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九十八章 三代帝王

第九十八章 三代帝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婚途似锦 被当众悔婚:我第一神医怕过谁 穿越到自己的小说中 生化之末世传说 偶像失格之日,巨星崛起之时 嗟仙 王者战神江南 穿成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七个俊美兽夫 我能具现虚拟世界 世界造梦师

以下算是大纲的一部分,完结前替给大家将剧情梳理完,这算是烂尾,我得承认。 还是用时间线作为框架。 熙宁十二年,完颜部兵出高丽,占据北面的高丽领土。 大宋朝廷出于休养生息的考虑,出面干预,两方交战。 熙宁十三年,熙宁帝暴病而亡,原因不明。 其子元祐帝赵哲即位,由于年纪尚小,摄政大权交由祖母高太皇太后。 同年李易安出世。 完颜部趁着大宋水师回援高丽,袭击龙化州,正式进攻新兴的辽国朝廷。 耶律喜在萧氏后族的裹挟下,强行派出耶律石前往抵御,结果不出意料大败于龙化州。 女真族兵北上,耶律喜问罪耶律石,直至将后者逼反。ap. 耶律石先一步回到临潢府,推翻了耶律喜,屠戮了萧氏后族,拥立先帝耶律基的另一位孙子耶律隆。 耶律石在女真到来前,直接放弃临潢府,带着新帝逃向西面,重建辽国。 为与原先的辽国区分,姑且称之西辽。 元祐元年,苏子瞻由于抨击旧党,受到排挤,再度出任杭州。 李常笑南下琼州,途中正好与返回中原的暮年宋元碰上,后者是郓州人,准备回家给子嗣花钱买官。 他一路向南,最终遇上了柳汲与赵义的船队。 这二人经营了万安多年,身份洗白,成了当地有名的富商,开始在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军兴办学校,一来是推行教化,二来是增长名望。 元祐朝的前七年:新党备受打击,而旧党却风光无限。 苏子瞻被高太后提拔,久在京中,与门下弟子和诸好友往来,其间收过一个书吏,其名高球。 他亲自提一个女娃子启蒙,其名李易安。 元祐八年,高太后离世。 元祐帝重新掌权,大肆罢黜旧党,推翻了一切高太后的布置,致使大宋陷入混乱。 北方的完颜部老首领“完颜里钵”病故,其子完颜旻接任部族首领,趁着大宋混乱之机自立国号,金! 元祐帝当即出兵讨伐,以天波杨府硕果仅存的老将杨广为帅。 由于两派党政,粮草供应不及,前线军心动荡,大宋迎来了开国百年的第一次惨败! 杨广力战身死。 同死的,还有大宋武院的数位将门子弟。 苏子瞻被贬谪到儋州,再次与李常笑相遇。 元祐九年。 在李常笑的牵线搭桥之下,苏子瞻结识了柳汲与赵义,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大力提振琼海之地的科举事业。 他请来众多好友,大有将文坛重心难移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柳汲,赵义同时向苏子瞻展示他们从南洋运回的稀奇物产,并且带着年近六旬的苏子瞻载船巡游。 元祐十一年。 高球因为球技讨好了元祐帝的同胞兄弟,端王赵徽。 黄严停驻闽地,开宗立学,门下有一位朱姓弟子。 元祐十二年。 曾子宣接替相位,彻底驱赶旧党,并且立碑定罪。 程明道含恨而终,理学的传承彻底落到其弟程伊川的手里,昔日嵩阳书院的辉煌景象不再,南方的闽学却因为远离朝堂,日渐兴盛起来。 元祐十三年。 原大定府的宋军不满军饷拖欠,发动叛乱,大宋朝廷出兵及时。 负责平叛的官员乃是蔡元长,他因此战之功得到提拔,出任开封知府。 与此同时,琼海的第一位举人诞生,其名姜佐。 苏子瞻亲自写词赋庆贺,很快就到了来自朝廷的申斥。 元祐十四年。 天子病故,端王即位。 改元宣和。 高球受到提拔,感念当初苏子瞻的恩情,在宣和帝面前多有美言。 于是,在曾子宣,章厚等旧党领袖默许的情况下,苏子瞻离开琼海,再被召回汴梁。 只可惜,这一趟路程并不顺遂。 他于半道病故,其侄子陆符钧以及苏迈众兄弟纷纷赶来。 远在天边的苏子由听闻噩耗,当场昏死过去。 又是十年过去。 宣和十一年。 随着老一辈臣子的凋零,蔡元长作为从熙宁朝活跃至今的老臣,终于摘得相位。 李易安成亲出嫁,在苏门长辈的护持下,与丈夫赵诚离开汴梁,精心收集金石字画。 郓州东溪村的村正晁塔,据说是晁无咎的子侄,因为涉险夺取生辰纲被通缉。 他与诸兄弟上梁山……(后续与水浒有出入,但并不太多,暂且跳过) 宣和十九年,梁山叛军占领大宋北方,一面抗击大宋朝廷,一面还要抵御金国的来袭。 周同于这一年送走最后一位弟子,其名岳鹏举。 到年关时,周同离世。 宣和帝面对日益混乱的景象,下旨意图将西北的种家军调回,却被两位种家首领以不干涉国朝告终。 宣和二十一年。 琼海的第一位进士符阙进京,受到奸臣迫害而死。 柳汲与赵义揭竿而起,从南向北,开始收拢南方的大宋城池。 同年,宣和帝退位,由长子赵钦即位。 改元靖康。 靖康帝罢黜奸臣,同时不断向着南北发出招安的旨意,奈何无人响应。 梁山,大宋,南海。 三大势力横亘在神州大地上,直接将同期的诸多起义碾碎,丝毫不给其生长的土壤。 靖康三年,梁山在金国与宋军的夹击几近灭亡。 赵义则占领临安,开立宋国,与北方的宋国隔江对峙。 居南者,为南宋。 往北者,为北宋。 两宋并立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梁山高手反扑,仅剩的五十余太岁,每一人都是内罡境以上的高手,在一位不明身份之人的配合下,直接闯入北宋宫中。 靖康帝被掠走,而年老的宣和帝惊悸而死。 至此,南宋的声势愈发兴盛。 他们以闽学作为支点,宋帝赵义册封闽学始祖杨山为太师,彻底一改北方学问独大的局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0283/176013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0283/176013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