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零八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8

第一百零八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8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 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 前上司偷窥我的孕检单,跪求复合 阴仙 有个想当歌星的青梅怎么办? 超烦!我被亿万首富威逼领证结婚 天地任我行之三:我修鬼仙 玄幻:表白失败就变强 猛龙下山

凉州刺史部境内,绿矾(硫酸亚铁的水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其状态较为稳定)众多。 甚至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煅烧绿矾、冷却蒸汽,便可得到硫酸。 大建造师赵旻,当然有检师证,对各种分析、检测需要做的检测实验,其人门儿清。 所以,对诸如基础锻造、简单合成、湿法冶金等等并不算太复杂的工艺,赵旻谙熟于心。 湿法冶铜的优势,是效率更快、更加环保,而且对原料的利用率极高。 所以,湿法冶铜工艺的成本…… 在汉末这个基础科技几乎为0、甚至事事还要依赖玄学的迷信时代,比火法炼铜要低得多。 因为前汉便已经有了类似工艺…… 赵旻颇为佩服,这位在两千多年前,便能发明湿法冶铜的伟大化学家。 所以,赵旻在为董昭解释此工艺之时,便颇为通俗易懂。 汉末,当然不可能有大明的那1群“朱”…… 老朱分封子孙本是出于好心,但老朱做梦都没想到: 其人苟了大半辈子、先后平灭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大敌,方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最后竟然会亡于自己子孙后代这1群猪的手中。 这群猪做的最大贡献,恐怕也仅有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提前命名这1项。 没错。 元素周期表中,诸如氢族元素的锂、铷、铯、钫等等,6大碱土元素,以及各种怪异生僻的元素名字等等…… 这些字,都是那群猪造出来的。 综上所述,汉末当然不可能有这些字。 但这并不妨碍,赵旻为董昭讲解,以铁换铜、再煅烧绿矾,得到铁矿石(氧化铁,注意,不是氧化亚铁)及绿矾油(实际就是油状浓硫酸)的基本原理。 赵旻赵老师的课,1向都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有趣。 所以,董昭、荀攸、卞夫人及步骘4人,听得津津有味。 就连不知何时已然走到门外的伏寿、刘嗣母子2人…… 都因为听得入神,而暂时忘记,他们此来的目的,实际是来找赵旻兴师问罪。 赵旻本来只请了1个半月的假,却出门在外、浪里个浪长达3个月; 而且,这厮1进城就来了卫府,而不是先去宫城找伏寿销假、并请罪…… 这在伏寿看来,是典型的“大不敬”之罪。 这还了得? 长此以往,伏寿之家威焉存? 于是乎,本着“3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原则,伏寿带上好大儿刘嗣,气冲冲地赶来卫府,找赵旻这个负心郎兴师问罪…… 结果,伏寿、刘嗣母子,刚好听到赵老师这1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 天可怜见,赵老师刚刚讲完课,正欲得意洋洋地令步骘,落地执行铸币之事,结果…… 其人1转头,便与欲重振家中权威、目光饱含杀气的大老婆视线相接…… 赵老师险些吓尿。 这时,堂内众人方才看到皇后、太子驾到。 赵贲当然不在,他怕被自家族父兼少君惦记上。 赵贲聪明得很。 主母固然不能惹,然而…… 皮厚腹黑、心狠手辣的族父难道就好惹吗? 赵贲宁可去惹祖父赵震,也不敢惹赵旻发怒。 所以,赵贲早已有多远躲多远了。 卫府正堂内,众人忙不迭向大汉皇后、皇太子行礼请罪。 极其有原则的伏寿,当然不会为难无辜之人,所以…… 其人神色不善地看向人群中的某个苟哥。 这个苟哥,头皮发麻地向自己最怕的大老婆顿首行礼。 “启禀皇后,臣急欲得知安西都护府设立之事、天下诸州治水之事,以及急欲解决5铢钱之问题。 是以,臣进城后便先至卫府,而未能先进宫觐见天子、皇后及太子,乞请皇后及太子,恕臣大不敬之罪。” 太子刘嗣,当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实际上,刘嗣至此的作用,只是做为其人老娘的1个工具人…… 其老娘向其老爹示威的工具人。 伏寿的意思,不言而喻: 赵旻!你亲生儿子在老娘手上!就问你听不听老娘的话! 