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人间烟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斗破苍穹之扶弟狂魔 失落的帝符 穿成晴雯后,红楼世界崩塌了 天鹅肉 从蛇开始进化 日常系满级男神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开局系统就要爆炸 人类,别作死了 箱子里的神教信仰侵略掠夺

三亩多的大场,整齐划分了一干多个摊位,五排,每排有将近两百个摊位,此刻来做买卖的摊贩占了两排,也就是出摊的有四百个摊位。 卖什么的都有,笸箩,饺子帘,笤帚,扫帚,板凳,花生,大枣,调料,猪肉,羊肉,糖葫芦,包子,油条,豆腐,豆子……这还只是看到的,远一些的地方还有别的摊。 做买卖的摊贩多,来买东西逛集市的人更多。 有两口子带孩子的,有一大家子一块儿出动的,还有成群结队的小媳妇儿大姑娘们。 这些人看穿衣打扮,不像村里人,应该是镇上或是县城里来的。 她们不止看看,是真买东西啊。 就拿刘英子娘家来说,刘英子爹娘自己用高粱草做的炊帚跟饺子帘,那些人一买就是两个三个,扭头看到刘英子哥嫂那卖的小板凳,问了问价格也顺便带一个。 刘英子爹娘,哥嫂,既高兴又慌张。 她们就是听了刘英子的建议,想着自己做点儿东西,挣点儿零花钱,反正大冬天的待在家里也没事儿可做。 一大家子一天天吃吃喝喝,只出不进,日子过得也不舒坦。 出来做买卖,哪怕挣一分那都是纯挣。 蚊子腿再细那也是肉。 谁成想生意竟然这么好。 那些城里人甚至都不讲价。 他们带来的十来个炊帚跟十个饺子帘,没一会儿功夫就卖光了。 刘英子爹妈老两口他们觉得赶一次集,扣了三毛钱的管理费,挣个五六毛就是好的,他们就知足。 结果到手两块五。 刘英子娘差点儿没哭了,“她爹,咱们相当于一人挣了一块二毛五。” 去镇上打工,一天也就八毛钱。 而且要干一天活儿,且不吃不喝,才能把这八毛钱弄到手。 这就一会儿的功夫,干吃净落全是他们的。 这可比打工强太多了。 有人问,“炊帚还有吗?” 刘英子爹实在,“没有了,卖光了。” 那人顿时有些失望,那高粱苗做的炊帚是真好用,刷锅方便又干净,而且这卖的是真便宜。 这里的炊帚实实在在的,才卖一毛钱一个,还有那饺子帘编的也好,看着就结实耐用,一毛五分一个。 城里那些松松散散的炊帚还得卖三毛钱一个呢,饺子帘一个得五毛钱。 所以,那些人一买就是好几个。 很多人的想法是,东西便宜时就要多买一些,屯在家里慢慢用。 因为以前物资太匮乏,这没有那没有,有钱也买不到。 还是刘英子嫂子反应快,“大娘,你先去别处转转,我们下午还出摊,到时候就有炊帚了。” “那好吧,下午的时候,我再过来。” 说完之后,便去了别处继续逛。 刘英子爹对儿子儿媳妇说道,“那我这就回家去扎炊帚,让你们娘串饺子帘。” 刘英子嫂子说道,“爹,你跟娘在这里看着摊,我们两个回去,把家里的高粱草跟高粱杆拉过来,还有工具,咱们就在这做,边做边卖。” 老两口的要是回去,受累不说,脚步慢也耽误时间,等他们回去做好了再拿过来,得多耽误多少时间。 也耽误挣钱啊。 “行。” 刘英子哥嫂赶紧回家了,几乎是用跑的。 这一幕落到了林知瑜眼里,也被刘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林知瑜这才发现不仅是刘记者来了,还有王镇长以及一些不认识的人,看样子应该都是镇里的领导们,以及领导们簇拥着的齐书记。 林知瑜愣了愣,她记得没告诉信儿啊,怎么连齐书记也来了呢? 齐书记看到林知瑜,走了过来,脸上的表情带着赞赏,“小林同志,你这事儿办的好啊。” 王镇长也在一边跟着附和,“就是,小林同志年轻有为,这一举给周边村的村民们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看样子,今年大伙儿都能过个好年了。 小林同志就是厉害。 这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感谢你,县里也得记着你的功劳。” 林知瑜连连摆手,谦虚道,“两位领导谬赞了,我就是做了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没两位说的那么好。” 齐书记心情很好,“小林同志,你太谦虚了。 还有下次再这样的活动,你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带人来给你撑撑场面。” 