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名师课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九零香江:睁眼穿成被绑豪门大嫂 穿书后抱紧机长老公不放手 神秘复苏之我没有外挂 叶罗丽之穿越成莫纱 怪谈规则:我掌握着规则 大周不夜侯 魔物娘手册 我成了红线大佬 虎贲机甲师 CNC苍蓝暮光

腊月二十四之后,京官就放假了。 一些要赶回家乡过年的,还可以提前告假返乡。此外在京的外地商人,能回乡的纷纷回乡。 一些史料描写明代“春运”盛况,比如鼎鼎大名的王锡爵新年回乡,船到码头排队大半天才能靠岸……堵船了! 今年晏珣回来陪爹娘过年,常欢、阿豹都带妻儿返回高邮。 他们积攒了好多的话,要和乡亲们分享。 就说六叔登阁拜相的盛事吧,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大丈夫衣锦还乡,要带的东西不少。常欢带了很多羊毛羊绒线、各种不太贵又好看的皮货,还有吃的干货。 “衣料毛线都是能当钱花的,我爹娘缺钱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去换东西。”常欢觉得自己很聪明。 和他相比,阿豹就是轻装上阵,行李只带一家人路上穿的用的。 “阿豹,你刚到六叔家里时,攒一点月钱都要送回去给阿桂婶和虎头哥,现在怎么不多带点东西?”常欢兜着手问。 阿豹叹气:“你以前没我聪明,现在还是没我聪明。从扬州买东西送回高邮还好,到底没多少路程。这千里迢迢的,雇船和车马不用钱?有这个钱,让他们在家里花多好?” 常欢讷讷无言。 秋生在一旁老气横秋地说:“豹叔不知道,我爹是为了炫耀!他就想一路张扬地回去,逢人就说给家人捎带了多少东西……” 他学着父亲的语气,大声说:“哎呀?这些好羊绒啊?我娘年老怕冷,给她做保暖的衣裳。这些是我大哥的、二哥的……” 语调拿捏得惟妙惟肖,是亲父子没错了~~ “秋生!”常欢恼羞成怒,给大孝子一个充满父爱的爆栗。 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家! 晏珣送他们上船,看着堂兄弟们的船挤在一群大小船只中渐行渐远,才带着随从返回城中。 大明的天下很大,但各地之间的交流频繁,京杭大运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有人说“运河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每年往京城输送漕粮。而是通达四方,天下皆可享其大利。此‘大利",也不只是商贾之利,而是人心,是四方对朝廷的向往之心。” 晏珣心想,这就是交流的作用和意义。 乡间的百姓因为物资流通知道外界的事情,知道大明是什么、皇帝是谁。 同样的,把大海视为一条河,到更遥远的地方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才会生出“天下皆大明”的认知和野心。 期待新的一年! 到三四月,问责倭国和耽罗岛的事,该有第一阶段的成果了。 隆庆七年? 听起来就很吉利。 难得放假和家人团聚,晏珣却没能休息。 此刻他体会到张居正休沐日被打扰的感受……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一群大大小小的萝卜头,大的不过十一二,小的四五岁,齐刷刷来到晏家。 都是同僚们的儿子,除了常见到的几个,还有一些平日没什么来往的。 就很离谱。 朱翊镠站出来说明情况:“不能怪我啊!要怪就怪张阁老!” 张居正点评了晏秋生和王衡的文章,还对其他客人说起,重点称赞晏珣如何会教学生。 众所周不知,晏家有特殊科举技巧,没想到还这么擅长教小孩子! 朱翊镠唠唠叨叨:“都怪我太优秀,他们都想向我学习!太子哥哥本来也要来,但他到年底就很忙,什么典礼都要他出席。做太子真是太辛苦了!” 王衡在一旁拆穿:“张阁老唯独没夸你的文章!” 晏珣摆摆手:“来都来了,我给你们出一些题目,你们各自写好、互相点评。最后,我抽空再批阅。” 一些题目的意思是…… 朱翊镠有种不妙的感觉,连忙作出一个奶凶奶凶的表情,呲牙咧嘴地说:“我就知道不该来打扰晏大人!您等着,我去赶跑他们!您别看我小,我好凶的!” 嗷呜~~ 晏珣哈哈笑着,揉搓朱翊镠的脑袋,“不打扰!你们自己在前方大会客室找地方坐,我给你们把题目搬出来!我这里什么不多,题册最多!” 小钧钧长大之后没以前肉嘟嘟可爱,就来一个小镠镠。 晏珣现在体会到了皇帝的快乐。 就说吧!小伙伴隆庆皇帝生几个儿子,都是给晏珣揉搓。 过了一会儿,晏鹤年听到动静走过来,只见一群小孩子老老实实坐在书案前做题。 朱翊镠是不可能做题的,早就跑去找圆圆拼图、堆积木。 虽然宫里有好些亲的姐姐妹妹,镠镠还是最喜欢圆圆这个妹妹。 晏家的小妹妹长得太漂亮可爱了,像年画里抱鲤鱼的胖娃娃! 屋内做题的少年们比朱翊镠稳重多了,见到晏鹤年进来,一个个毕恭毕敬地行礼。 大多数长辈对晚辈都是严厉的,何况这是晏阁老! 他们又趁机拿出文章请晏阁老点评。 朝廷上都说,下一科会试主考官,多半是晏阁老。若是趁机了解晏阁老的喜好,可以回家告诉应考的兄长或叔伯们。 晏鹤年是状元出身,文章自然不用说。 但他的文风跟晏珣有很大区别。 晏珣是唐宋派大家的风格,质朴流畅感情真挚,博采众家之长。 这得益于他在另一个时空受的教育……能够接触到此时普通文人接触不到的古文。 而晏鹤年的文章更玄乎,如羚羊挂角,却又字字珠玑、令人恍然大悟……原来应该如此! 简单来说,晏珣的流派适合教小孩子;晏鹤年段数太高,小孩子体悟不了。 先帝慧眼如炬,当初只让晏珣去教朱翊钧,却把晏鹤年当作道友。 晏鹤年粗略看了一遍这群孩子的功课,笑着问:“你们家大人都知道你们过来?” “是的。” 晏鹤年看向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你是固安伯之孙、陈皇后的侄子吧?你未来要做锦衣卫,也来学科举文章?” “晚辈陈默之,我是来凑数的。实际上还有另一个任务,不方便当众说。”陈默之老实回答。 众人纷纷侧目……就这性格,将来做锦衣卫? 话说,陈家一家都是这样的老实人。陈皇后不仅老实,还相貌平平,先帝选这个儿媳妇真是……有眼光。 晏鹤年微妙地瞟了晏珣一眼,知道陈默之来自家的任务是什么。 先跟晏珣相处、增加了解,将来若有缘成为亲戚更好相处。 但是想想陈皇后的相貌,再看看憨憨的陈默之,晏鹤年觉得……这个人选可以忽略了。 “爹,你在这里他们都紧张,一个个跟老鼠见到猫似的。”晏珣写完一封信,抬头看老爹。 教这群小孩儿当然不能白教!进了晏家的门,都是晏家手中的人质……哦,义子人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79880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79880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