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三十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4

第三十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4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官路亨通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 永恒圣皇 盖世龙少 黑欲狂徒 艳妾 长城守望:我携武庙镇守龙夏 诡异降临:开局拥有万亿冥币陈木女诡 真千金重生后,有亿点本事怎么了 我在贵族学院当炮灰

董昭蹙眉看向乖巧懂事、倾国倾城的甄宓,若有所思。 这时…… 赵大娘笑道。 “公仁阿弟此来何事?” 董昭呵呵1笑,向赵大娘拱了拱手。 “嫂夫人有所不知,而今阿备遣其人之心腹,特来拜见嫂夫人,不知嫂夫人何时方便?” 从2人称呼可知,对赵家人来说,董昭还真不是外人。 赵大娘笑得甚为慈祥……尽管这不太适用于,1个驻颜有术的老太太。 “阿备有心也,既如此,阿弟以为,巳时正(早9点)如何?” 董昭笑着颔首。 “甚善!既如此,嫂夫人,稍后弟便略做安排如何?” 赵大娘颔首后笑道。 “阿弟,此事不急,先用饭!” 董昭却不急于用饭。 其人看着甄宓,对赵大娘道。 “嫂夫人,阿宓尚未用饭,弟以为,阿宓不必陪弟这等老丈(董昭已近5旬,在汉末确实算半老头儿)用饭,不如阿宓去陪阿旻用饭如何?” 董昭之言甚合赵大娘心意。 实际上,若非赵大娘担心影响亲儿子1统天下之事业,其人早已安排妥当赵旻、甄宓2人的婚事。 于是赵大娘起身执起甄宓的柔荑、并轻轻拍了拍。 “阿宓,你不用再陪老身用饭,且去与阿旻1同用饭。” 甄宓俏脸微微1红。 “姨母大人,这……这似乎不合礼法也。” 赵大娘将脸1板。 “在赵家,老身所说之话便是礼法!速去!” 甄宓登时连大气都不敢喘,向赵大娘盈盈1礼后,便匆匆而去。 董昭则在心中偷笑不已。 赵家有如此人物坐镇,嘿嘿嘿,主公有福矣! 赵大娘坐定之后,向董昭淡淡1笑。 “小儿女不懂事,教阿弟看笑话,阿弟莫怪。” 董昭连称不敢,然后叹道:“嫂夫人,家事难判也。弟家中尚有1子,单名胄字,而今已束发,犬子性格高傲、难以管教,使弟甚感头痛! 而反观阿彰、阿植、阿绍3子,皆孝顺懂事、勤于学问,唉!阿旻教子有方,弟自愧不如也。嫂夫人有如此贤孙,可喜可贺!” 董昭这突如其来的马屁,拍得赵大娘颇感受用。 “阿弟谬赞也!此非阿旻之功,实乃老身诸新妇之功也。阿弟,用饭!” 如是般,董昭1边陪着赵大娘闲话家常,1边用饭。 直至辰时4刻(早8点),其人方才向心情甚佳的赵大娘告辞离去。 另1边的赵旻,则是在甄宓脉脉含情的眼神中…… 淡定从容地用罢早饭。 以苟哥之臭不要脸,这么点儿事儿,对其人丝毫影响不得。 反倒是坐于赵旻上首用饭的赵云、蔡琰夫妇,因对自家大侄子、外甥女这2人的感情8卦颇感好奇,这顿早饭吃得有些“食不知味”。 于是乎,当赵旻用罢早饭、匆匆离去之后,蔡琰便迫不及待地唤上甄宓,跑回后宅去说闺中密语。 赵云虽对自家大侄儿故意……拖延与甄宓婚期之事颇感好奇,但其人身为大汉中军1把手:中领军,军务极其繁忙,是以无暇过问其中详情。 岁除将至,因4方暂无战事、而且今岁兵卒们军饷颇丰厚,是以中军之中,轮休返乡探亲之将士众多。 赵云必须安排妥当兵卒轮休诸事,以保证卫戍许都、宫城之兵卒数量充足。 卫府的兵制虽是中军制,但其采用的是在东汉募兵制基础之上,进行了1定改革的募兵制。 简言之,兵卒等于是在给卫府打工挣工资。 只是相比东汉前中期、其他诸侯,卫府给兵卒开出的军饷、以及其他政策皆优厚许多而已。 而且,不同于闲时几乎无事可做的其他诸侯兵卒,卫府中军在无战状态时,除要进行屯田之外,1旬还要两练,抽空还必须参与基建。 当然了,如此1来,兵卒们军饷非但不扣,还有高出军饷收入的屯田、上工等其他收入。 总体而言,在卫府做中军,收入水平或许…… 不低于比两千石的1郡都尉。 而且,在卫府当兵,地位远非普通士家(低阶军官及兵卒)可比…… 最起码不用为娶不到媳妇而发愁,上级军官更不可能欺压兵卒(这在魏晋是常态)。 在卫府当兵,唯1的缺点就是太累,但架不住赵旻肯加钱啊! 以是故,尽管给卫府当兵工作强度极高,尽管卫府挑选兵源条件严格到苛刻,尽管在卫府还需要不停学习各种知识、技能…… 但还是有许多年轻人,就算是挤破头,也要想方设法给卫府当兵。 综上所述,因卫府这1年多以来,招募的都是出身于颖川、陈留、南阳等许都周边郡县的兵卒,而且兵卒们工作强度极高,所以,当赵旻允许兵卒轮休探亲的政策1出…… 赵云便头疼不已了。 云哥揉了揉太阳穴,1边思索着自己该如何审批兵卒轮休表,1边匆匆走出府门。 不久后…… 云哥便在自己设于北军军营的中军帐内,看到了正埋头审批轮休申请表的大侄儿。 云哥正疑惑时,便见自己大侄儿头也不抬道。 “右将军请安坐,旻先安排妥当值守之中军,再与右将军商谈其余公事。” 