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向着目标狂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 异常魔兽见闻录 家教之恶作剧 重回83:不要打扰我种田 皇兄等着,臣弟为你夺天下 舒太太,先生今晚回来过夜 七零:美艳娇气包带千亿资产穿书 路蓁蓁傅知易 青云冒险传奇 综漫:寻找过去的自动手记人偶

嘉靖四十三年的雪纷纷扬扬地落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一年对大明普通百姓来说,跟以往的每一年没有任何区别。 该交的税一文不少,该服的徭役跑不掉。谁当皇帝谁当首辅,跟他们有一文钱的关系? 乡下老汉讲古,还在说“洪武旧事”。 对于京官们来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仿佛不久之前,严世蕃才押解进京,一番纷纷扰扰就抄家定罪。 现在只等皇帝朱笔一勾,曾经巍巍赫赫的小阁老就得人头落地。 严世蕃的死期,他们已经不关心。 今年朝廷有钱,拖延的俸禄足额发放,甚至禄米都是新米。 大伙儿一时很不习惯……这么多钱,要怎么花啊! 年夜饭来只烤鸭,饺子要有三种馅! “原来走私的利益这么大,一个严世蕃就富可敌国。如果朝廷重开海贸,设几个市舶司收税,还会缺钱吗?” “当初南宋偏安一隅,就是靠海贸之利,熬到金国灭国。如果不是蒙古崛起,说不定真能收复中原。” “呵……就那啥无能的赵宋?” 朝野之间,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但海贸之利,算是达成共识。 晏松年对这些事都不关心。 他只是养鸭的! 小孙子秋生抓周抓到一个银元宝,裕王府的小圣孙朱翊钧抓到玩具小火铳。 怎么看秋生都比小圣孙有钱途。 晏家列祖列宗这一次干赢了姓朱的。 晏松年在京城待得有些腻,惦记双河村的鸭子。 可是“上线”给他发任务,让他潜伏在晏鹤年身边继续打探有价值的消息。 “老六,到底什么才叫有价值?”晏松年挠头:“你想一个拿得出手的,让我立个大功?” 晏鹤年微妙地说:“你还挺有进取心的?” 嘿!还想卖他立大功? 晏松年小声说:“我一直收上头的钱,不干一票大的,这钱拿着不踏实!你就让我再卖一次?要不,咱卖小珣珣?”ap. 晏鹤年沉默片刻,招手:“附耳过来。” 不久之后,一向很低调的礼部尚书李春芳忽然上奏折,提议“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屯戍小琉球”。 “经过两年艰苦作战,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被围追堵截,慌忙逃窜回倭国。戚继光和俞大猷汇报,如今准备全力歼灭大海盗吴平……” 吴平乃福建诏安县梅岭人,跟倭寇勾结,聚众万人、战船百艘,横行福建、广东沿海。 而吴平的巢穴就在小琉球。 李春芳的意思是,只有屯戍小琉球,才能彻底清剿这些假倭寇、真汉奸。 南宋时,澎湖、小琉球由福建泉州府管辖,有“泉州外府”之称。 洪武年间,大明从“小琉球”撤兵,这个地方逐渐成为海盗的天堂。 这么多年来,朝廷没有谁提这个地方。因为重新戍兵无利可图、劳民伤财。 但现在皇帝知道,严世蕃那些消失的赃款,很可能就藏在小琉球。 如果这些利益还不够,加上大海盗吴平的藏宝呢? 从严世蕃的口供以及戚继光等汇报的情况来看,这个地方简直是金窝银窝。 扫荡一圈,大明可以吃十年八年。 至于军费,以战养战很合理吧? 以前有人弹劾戚继光贪污战利品……清剿倭寇和海盗所得,戚继光没有按规定上缴朝廷。 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没有认真计较。 就算戚继光不贪,他手下那些人呢? 当兵的千里作战,一点好处都沾不上,凭什么出生入死? 凭“一切为了振兴大明”的觉悟? 笑话。 皇帝下旨:戚继光、俞大猷追击吴平,荡平小琉球的海盗巢穴、铲除后患! 荡平是什么意思? 就是官军可以在小琉球为所欲为,具体一点说,就是“奉旨打劫”。 有传说中严世蕃的巨额藏宝以及海盗的金山银山为诱饵,想必官军这一次动力十足。 从徐阶到袁炜都明白,陛下这是不能容忍煮熟的鸭子飞走……赃款到了小琉球,也要追回来。 哪怕便宜戚继光的军队,总好过打水漂。 皇帝有这样的决心,臣子只能听从。 徐阶眉头紧皱,戍兵小琉球肯定需要大量军费。才刚刚宰肥羊缓一缓,又要大笔支出,想到就头疼。 但是李春芳突然上奏折,肯定是获得皇帝授意。 这种事,皇帝交给李春芳而不是他这个首辅……莫非,皇帝不再信任他? 东厂那边暗示,皇帝怀疑他指使赵贞吉中饱私囊。 徐阶额头青筋直跳。这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 一大笔钱不见了,必须有人对此负责。 不是大海盗吴平就得是他徐阶……那还是让吴平负责吧! 一向不争不抢的李春芳大出风头,紧接着提议选拔嘉靖四十四年会试主考官、五经房同考官。 科举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大事,比东南海外一个岛的命运更引人注意。 晏珣紧张地旁观事态发展,见一切都顺顺利利,不禁长舒一口气。 在皇帝眼皮底下狂飙,还得是老爹啊! “有严世蕃那笔钱吊着,皇帝和福建、广东的官军,都恨不得把小琉球翻个底朝天。” 晏鹤年笑道:“不仅仅是严世蕃的钱,还有吴平的钱、陆白头的钱,全都在那里呢!” 他说在就在! 那不是一座鸡肋般的海外孤岛,而是金窝银窝! 晏珣小声问:“别管什么吴平吴不平,我只想知道,严世蕃那消失的三百万两,到底在哪里?” “呃……没有三百万这么多,严世蕃夸大了。” “那到底是多少?” “小珣珣,你不是说你挣的钱自己管,我挣的钱你不问?”晏鹤年抱着双臂拒绝回答。 “我又不是问你要!只是好奇!”晏珣苍蝇搓手,“有这么多的钱,可以搞很多事。我想去山西买煤窑,还想去徽州建水泥厂。” 晏鹤年正色道:“徐阶说严世蕃藏有四千盗匪,这个数目有夸大,但匪徒确实不少。 王二黎大他们很不容易才虎口夺食,要给兄弟们分一分。另外,胡宗宪吞掉一块肉,赵贞吉也真的瞒报部分。” 倒下严世蕃一个,幸福千万家。 晏珣听得满脸痛心,跟自己的钱被抢一样难过。 晏鹤年搓了搓儿子的脸:“你要做什么,爹还是会帮你。咱们现在先争取会试同考官。徐渭好不容易通过乡试,我做同考官至少保证公平。” 他的本经是《易经》,跟徐渭一样。 两人的关系,还没到需要回避的程度。 晏珣果然转移注意力,琢磨着说:“翰林院的张四维,也是修《易经》。他上一科原本可以做同考官,被那个姓徐的抢了。这一次,他得占一个名额。” 五经同考官不止一个,但竞争很激烈。 张四维平时不跟他们这些新翰林一起洗脚脚,目前还没什么名气,最大的特点是非常非常有钱……其父是大晋商。 那么,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00353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00353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