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456章 新船下海的意义

第456章 新船下海的意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从退婚开始 重生1988:我同意离婚你怎么后悔了 孤,魔道帝子,镇压世间一切敌 被挖心重生后,全能驭兽师虐哭九州 华娱扛把子 卿本孤芳 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救赎文完结后,老公亲手杀死了我 凤枕河山 雪灾年,我穿成五个崽的包子姐姐

王衡小朋友一直知道自己可爱,要不然不会被义父看中。 可是被这么多人围着七嘴八舌地夸还是第一次。 高邮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来汪家赴宴,这些人大多认识晏珣,于是就有了以下场景。 “是晏文瑄的儿子啊?长得真俊俏,不愧是探花郎的儿子。” “晏郎的儿子,一定文采出众,你背一段《论语》来听听?” 王衡乖巧地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 “厉害!真厉害!再来一段《礼记》,晏郎的本经是《礼记》!”汪德渊跟着起哄。 帮晏珣拐带隔壁老王的儿子,是兄弟应该做的事! 王衡沉默片刻,他还没学到《礼记》。他亲爹王锡爵的本经是《春秋》,他背过几篇。 “我背《春秋》吧?《礼记》好难的,要长大一点才学。”王衡诚实地说。 小孩子乖巧伶俐的模样,真是可可爱爱,谁会舍得为难呢? 一群人又是一顿夸。 晏长年使劲揉搓着眼睛,凑近打量王衡的长相……像谁呢?到底像谁呢? “你叫阿衡?晏衡?”晏长年摸出一块银子,“喊一声大伯祖,银子归你!” 王衡是太仓首富家的公子,当然不会见钱眼开,他笑眯眯地收下钱,响亮地说:“大伯祖!我叫王衡。”.Ь. “哎呀!你跟母亲姓啊?阿珣也忍不住吃软饭入赘了?不是说他当了大官?”晏长年拍着大腿。 村里人私下议论,以晏珣的级别,起码要做驸马。 皇帝家的软饭吃着才香! 虽然皇上没有女儿,但不是有妹妹吗? 姓王的话……莫非是王徽的晚辈? 晏长年在脑海里演绎一万字爱恨情仇,脸色变来变去十分精彩。 双河村晏家都是人才。 旁边响起汪德渊的大笑声:“您老来得迟不知道!阿衡是晏珣的义子,他亲爹是太仓王家的王锡爵。” 陪着王衡来的老仆,笑容都僵硬了! 晏家夺子之心昭然若揭,他家小少爷送进晏家,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听说不是晏珣的亲儿子,双河村晏家的人失望之情达到顶峰,一个个像被吊起的鸭子般垂头丧气。 但想到这是汪德渊的大好日子,又连忙打起精神,自我安慰:有养子就会有亲儿子。养子养得好,比亲生的还有用。 不信你看汪平安。 汪家的养子中举人,来年若是进士,谁知道将来会走到哪一步? 买平安做养子,是汪东篱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买卖。 明代很多高官都出身显赫,还是有一些寒门走出来的。 这种阶级的跃升,正是科举制度的诱人之处,吸引着无数读书人前仆后继。 汪平安见晏长年一把年纪情绪低落,担心老人家伤心得出问题,连忙招待众人入席,又转移话题—— “晏大人几个月前还说,若是我们中举,他要告假,亲自来道贺。但是黄河决堤的事情,他又没空,所以才派义子阿衡过来。” 晏长年连忙问:“黄河决堤,不是在睢宁?咱们高邮都要抽丁去服徭役做河工,但是跟阿珣有什么关系?” 睢宁归徐州管,和扬州一样同属于南直隶应天府。 治河要从周边的府县抽调民夫,高邮又跑不掉。 可无论如何跟宁波巡海御史无关啊! 汪平安解释:“黄河决堤导致运河阻塞、漕粮停运,朝廷命令应天府和浙江的漕粮,通过海运到天津。” 这条航路还是元代用过的,大明从永乐年间启用运河漕运,就没有动用过海运。 “去年皇上派大太监冯公公到龙江宝船厂督造千料遮洋船,一年时间足够造出二百艘。今年浙江的漕粮,由宁波启运往天津,晏大人要帮着安排这件事。” 晏长年半懂不懂,不懂装懂地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说:“原来如此!” 所以,到底要小珣干什么? 当过官的人都听懂了。 漕运改海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其中,漕运的船只夹带私货逃避钞关收税,是一项瞒上不瞒下的潜规则。 既然运河可以这么操作,海船也不是不行?i.c 晏珣身为巡海御史,得查这些船是不是真的往天津运漕粮。 有没有人借着这个名义,让遮洋船携带私货前往琉球、倭国或者朝鲜? 为此,晏珣又多了一项职责,连汪德渊和平安中举这样的大喜事都没空来贺喜。 众人不方便谈国事,都笑着祝贺汪德渊和平安。 王衡听着众人的议论,大声说:“你们明年若是进士,义父答应给你们送一份厚礼!” “多厚啊?”汪德渊笑着问。 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是厚礼。 王衡煞有介事地说:“汪三公子娶媳妇了,给你的厚礼是一套生动有趣的画,会动的那种。平安叔叔没娶媳妇,送的是新罗婢和倭女。” 全场为之一静,果然是晏珣会送的礼。 在扬州,兰陵喵喵声的真实身份已经不是秘密。 但这种事,晏珣让一个小孩子传话真的没问题吗? 汪德渊尴尬地说:“你义父真是口无遮拦,你小孩子不能听这些,于礼不合。” 王衡眨巴眼睛:“不就是画和婢女吗?你们家没有?你觉得于礼不合,肯定是你想歪了!” 淫者见淫,基者见基。.Ь. 汪德渊哑口无言,竟然被一个小孩子反驳,真是汪举人生平第一大挫折。 角落里,说书人老山奋笔疾书,把这一幕记下来。将来可以写进兰陵喵喵声异闻录,自由发挥十万字。 晏珣不知道有人在编排他,连打了几个喷嚏。 第一批运漕粮的遮洋船从宁波的港口出海,说不紧张是假的。 他提出漕粮海运,其实是有风险的。 但世上的事总要有人做。 启动这个项目,龙江宝船厂派上用场,既可以为做盖伦船打下基础,又可以进一步开发大明沿海的商路。 现在宁波、漳州和广州的海商领了船引前往东西洋,互相之间南来北往的运输不多。 但是在大宋朝,近海的海运非常发达。 北宋的时候,苏州的商船可以通过海路,往南去广州、安南,往北去山东、辽东、朝鲜。 直到元朝,这些航路还在用。 反而是到了明朝,朝廷废弃漕粮海运、下西洋停摆之后又多年禁海,导致海运衰落。 另一个时空,到了大清朝,更是搞了一套“闭关锁国”,封锁民间跟外界的交流。 当然,大清上层知道外面世界,康熙还学过微积分。但他们不愿意让汉人知道这些东西。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科技应该是向前的,不应该停滞甚至倒退。世界在发展,我们更应该勇敢走在前面。 华夏民族不怕挑战,必须以开放进取的姿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65893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65893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