赵云见自家大侄儿为自己分担了这1繁重工作,心中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卫将军且忙,某先去寻中护军(张辽)、骁骑将军(乐进),1同安排今日南、北2军训练之条目。” 云哥大侄儿、某苟哥依然头也不抬、伏案批阅不停。 “右将军请便。” 过不多时,云哥安排妥当1切之后,去而复返。其人只见…… 自家大侄儿正端坐于几前,优哉游哉地品着“吴侯香”(即后世祁门红茶)。 这次,苟哥不好再端着架子。其人放下茶盏,起身向自家老叔行礼。 “旻见过右将军。” 云哥微微躬身还礼。 “卫将军不必多礼。” 然后…… 云哥觉得,如此与大侄儿交谈,委实有些费劲。 于是其人唤来从大侄儿那儿强征来的赵虎。 “阿虎,守好中军帐!” 待赵虎守好营帐,方才1直端着的云哥、苟哥叔侄2人,方才恢复正常。 赵旻开门见山。 “叔父大人可愿随孩儿出征西域,讨伐康居、大夏、大月氏3国?” 赵云瞳孔遽然1缩。 “阿旻,此话当真?” 天可怜见,自从云哥远征南匈奴右部以来,出征次数便屈指可数。 赵旻与刘备1样,都把云哥当做是卫戍京城的总司令、兼警卫司令。 是以,身为不逊于关、张2将的猛将云哥,此刻心情之激动,便可想而知。 赵旻颔首后,肃然道。 “叔父大人,因前两年天下未定、天子又始终对孩儿怀有敌意,是以孩儿只好委屈叔父大人坐镇许都。 而今4方暂无战事,而天子又对孩儿敌意全消,叔父大人为大汉开疆拓土,此正当其时也。” 赵云此刻的心情,犹如后世中了千万大奖的彩民朋友。 1贯沉稳冷静的云哥,此刻哈哈1笑,用力扶住自家大侄儿肩膀。 “阿旻!你可知多少日日夜夜,某皆盼为大汉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哈哈!某即将得偿所愿也!” 苟哥心中有些愧疚,但其人对此也无可奈何。 前两年袁绍尚在,其人之影响力,区区1个“强”字都不足以形容; 而刘协又始终不甘心做傀儡,云哥若不在许都坐镇,苟哥确实放不下心。 如今袁绍既病故,汝南袁氏又被牢牢摁住,苟哥终于再无顾忌。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备授左将军,即8重号之1;关张则授中郎将。此3者皆人杰,不可使居外任,曹操便将3人软禁在许。 糜氏兄弟,则被外放。兄竺为嬴郡太守;弟芳为彭城国相。 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蜀书8糜竺传》 嬴郡实际并不存在,是从兖州泰山郡、新划拨出5县组成。 泰山郡界广远,旧多轻悍,权时之宜,可分5县为嬴郡,拣选清廉以为守将。--《曹公集》 这与安置臧霸为代表的“青徐豪杰集团”手段相似,均是对“旧的行政区域”进行“新的划分”。 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青、徐2州附於海以委焉,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魏书1武帝纪》 彭城国是徐州6郡之1,“国”与“郡”级别相同。 为诸侯王食邑时称国,反之称郡。郡守位同国相。 可见曹操对“饶于金财”的2糜,颇为拉拢,1出手就是2千石的高官,甚至为安置糜竺而设立新郡(即嬴郡)。 且糜竺军职,亦高于关张。即《曹公集》记载的“偏将军”。 偏将军麋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请以竺领嬴郡太守。--《曹公集》 当然,曹操此举,是在试图分化刘备集团,通过地理阻隔,对客将势力逐步蚕食,为己所用。 这与周瑜“娱其耳目,各置1方”的毒计相似。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2人,各置1方。--《吴书9周瑜传》 刘备在许县韬晦,对曹操的目的心知肚明。 同年(199)即以“征袁术”为借口,东奔徐州,发动武装割据;避免了势力被肢解的厄运。 糜氏兄弟在郡守任上干了不久,便“离职追随先主”。 考虑到本传记载为“去官”,可知实际已经赴任。 若未实任职,会称为“不之官”或“不就”。 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蜀书8糜竺传》 由此也能解释,为什么建安4年(199)年底,刘备在下邳叛乱,“举州皆应”,乃至“东南多变”。 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王沈《魏书》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29833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298334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