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说书先生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说书先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武道运势查看器 我真的是正经道士 全球大武侠 无极道尊 夫人欲情故纵,清冷佛子破戒了! 怎么办!四大校花上门求负责 我的决斗卡组意义不明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被逼和龙傲天共用系统[重生]

自从大妞出身之后,整个国公府里的人,无论是三位夫人,还是府上的下人们,几乎都围着她在转。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立春。 距离过年还有几日,城里的百姓也开始准备年货,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几个月以来, 幽州那边,虽然也有过几次军事冲突,但双方也都很理智,并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正式开战。 无非就是双方的斥候在野外相遇时,厮杀一阵,各有伤亡。 对于张昊这边而言,当然是希望有充足的时间让冀州和青州缓一缓,休养生息,积攒一些粮草。 毕竟现在大军所损耗的粮草,一部分是并州那边提供的,也有太平商号从荆州和益州还有司隶士族手里转运过去的。 不仅如此, 太平商号也从匈奴人手里购得大量牲畜,以作前线军粮。 说得直白一点,现在的张昊军,也就凭借着各方支援在支撑着,先鼓着一口气吊着,等过两年冀州和青州,亦或者兖州、豫州、徐州的粮草征收上来以后, 张昊才有足够的粮草供给前线的大军,发动第二次北伐。 对于幽州的公孙瓒和曹操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时间来布局。 首先是粮草,公孙瓒已经遣人去夫余那边筹措,同时,还在跟鲜卑人、乌桓人沟通借兵一事。 这些准备工作,同样需要时间来布局。 至于南边的两方势力,目前还在观望,就算要举兵北上,也得等着幽州先打起来,否则,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从整个局势上来说,于张昊这边,还是颇为严峻的,各方势力表面上在观望,暗地里也都在招兵买马,筹措粮草, 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这天下必然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士族门阀,也开始在这个时候,派人四处联络,不管哪一方笑到了最后,都得保证自家能够稳步发展;t. 如果能一飞冲天当然最好,如果不能,维持现状是底线。 尽管如今的局势已经极为紧张了,但对于晋国公府的人来说,似乎与他们无关一样。 午饭过后, 张昊领着一大家子人在一众便衣护卫下,在洛阳城里闲逛。 西市,有很多西域过来的商人在这里售卖货物,相较于东市,会显得要热闹许多。 沮芝腆着肚子,在张昊的搀扶下走在前面,黎悦和浮香一左一右在两人的身旁,乳娘抱着大妞跟在后面。 外侧是典韦和李历,还有七八个身着黑衣的护卫, 当然, 在周围还有很多卫戍司的便衣护卫和暗哨。 虽说整个洛阳城,已经被密侦司和军纪司的人清理了好几遍了,就算还有绣衣使的余孽,在没有了经费,没有了领导者;.. 剩下的绣衣使,又能如何呢? 他们只能选择隐姓埋名,踏踏实实的过平凡日子了。 尽管如此, 为了安全起见,护卫工作还是得安排妥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公爷,咱们去前面的茶肆歇歇脚吧。”沮芝柔声道。 自从怀上孩子后,沮芝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很多人都说,她肚子里的孩子会是个带把的,一出生,那便是嫡子了,若黎悦这个正妻始终无法怀上,那她这个平妻的儿子,便会成为国公府的世子。 以自家公爷如今的成就和地位,将来的事情,呵呵,谁又能预测得了呢。 “行,你有孕在身,也不好太过劳累,就在茶肆里歇歇脚吧。” 说完, 张昊回头甩给李历一个眼神,李历会意后,便带着两名护卫先进了茶肆,检查无误后,才出来迎大家进去。 由于沮芝身子不便,所以大家也都没有上二楼,而是在一楼挑选了一个较为宽敞的地方歇脚。 军纪司的人第一时间便去了后厨,盯着小厮准备茶水和茶果子,查验无恙后,才让店里的小厮端过去。 不得不说, 张昊外出逛街并不是新鲜事儿,隔三差五的就要在城里逛一逛看一看,所以洛阳城里的太平内卫早早的就做好了预案, 密侦司和军纪司的人会提前将国公爷将要行进的方向进行一轮勘察,卫戍司的便衣会提前在前面占据有利位置,保证周围的安全。 当然, 为了不影响国公爷一家人与民同乐的体验感,这种外围的护卫,一定不能让百姓们察觉。 亦就在张昊等人闲聊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一众茶客的欢呼声中在一张空桌前坐下,然后开始说书: “上回书说到,武平侯,张侯爷亲率铁骑三千北上幽州,在泉州击败公孙范的一万兵马,引得公孙瓒暴怒……” 听着说书先生在那里滔滔不绝,周围茶客听得聚精会神。 见此一幕的沮芝等人,不禁抿着笑将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张昊。 当事人的张昊,自然是咧嘴一乐。 用说书先生来给自己刷声望,这事儿早在创立太平内卫时,就开始筹谋去做了。 这些年下来,密侦司暗中培养的说书先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这些人分布在大江南北,无论是一州州府还是一郡郡治,甚至是周边的县镇,都能看到这些说书先生的身影。 除了这些说书先生以外,密侦司还有专门的撰书人,将国公爷的事迹,以七分真三分虚的方式,撰写成书,.. 再由专人将这些书送往各地,以达到将精彩的故事,实时更新的目的。 也正因如此, 他张昊才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他的知名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就连一些光屁股的稚童,在一起玩儿打仗游戏的时候,也得为了谁扮演晋国公而争吵不休。 声望这种东西, 多多益善。 放在后世,就叫控制舆论。 这玩意儿,玩儿好了,胜过千军万马。 至于会不会担心朝廷有人不满,国公爷当然不怕,更没有什么忌讳。 什么功高盖主,对不起,我自己做自己的主。 这群说书先生们,说到底,也算是密侦司的外围成员了,平时替国公爷刷刷声望,把控一下舆论,散布一些有利的谣言, 在战时,也能充当密侦司的眼线。 这些茶楼酒肆的老板们自然清楚这几年到底谁的故事最受茶客们的喜爱,有些讲的好的先生,还能给茶楼带来生意, 所以, 这些老板们,也都喜欢花点银子找这些先生到自家场子里驻场。 亦就在这时, 李历脚步匆匆的从门口走了进来,来到张昊的身边,低声道: “公爷,北方有客人来了,是否带他们过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083/203424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083/203424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