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落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军婚甜如蜜,重生军嫂在八零赚翻了 惊!三胞胎的娘竟还是完璧 重生药王 刚被辞退我就成为龙凤胎奶爸 一个墨莲精的自我修养 和离后嫁给渣王死对头 万人迷小狗创飞虐文 摸鱼王爷被迫营业 我一人,征服全村女鬼 农家福宝四岁半

大汉最后一任绣衣御史, 死了, 死在了当朝丞相,武平侯张昊的手里, 被以一种杀鸡放血的方式给杀死的,所差的,就只是没有在其脖颈下放一个碗来接血了。 孟俞的话,的确让张侯爷有些心动。 绣衣使虽然倒了,但毕竟三百年的底蕴还在,若能得到绣衣使的效忠,对张侯爷来说利大于弊; 不仅如此, 孟俞还能将淳于嘉背后之人给交代出来,这样一来,他张侯爷便能将反对自己的势力连根拔起。 有绣衣使在暗,内卫府在明, 对于张侯爷来说,相当于左手东厂,右手锦衣卫。 从大局上来说,可以缩短平定天下的时间,往小了说,绣衣使对自己的助力一点都不会比内卫府小多少,甚至远高于红袖招。 但话又说回来, 你绣衣使, 不管是受谁的指使, 既然你对我动手了,还是动了杀心。 今儿个,我不杀你, 何以服众。 今儿个,我不杀你, 我心里膈应,不舒服。 你孟俞一死,绣衣使也就没了主心骨,至于剩下的余孽,就交给密侦司去清除好了,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管他天下什么时候平定! 我辛辛苦苦奋斗十年,为的就是今日能够凭自己的喜好去做决定。 你可知道,当年在然水上,老子被那些水鬼刺伤后,有多疼么? 你可知道,当年一战,密侦司有多少好手死在你绣衣使的手中,那可是密侦司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密谍和游枭啊,可都是从太平道徒和黄巾军中选出的最忠义之人,他们从战场上退下来本可以享受太平日子的。 你可知道,刚才在车辇内,听到你孟俞下令要火烧老子的时候老子差点就要吓尿了,老子当时的心里有多委屈,多无助,你知道么? 不管你孟俞,是不是对我有用, 只要你对老子动手了,无论是主谋还是帮凶, 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当年在莱芜城外,袁绍当着老子的面屠了城,斩了管亥, 当时老子身边的兵马带的少,只能在他袁绍面前装孙子; 现在,老子起来了,有那个能力跟天下各路诸侯叫板了,谁不听话,老子就干谁, 这天下,老子占了一半,哪怕对面是曹操、孙坚、刘备还是谁,大可以一起上,把老子惹急了,直接将大汉朝这张桌子都给你丫掀了。 若是荀彧、沮授在这里,必然会劝自己忍一忍,退一步, 抱歉, 老子忍不了,也不想退。 “孟御史啊,你给的诱惑太大了,本侯差点就被你给说动了,但本侯转念一想,绣衣使不是朝廷的绣衣使么,若是跟了本侯算怎么回事儿啊, 到时候那些个言官又该给本侯扣帽子了,本侯虽然不怕被扣帽子,头上的帽子也不少,但绣衣使这顶帽子太脏,本侯不待见,所以,实在是对不住了。” 张侯爷松开手, 孟俞的尸体摔在了地上。 “侯爷,”石白上前跪拜道:“卑职救驾来迟,请侯爷降罪。” 张侯爷瞥了一眼春兰的尸体,淡淡道: “厚葬春兰。” “是。” “此事之主谋务必归案,人逃了,你死,人抓住了,你就能活!” 说完, 张侯爷一甩衣袖,朝赵云等人走去。 石白的确是一个聪明的能人,但他在洛阳待久了,难免会被一些东西给染了心智。 从春兰射出哨箭到姐妹花出现,差不多小半个时辰了,密侦司安排在周围的好手,就是用走的,也应该到了,可为什么没有及时赶到, 石白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心思在里面,张侯爷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对于上位者而言,他不需要知道真相,当直觉告诉他有问题的时候,那多半就有问题。 李卫上前道: “侯爷,卑职已从城外调了五十名黑甲进城补员,一个时辰后就能到侯府待命。” 赵云问道: “侯爷,城防司的兵马已经来了,是否要去知会一声?” “这一地的死尸,血腥气太重了,让城防司的人过来打扫一下吧,明儿一早,商贩还得出来做生意; 咱们先回府,休息一下,明儿一早再进宫, 今晚死了这么多人,也该跟天子提个醒了。” “结束了?” 淳于嘉呆愣在原地,眉头紧蹙。 半个时辰前,有人来禀报说绣衣死士提前动手了, 一开始淳于嘉还有些疑惑,但细细一寻思,也觉得孟俞这事儿办得还是稳妥,倒也合乎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仅仅半个时辰,刺杀就结束了,这就有点让人心慌了。 精心准备的刺杀,短时间内就结束了,不外乎两个结果,要么是孟俞那边得手了,要么就是被武平侯以雷霆之势镇压。 从主观上来说,淳于嘉希望是前者,但从过往经验来分析,理智告诉他,最终的真相极有可能是后者。 一旁的赵谦倒是气定神闲的问道: “你手里不是还有一支禁军么,怎么不用?” 淳于嘉摇头道:“之前已经派人去联系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反馈,恐怕已经……” “既然如此,那咱们还不快走,还在这里杵着干什么。” “老夫可是当朝司徒,他武平侯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此次刺杀的背后主使是老夫!” “你什么时候见过武平侯杀人是凭证据的,再说了,他武平侯杀人只需要一个借口,哪里在乎对方是当朝司徒还是贩夫走卒。” 淳于嘉不由一紧,看向赵谦,问道:“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我在侧门安排了一辆马车,天一亮便可出城。” 宫门处, 淳于嘉火急火燎的上了马车,正要回身去拉赵谦的时候,却发现赵谦并没有要上马车的动作。 赵谦道: “若咱们都走了,谁能在朝堂上替咱们与丞相纠缠,替咱们拖延时间呢; 你先走,待你出城后,我再想办法。” “司徒大人……” “行了,快走吧,再不走,密侦司的人就要来了!” 亦就在这时, 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淳于司空还是留下吧。” 紧接着, 一道身影出现在了两人的视野中, 此人形貌魁梧,身材雄伟,肩扛两把短戟,背上豹皮囊中插着十二把凤翅金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083/143920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083/143920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