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造纸术(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邪龙出山 重生为渣男死对头的白月光 开局逮捕无证穿越者 经不住美女考验,我选择摆烂 美利坚之王从橄榄球开始 穿越成天女兽的我不想进化 残酷的温柔 重生:我能获取天赋 刚开学!我竟然飞踹冰山女神教授 潮海人间

【以上书写材料作为载体显然是不合格的,起码就连咱们始皇帝日常都只能使用竹简,连最顶层的人群都只能使用这种不方便的载体,那么发明新载体就很必要。 之所以不说蔡伦是纸张的发明者而是改进者,则是因为在西汉其实就有了纸的初级形态,只不过并没有得到改进和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在西安市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一批被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 之后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和甘肃的居延等地也都发掘出了汉代的纸残片。】 汉武帝:很惊讶,但还是有点被墓创到。 为什么动不动就挖墓啊? 林书:你说呢?什么都没保存下来,不得从一些还没被破坏的墓里找啊。 刘彻看了眼天幕的地方,倒是没有想去找的意思。 主要是那什么灞桥纸看着比他现在用的那粗糙的黄纸都不如,没必要大费周章寻找,他又不像是后世要用这种方式寻求痕迹。 【蔡伦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他的纸并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他经过严格的程序制作而成的。 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这些废弃品作为材料,经过水浸、切碎、洗涤、蒸煮、舂捣等程序形成。】 天幕上突然出现一口大缸,众人眼睁睁瞧着有人再那搅拌着什么,脑子出现了瞬间的宕机,然后反应过来。 天幕这是直接把纸的制作和过程全部展示出来了。 一个个立马努力记住,说实话,虽然瞧着复杂,但基本的工艺并不多。 【蔡伦改进的纸确实是跨时代的进步,轻便又简洁,制作的成本大家也都看到了,人工可能是最贵的开支。 到了魏晋时期,造纸技术开始提升,造纸区域也逐渐扩大。纸的种类也开始增加。 有记载的就有:抄写经书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 该说不说,大家还挺讲究的。 在造纸的设备方面,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了染纸新技术。 染纸时只需要加入一点从黄蘖熬取的汁液,浸染的纸叫染潢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 居然有如此多的造纸材料? 不少人都开始琢磨小心思,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上面势在必得的皇帝。 得了,以往还能以技术不外传保全自家的富贵,现在还是别和穷疯了的皇帝抢吧。 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拿他们开刀。 抄家可是比卖纸来得快。 毕竟现在价格应当是炒不起来,除非率先发明出来天幕手里的那种纸。 倒是中层和百姓家庭高兴许多,哪怕是买不起纸,大不了几家人做嘛。 能省则省,他们也没那么迫切性,做出来最好,做不出来就当是浪费点人力,这是他们身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等到了隋唐时期,社会各项都进入空前繁荣,纸张自然也不会落下。 毕竟唐朝的诗人有多少咱们都是知道的,别管是文官武官,那兴致来了都得作诗一首啊。.. 我们那是背不完,根本背不完。 这种情况下,纸要是不发展,文化是如何大幅度传播的。 换做竹简时代,一首诗就得拿一板竹简,很是不方便。 造纸材料主要是楮皮和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造纸也广为使用,但因为野藤被大肆砍伐,最后已经失传下来。 所以啊,造纸造得高兴了也得看看材料,想想啊,大家造纸砍树挖藤,便宜是便宜了,但他们生长时间得有多长啊,不及时控制和补损,日后人类是会自食苦果得。 正如大唐时期得关陇平原,因为无限度开垦和破坏,后来可是直接一跃成为黄土地。 别不把这些不当事,一个地方生态被破坏,土地肥力几乎丧失,那么势力不可能被当作经济政治的中心,哪怕是世家贵族,也得迁移。】 林书还恐吓似的放了张综合交错得黄土高原地貌出来,吓唬吓唬。 纸的材料便宜,但也不代表能无限度的开采,就算是古代都能有因为原材料缺失而丢失的造纸法。 李世民看到大地开裂,一片黄土看不到任何的绿植,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关陇。 朝堂中不少人看到更是面色一变,正如长孙无忌,他们可都是关陇利益集团出身的。 就像是天幕所说,赚了钱又如何,若是关陇最后变成这副模样,那么势必要迁移。 可别的地方人家盘踞上百年,难道就能眼睁睁瞧着外来者挤压利益吗? 更何况,现在可不讲究什么迁移,谁都更愿意待在自己老家。 世家本来没把这件事当作是,无论是造纸还是如何,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也不会去争这门生意。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啊,虽然天幕的话肯定有夸大,但展现出来的未来实在可怕,他们自然不可能放任。 百姓也被吓到,其他地方没好到哪去,土地从来都是农民的命,若是真成了天幕说的土地,那还活什么啊? “那我们砍的时候,再种上几颗?” 不砍是不现实的,但起码现在能叫他们有所顾忌。 其他朝代也不会真就把这当成天幕指点唐朝,他们都是一样的,看来造纸还真不是一拍头就干,需要考虑的东西并不少。 【隋唐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宣纸,这算是纸里面的贵族,而宣纸当中上乘的澄心纸,更是贵族中的顶级。 形容澄心纸,那是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后来大家流传下来的书画,大多数都使用宣纸。 当然,随着纸张技术发展自然印刷术也得跟上,不然光有写的没法快速印刷多份,还是流传不出去,但等会儿再讲。】 宋朝人肯定的点点头,说得对,宣纸确实好用,但也是贵啊。 林书这就没办法了,不同的材质工艺,对应的价钱自然不同,不可能因为是纸就真成白菜价。 普通人家也不会追求这种玩意,能追求的都是身家多少有点的,毕竟要是倾家荡产只为买纸,那她只能说是尊重祝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0897/70361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0897/70361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