刚刚听罢赵旻的课,此番又听到其人如此解释,伏寿的神色,瞬间缓和不少。 “太子太傅、董太常(董昭仍为9卿之首的太常)、荀光禄(荀攸已是光禄勋)、步鸿胪(大鸿胪步骘),今后卫府议事,当至承光殿方是! 太子太傅切记,你之主责为辅导太子!” 赵旻及董昭等被点到名之人,同时顿首称是。 当着外人的面儿,伏寿不好过于压迫自己老公。 于是乎,示威之后,其人便1屁股坐到了主座……也就是其老公赵旻的席位上。 东汉当然尚未普及胡床(带靠背的马扎子),但卫府正堂是有坐榻的……尽管仍是在上面跪坐。 伏寿坐定之后,这才挥了挥袍袖。 “诸卿免礼,且安坐!” 看伏寿这个架势,赵旻立即秒懂: 唉!看来,老子得尽快结束议事,然后乖乖跟着大老婆回宫了。 赵旻认命了。 其人每次出差回来,都不可能先回家。 哀叹之余,赵旻又暗自庆幸起来。 万幸香妹子直接回家了,否则伏寿此刻不开无双才怪。 卫府众人纷纷落座,赵旻的席位被大老婆占了,其人只好乖乖坐在伏寿下首、自己臣属上首。 小刘嗣则坐到自己母亲旁边、稍微靠后1些的坐榻上。 这个席位,是卫府留给来访之贵客的。 马腾、张鲁、刘瑁、刘备、孙权……等等诸侯,太傅、3公等重臣,以及关羽、张飞、吕范等等诸侯之重臣,皆曾在此席位上坐过。 只是…… 早已启智的小刘嗣,此刻不禁有些疑惑: 为何先生如此惧怕母亲大人? 抛开伏寿的威压、刘嗣的疑惑不提,此刻赵旻心中摒除杂念,对与陈矫互换官职的步骘道。 “子山,此番尚需你辛苦1趟,你须亲至益州成都城,督造1千万5铢钱,并亲自运回许都。” 堂内之人,包括太子刘嗣在内,闻言皆大惊失色。 伏寿紧紧蹙起眉头。 “太子太傅当真欲恢复5铢钱?” 赵旻站起身,向大汉皇后深施1礼。 “回皇后,臣确有此意。然则,谷帛仍可为市。臣以为,天下既已由大乱转为大治,则帛、钱同用并无不妥,兼且更为便利。不知皇后以为如何?” 做为董卓乱政的见证人之1,伏寿当然清楚,5铢钱是如何被董卓玩坏的。 所以,伏寿断然道。 “太子太傅当知,5铢钱因何而废止!” 赵旻已经变得从容不迫。 “回皇后,董卓老贼所铸之币,币小且轻,无文章,肉好无轮廓,不磨鑢,其质粗劣不堪。 由是故,货轻物贵、钱货不行。关中1斛粮食,乃至于数十万钱。 请皇后尽管放心。臣既已知此前车之鉴,又岂会重蹈覆辙?” 赵旻对恢复5铢钱之事,颇有信心。 因为,在历史上,齐王曹芳朝的正始年间(西历240年至249年4月),经过数次改良后的5铢钱,便已逐渐恢复使用。 蒋济这个老糊涂,在与司马懿这个老贼,堂而皇之谈到索贿之事时,2人“相对欢笑”,便曾提及这1点。 宣王(司马懿)与(蒋)济善,间以问济,济无以解之,因戏曰:“洛中市买,1钱不足则不行。”遂相对欢笑。 摘自鱼豢《魏略》 伏寿仍然对此忧心忡忡。 “太子太傅可暂且试行,如不可为,还请太子太傅及早撤回5铢钱。”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对于“关羽败死”而“刘备不救”的诡异之处,历来史家颇有留意。 典型者如章太炎,断言:关羽有“不赏之功”,故刘备不惜弃荆州之土,假孙权之手而杀之。 如羽,世之虎臣,又非(刘)封等伦也。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压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章太炎《正葛》 注:章氏认为关羽之死,诸葛亮是幕后主使。 近代文学影视作品对此观点亦多有影射附和。 如电影《关云长》(2011),影片结尾即借曹操之口,明确指出:关羽之死,在于刘备(故意)不救。 章太炎等人的论点,有悖主流。 若如此,不仅关羽形象受辱,甚至连刘备也会变成“反复小人”。 这个观点最难自圆之处,在于刘备为何弃关羽自灭后,又要挥师东征。这岂不是自断臂膀、徒增烦恼? 我既不赞成章太炎所谓“抛弃说”,也并不同意官方主流“忠义说”。 个人倾向:刘备绝无抛弃关羽自灭、假手孙吴除之的卑劣想法; 但刘备与关羽在建安末期,已经出现君臣隔阂,导致备阴御羽。 有道是: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关羽的悲剧下场,在于干犯主君忌讳。羽并非不忠,备也未必不义。览察始末,令人感概。 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关羽的性格特质,除了人所共知的忠、勇,在《3国志》中最常被提及的其实是“骄狂自负”。 关羽的傲慢、源自对自身武勇的自信,也源自其对自己(在刘备阵营)地位的自信。 羽本亡命之徒,其傲慢癖性在青年时代便暴露无遗。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8/315101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8/315101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