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公费带薪团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独家宠婚 极道:从捕快开始的横推人生 财阀小千金:老公,我吃定你了 圣武神尊 守寡暂停!亡故夫君满血归来了 重生后,公主杀疯了 卖沙糖桔赚一毛钱,骂我丧良心? 降龙神捕 修仙死路一条! 从港综灵幻界开始成道

嘉靖皇帝的梦,正常人猜不到。 凡人怎么猜神仙? 他梦见“壬寅宫变”,嘉靖二十一年,皇帝在睡梦中差点被宫女勒死。 这是整个嘉靖朝的禁忌,从那以后皇帝常居西苑,不肯回皇宫住。 皇帝被噩梦纠缠,窒息之际被一阵婴儿啼哭声惊醒。 醒来后,他开始琢磨这个梦……这件事不能找人解梦,只能自己琢磨。 第一,他在皇宫被刺杀,搬到西苑后平安地度过二十多年; 第二,婴儿的哭声,让他想到裕王的前两个儿子,好端端养在王府,说没就没。 其中,裕王的长子朱翊釴是原配王妃嫡长子,五岁而殇。 玉雪可爱的小釴釴殇逝那会儿,不念凡尘的皇帝躲在无人处抹眼泪。 皇帝琢磨半晌,梦是向他示警! 于是大手一挥,把皇孙放出去躲避煞气……跟在祥瑞晏珣身边,必有神仙保佑。 当然,皇帝不会只爱孙子不爱儿子。 他命令裕王暂居西苑道观大高玄殿祈福,同时筛一遍裕王府。 不筛不知道,一筛吓一跳。 裕王府真有点东西。 有人哄裕王玩刺激游戏,有人诱惑裕王去帘子胡同! 去那种脏地方,嫌命长吗? 高拱是怎么教的? 高拱:……整个京城都知道我常去帘子胡同,你以为我是为了逮谁? 徐阶左右安慰:陛下莫气,高肃卿想必不是故意的;肃卿莫气,陛下也不是有心怪你。 皇帝雷霆之怒,裕王府消失一批旧面孔,换上一批新面孔。 裕王战战兢兢:呜呜!本王的奴儿花花,花花奴儿~~我不就是想玩得花一点嘛! 晏珣还不知道小伙伴裕王的可怜遭遇。 如果知道,必定大声叫好、陛下英明!陛下早就该管管儿子! 让裕王深入百姓,没让你如此深入啊!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当然,裕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有好处的。 据说裕王爱吃果饼,府内太监买回来报账数十两银子。 裕王笑曰:“此饼只需银五钱,便于东长安大街勾阑胡同买一大盒矣,何用多金?” 没想到吧?勾阑胡同听曲,本王是常客~~ 晏珣抱着朱翊钧走出船舱,欣赏运河风光,周围跟着一群太监和锦衣卫。 这架势,不就是厂卫联合团建吗? 众所周知,团建是提高团队凝聚力、建立同事友情的好方式……前提是工作日带薪。 这么一想,就觉得带娃出门也没那么难受。 看看这群人,不是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是未来万历朝的大太监,都是需要团结的对象。 冯保和陆绎等保持警惕,看着繁忙的运河、渐渐划过的两岸风光,心情渐渐舒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出来走走,不知道天地有多宽广。 晏珣不管小皇孙听不听得懂,耐心地给他讲大运河和漕运的故事。 “此河乃人力开凿,贯通南北,绵延三千五百九十里。当世唯有大明,能凝聚民力完成如此壮举。” “河北平原这一段,如天外飞剑劈出剑痕,一条白练直直伸向北方。再往南,又有淮安五坝过闸、瓜州左右行舟……” “巧夺天工之处,诗词难以描述。其中工程力学、水利、天文、营造等匠心独运,让人沉醉。” 随着晏珣的话,周围的人升起一种自豪感。 太监们心想,是的!这就是大明!是三保太监七下西洋的大明皇朝! 锦衣卫心道,是的!这就是大明!是都督陆炳纵横权谋、一生不败的大明皇朝。 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守护大明,守护让人骄傲自豪的皇朝。 晏珣有时候觉得,中兴大明是一个伪命题,即使是千疮百孔的嘉靖朝,咱们还是当世最强!. 朱翊钧:“喵!喵!” “呃……猫猫洗澡澡了,晾干之后再抱。”晏珣哄着,“咱们玩个小游戏。” 小胖墩认准那只猫,尾巴咬掉都不肯换新的!但脏兮兮的猫得洗干净才能玩! 晏珣已经花了小心思,选的是黑猫。 要是白猫,玩半天就脏得没法看。 行舟无事,晏珣抱着朱翊钧,招呼冯保、田义和陆绎打叶子牌。 俗话说三个国人在一起斗地主,四个国人一起打麻将。 此处没有麻将,只好打叶子牌。 打牌、八卦、交流育儿经验,再吃点果子点心,才是公费团建。 不一会儿,船舱里响起吆五喝六的打牌声,朱翊钧宝宝好奇地睁大眼睛…… 赌神从娃娃抓起。 打坐的蓝道行悄悄睁开半只眼。 虽然我是世外高人,但你们打牌不喊我,是不是在搞小团体? 职场霸凌? 钦差们悠哉悠哉地游玩……没办法!谁让他们带着小皇孙呢? 带着朱翊钧安全第一,能住驿馆就住驿馆。 从京城到各个重要交通要道都有驿馆,来往官员可以在驿馆更换马或船只。 洪武年间颁布的《应合给驿示例》详细规定用驿马驿船的条件。 晏珣和朱翊钧钦差出行,完全符合条件。 交通和食宿费用就不用自己出。 大明的驿馆规模和数量超乎想象,比一般的客栈条件好得多。 大的驿馆如江苏的盂城驿,有一百多间厅房,六十五匹驿马、十八艘驿船、两百多名马夫和船夫。 规模较小的如贵州龙场驿,也有二十多名工作人员,二十匹驿马和二十多套被褥寝具。 几十年后,因为制度腐败问题,崇祯裁撤驿馆,陕西有个叫李自成的邮递员失业…… 从通州到天津卫,经过沧州、抵达德州,就进入山东境内,可以下船换马去登州蓬莱。 如果想去济南,就继续走水路,到聊城换船走黄河。 此时的聊城,因漕运之利,被誉为“江北一都会”! 晏珣跟众人商议,都说走水路更稳妥。 不是为了去济南游玩,也不是为逛繁华的聊城。 而是大明漕运成熟,水路更安全便捷。 众人原本担心小朱翊钧晕船,但小家伙精神抖擞,在船舱跑进跑出。 李时珍密切观察朱翊钧的情况,欣慰地说:“小世子身体好,是大明之福。” 皇帝活得久,肯定比频繁换人要好。 晏珣摸着下巴……其实吧,皇帝也不一定活得越久越好,不信你问唐玄宗。 但是,小钧钧是他养的孩子,一定是个既长寿又英明的好皇帝。 冯保眼疾手快,抢在晏珣前面抱起小世子……晏翰林老是跟他抢着带娃,是想抢他饭碗吗? 说起来,晏珣不留胡子,跟他们东厂正式员工差不多~~ 关于留胡子这件事…… 晏家跟此时很多人家一样,讲究“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 晏珣恐怕六十岁都别想留须。 他很羡慕画像上关二爷威风凛凛的长须、唐太宗帅气的虬须…… 但羡慕归羡慕,晏珣还是希望老爹长命百岁。 “珣珣!牌!”小世子大声喊。 不会吧……小奶娃这是有牌瘾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13051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13051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