侯之爵位,以及幽州4郡太守之职。
留在辽东的鲜于昆仲,鲜于辅任玄菟太守,鲜于银任乐浪太守。
此外,冀州安平国牵招任渔阳太守,渔阳郡田豫则任上谷郡太守,右北平郡则由其人推举之广阳郡蓟城人徐邈担任。
简言之,这时空中的牵招、田豫2人在半年之内,便已升到了他们2人历史上,在曹魏奋斗数十年方才达到之职位。
这1日,伏寿正半躺于爱郎赵旻亲手制作的躺椅上,被爱郎喂食时……
小腹骤然疼痛不已。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魏延之死,盖出于群臣构陷,前文论述甚明;但“夷3族”的下场,却离不开刘禅的授意。
遂夷(魏)延3族。--《蜀书魏延传》
理由显而易见。杨仪等人虽然可以擅杀魏延,却没有能力清洗魏延的家属。按汉魏制度,大将出征,家属1概留在都城为质,魏、蜀、吴均如是。因此“夷3族”的命令,1定是刘禅下达的。
魏制,凡遣将帅,皆留其家以为质任。--胡3省《资治通鉴注》
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搜神记》
(黄权)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刘备)收(黄)权妻子。--《蜀书黄权传》
魏延既然已经伏诛,其家属的处理方式,便关乎该事件的政治定性。换言之,刘禅夷灭魏延家族,必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严格意义上看,刘禅是在“不得已”的背景下,做出夷灭魏延家族的决定。
这与刘禅的处境有关。
刘禅继位之初(223),年仅十7,无力驾驭朝局;因此由诸葛亮代为摄政。
建兴2年(即刘禅继位第2年),丞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于坐上与书曰:“……朝廷(指刘禅)今年始十8,天姿仁敏,爱德下士。”--《蜀书杜微传》
其实以两汉3国时代而论,十7、8岁的青年完全可以亲政,孙策、孙权都是在这个年龄发迹的。
不过考虑到“益州疲弊”的特殊环境,“虚君实相”的政治架构,对刘禅也有好处。
然而由于战乱频繁,诸葛亮始终未能归政。这就导致直至刘禅2十8岁,仍未能亲政。
彼时的朝中大权,尽归于丞相幕府。《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1体”即在隐喻此事。
诸葛亮死后(234),相府长史蒋琬可以理所当然地出任大将军、益州牧,录尚书事,继承武侯的政治遗产,亦为明证。
(诸葛)亮卒,(刘禅)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蜀书蒋琬传》
谁说刘禅是个傻子?
事实上,诸葛亮在世时,对蜀汉朝政的干预可谓无孔不入。其心腹董允甚至连“皇帝纳妾”这种事情都要插手,导致刘禅“严惮之”。
献纳之任,(董)允皆专之矣……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2,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蜀书董允传》
从陈祗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到刘禅“追怨董允日深”,但他“怨之”却不敢发作,其原因无外乎彼时的董允有诸葛亮撑腰。
自(陈)祗之有宠,后主追怨(董)允日深,谓为自轻。--《蜀书董允传-附传》
当然,诸葛亮如此行事,全出于满腔忠心,绝无恶意。不过这也侧面造成君权不振。
魏延与杨仪争权,恰在诸葛亮新丧之时(234),彼时的刘禅其实仍处在“傀儡皇帝”的位置上,因此不得不反复权衡,使朝中的各方势力满意。
既然蒋琬、董允、费祎、杨仪、姜维等人都认为魏延该死,那无论魏延是不是该死,他都不得不死。
杨仪在前线杀了魏延父子,已是既成事实,那刘禅能做的便只有夷灭魏延3族,安抚众人情绪。
如果注意到魏延之死的具体细节,便可以发现,众将杀害魏延,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刘禅的同意。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95977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95977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