这次要不是王镇长给他通气,他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个事儿。 如果早知道的话,他一定会多发动一些能帮忙的部门。 不过,这次回去让他们帮忙倒也不耽误。 林知瑜笑笑,“这不是怕打扰到您吗?我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儿,尽量不去麻烦您。” 齐书记点点头,说实话,易水县不乏有聪慧有出息的人,甚至比林知瑜还要聪慧的他也不是没见过。 但是像林知瑜这种有本事有出息,善良有大义,还有分寸感的人,并不多见。 跟这样的人相处,心情愉悦,都是一种享受。 这也是齐书记看重林知瑜的缘故。 如果换一个商人坐在林知瑜的位子上,知道县里对她重视,怕是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一点。 可林知瑜很少利用这关系。 偶尔用一下,也是为了惩奸除恶。 人家就踏踏实实地做买卖,用自己的人脉跟关系。 林知瑜没请县里帮忙,县里知道了还能不帮着? 那肯定不能够啊。 齐书记待了没多一会儿,就走了,他还急着回去调动人去呢。 从汽车站负责人那里得知,从易水县通往村里的车只派了三辆,那怎么行呢? 得加! 汽车站负责人小心翼翼地问道,“您看增加多少辆合适呢?” “至少再加三辆,不仅要增加车,还要增加班次。” 原本是早上一班次,下午一班次。 现在改成了上午两班次,下午两班次。 齐书记不仅多派了车,也给各部门打电话,让他们多加宣传。 大半年前还冷冷清清的易水村,在这一刻变得热热闹闹,到处都是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宋家人也忙坏了。 小豆包画的画很受小朋友们欢迎,好些个两三岁的小孩儿站在摊位前,一个个小脸上不约而同全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嘴里不断地发出,‘哇"地声音。 小豆包很开心,十分有耐心地给小朋友们介绍着自己的画,“这个是南瓜,这个是西瓜,这个是茄子……” 小豆包没画复杂的画,用油画棒画的速成画。 其特点就是,画出来的水果很真且立体。 一眼看去,好像真实的蔬菜水果摆在了纸上。 而且颜色鲜艳,小朋友们自然喜欢。 他们有些甚至连话都还不会说,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表达。 拉了拉家长的大手,再伸手指指画。 那就是一个意思,买! 有大人好奇地问,“小朋友,一幅画多少钱啊?” 小豆包一点儿也不怵人,大大方方道,“姨,一副画要五毛钱。” 有的人嫌贵,“那种塑料的大张的画也才两毛钱。 而且挂个两三年都不会褪色。 你这个好看是好看,但太贵了。” 小豆包也不生气,好脾气道,“姨,您说的那种塑料画确实好看,颜色鲜艳,挂两年也不会褪色。 我这画两年也不会褪色,而且现在买画我还能送一个裱框,我这挂三年四年还都是这个颜色。 这画跟菜一样,自己家里炒萝下白菜是一个味道,饭馆里炒出来的又是另外一个味道,京市大饭店里炒出来的又不一样。 没有好差之分,全看自己需求跟选择。 喜欢吃什么味道就做相应的选择。 这画也是如此,喜欢塑料画可以给小朋友们买塑料画,喜欢我的画也可以买我的画。 全看小朋友自己喜欢啥,姨,您说是不是?” 那位家长被小豆包奶声奶气,又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了。 “你这小朋友能说会道,嘴还特别甜,我竟然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 好吧,我今天还真的买一副画了。” 那人问了自己家的孩子,最后选了一副南瓜画。 小豆包拿着让宋兴国给装裱起来。 宋兴国铺了一层薄塑料膜,把画放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膜,最后用竹片固定好。 装裱完成之后,看着倒是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0516/165229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0516/165229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