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册立太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后,让白眼狼养女去公司扫厕所 师尊:这个冲师逆徒才不是圣子 末世医娇 巅峰官场:从省纪委书记秘书开始 神仙也找代理人 狂飙之人民的名义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我打造了仙秦多元宇宙帝国 穿书后我C位出道了 盖世王侯

众人听闻皇帝的话,只得纷纷跪下叩首。 尤其皇帝那一句‘朕百年之后"无疑不在暗示着什么。 如今皇上没有子嗣,又尚未拥立太子。 一旦驾崩,谁来承继大位,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皇兄乃英武之主,有太宗遗风,定会龙体康健,万寿无疆的!” 这时李贤也搭上一句。 唐帝哈哈大笑一声,回头看了一眼跪在身侧的李贤: “自三皇五帝以来,彭祖也不过才活了八百八十岁,哪有万寿无疆的人。” “行了,起来吧!你们也都起来吧!” 李贤拱手谢礼,众人也是拱手谢礼,慢慢站了起来。 只听唐帝又道:“另外,近来好些地方府衙奏报大旱的事,朝廷务必要尽快筹措钱粮赈灾,朕已经让关小鹏着手署理此事,你们各部都要帮衬着点。” 关小鹏人虽年轻,可做事老练谨慎,自楚宁举荐到兵部职方司任职以来,很是做了好些事。 一时间在朝堂里也算是崭露了头角。 加之昨日朝会上,关小鹏提出减免商户税收,征集粮草赈灾,唐帝对此已经答应下来,这就等于关小鹏是受了皇上旨意行事,这便等于是朝廷钦差了。 众人只得齐声回道:“是。” 唐帝又是沉吟了好一阵,方才接着说道: “朕的身子朕比你们都清楚,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不过只要朕还活着一天,有些事朕便要做主。” 众人这时都知道,唐帝是要说心里的话了。 “朕知道你们好些人心里都在想,朕百年之后,这大位该由何人承继?” 唐帝顿了顿,缓了口气,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另外,朕还听说好些官员都已经开始在与李氏宗族私下联络了,有这回事吗?” 门下侍中夏岩本就是个直性子,立刻回道:“回皇上,确有这样的事,不过都是些不明事理的家伙。” 余天正也赶忙进言道:“皇上勿虑,臣已经令人着查了,所有查出的官员一律罢官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再录用。” “就按左相的意思办吧,只是加上一条,杖责五十。” “喏!” “其实啊……”坐在御座上的唐帝忽而一笑,“其实,朕早已为你们选好承继大统的人选。” 众人一惊,这时目光都紧紧地盯着唐帝。 唐帝目光一一扫过他们,最后微微侧头,看向了旁边的李贤。 四目相对。 李贤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颗心砰砰直跳动起来,就那样与唐帝对视着。 “世子李贤,天资聪慧,深得朕心,乃朕之皇弟,朕已然决定册立李贤为皇太弟,待朕百年后,即可承继大统。” 轰~~~ 话音落下,犹如天雷震耳。 众人都是怔在了当场,虽然今日来此议事早有预感,可现在亲耳听到,仍然不免觉得有些炸裂。 世子李贤入京一年,从不参与朝事,整日里便只是蹴鞠、诗词为乐,全然不谙世事。 虽然也早有听闻此子天资聪颖,最得康王宠爱。 可皇太弟与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一类,都是储君,以后就是皇帝,岂能交给他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人。 “李贤,可曾听到朕刚才说的话?” “是。” 李贤显得万分惊恐,慢慢走到唐帝身前,怯怯地说道: “皇兄,只是臣弟如何能做皇位继承者?你还是换个人吧!” 还是那样的直接与皇上对话,这便是李贤特有的少年心性了。 唐帝伸出手来,李贤也伸出手来,二人握在了一起,能感觉到李贤手心都出汗了。 只听唐帝嘴角一勾,说道: “看你,怎么吓成这样?” 李贤讪笑着:“皇兄,不,皇上,你知道我的,就喜欢蹴鞠诗词,我……” “你别说了。” 唐帝打断了他继续说下去,看着李贤这时都已经是慌了神: “你是怎样的人,朕心里清楚。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也是有着雄图壮志的,既如此,朕便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施展出你的雄图壮志,完成朕之宏愿,振兴大唐。” 李贤已经慌了神,说起来他心里确实有很多想法,想着很多事。 可在这诸多愿望里,他最想的还是好好地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不为世俗牵连,只想着能够逍遥此生就好。 可越是如此,唐帝便越是决定要让李贤承继皇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王虽已主动削藩,但在朝中威望极高,如今又是剑南道行军大元帅。也只有拥立李贤,才能让朝局稳定,让天下藩王们断了念想。 可这时左相余天正却反对道:“皇上,册立皇太弟乃是国之大事,这储君乃是天下的根本,臣恳请再议。” “不!” 唐帝断然说道:“此事朕意已决,立刻拟旨着李贤为皇太弟,昭告天下。” 余天正再进言道:“皇上,你只要好生休养,待到龙体康健,将来一定会有子嗣的,册立储君之事,不必操之过急。” 其实这些朝臣中,余天正是早知道唐帝心思的。 当初下旨召康王入京,便有意提及要让世子李贤一同随行。 唐帝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了,现在不得不急着把这事办下来。 长舒一口后,唐帝竟显得十分释然了: “李鸿仑来了吗?!” “老臣在!” 已然年过花甲的李鸿仑依然健步如飞,快步上前,躬身一揖: “皇上,但请吩咐。” 唐帝嗯了一声,扫了一眼李鸿仑,朗声道: “着你为太弟太师,赐宫中行走,负责教习太弟功课。” 李鸿仑当即一拱手,也是朗声回道: “臣遵旨!” “礼部尚书在哪里?” 这时一名头戴进贤冠,衣着紫色圆领袍服的中年男子挺身走到近前,重重一揖道: “臣礼部尚书姚崇参见皇上!” 唐帝知道这是康王举荐的官员,上任以来也算是恪尽职守,尽心办事。 “姚大人,皇太弟册封大殿朕便交由你来全权负责,三日后,祭奠太庙,十日后交由礼部举行册封大礼!” “十日?” 姚崇瞠目一瞥,追问道:“皇上这时间是不是太急切了些,礼部还得查看黄道吉日,印制诏书、册案、宝案,建造宝亭等物,实在是来不及啊!” “这个就是礼部的事了,总之,记住了,十日后,举行皇太弟册封大典。” 唐帝说罢,姚崇还想诉苦,唐帝却是一摆手,让他退下,看了看几人里,开口问道: “范寺卿来了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035/14863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035/148633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