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先下手为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帝姬 复活帝国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元璋上门求医 恐怖世界,我儒道成圣 殿下无双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灯笼铺诡事 时锦以东 失忆后,她一脚踹了渣老公 一品狂仙

都说京官穷,但京官有四大肥差:吏部文选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兵部武库司。 吏部文选司管文官人事调动;考功司管文官考核。 武选司负责武将任命;武库司管军事后勤装备。 虽然上头都有侍郎、尚书,再往上有皇帝。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为了避免小鬼纠缠,人们通常都会花钱买路。 有一个奇葩的现象,每逢京察或地方官述职之年,地方大官进京还得给吏部考功司的小官送礼。 普通武将立功想升官也一样,武选司做一点动作,比他们战场拼命还重要。 而这四大肥差,跟应天巡抚的油水相比,又还瘦得多。 前面说过,巡抚一职在大明朝,理论上不属于地方官,而是京官出巡,身上都挂着“都御史”的头衔。 明代早期,巡抚为临时性钦差,差事完成、卸职回京复命。 比如正德年间江西匪乱,朝廷临时给王守仁加“南赣巡抚”,让他出巡赣州一带,赐皇命棋牌,可调动军队。当时南昌还同时存在一个江西巡抚。 有时候一省两个巡抚,有时候又会出现一个巡抚巡两个省。 到中后期,巡抚和总督逐渐常规化,由临时性差遣变成常设职务。虽然还不是专职地方官,但可节制“三司”,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海瑞任应天巡抚,皇帝给他很大的权限,钱粮税赋、司法断案、赈灾平乱……这个肥差,内阁诸位阁老都想让自己人上。 高拱也在想这件事。 从前要对付徐阶,需要海瑞这样铁面无情、无所畏惧的人。 现在老仇人徐阶倒台,海瑞又正好回乡丁忧……最新消息,海老夫人寿终正寝了。 一切刚刚好。 高拱和张四维的关系,不仅仅是“半个老乡”。隆庆元年高拱主持京察,跟时任吏部尚书杨博是同盟。 当时就有人说杨博是高拱的人。 杨博是山西蒲州人,跟张四维是儿女亲家。杨博是个厉害的人物,严世蕃曾经评价“天下人才,惟有我和陆炳,杨博第三。” 高拱在打倒徐阶的路上,借助了晋党的力量。 官场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离不开“同乡”、“门生”、“姻亲”这些关键词。 你借用过别人的力量,迟早是要还的。 洗脚脚的时候,张四维给高拱提议一个人选—— “应天巡抚这个职位,必须是精明能干又廉洁奉公之人,否则皇上不会答应。我有一个绝妙的人选——晏珣。” “晏珣是南直隶应天府人。”高拱不置可否,“虽然巡抚不属于专职地方官,但历来默认籍贯回避。” 张四维笑道:“既然不是专职地方官,这里就有可以灵活处理的地方。” 惯例这种东西……历来惯例,内阁大学士不得兼任吏部尚书。 因吏部尚书掌握文官任命和考核的大权,被称为“天官”。一旦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就会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权力高度集中。 太祖朱元璋废宰相,不就白废了吗? 但前两年,皇帝将京察常规化,打破惯例让高拱兼任吏部尚书……这也是高拱被骂“权奸”的一个原因。 从明初到现在,官制一直在演变。 比如殿阁大学士,最初属于翰林官,级别仅仅是正五品。 朱元璋废宰相,但政务过多难以对付,就从翰林院中找了一些饱学的“大学士”来做秘书。 朱棣继位后,内阁制度真正形成。阁臣作为皇帝秘书权力不小,但因为品级不高,跟六部尚书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明初到正德年间,内阁和六部都在争权,尤其是内阁跟吏部的斗争最激烈。 直到嘉靖年间,出现夏言、严嵩、徐阶这些强势首辅,内阁在跟六部的斗争中获胜,首辅的地位俨然等同宰相。 张四维细细分析,阐明晏珣出任应天巡抚的合理合法性。 “只要理法上说得过去,又有皇上和高阁老支持,文瑄获得这项肥差问题不大。”张四维胸有成竹地笑道。 高拱是聪明人,意味深长地说:“原来你跟文瑄交情如此之深,为他深谋远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把晏珣赶跑,做太子最重要的老师。 张四维诚恳地说:“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晏芝仙入阁,晏珣还在朝中,多少有些不方便。让也晏珣外任,也可减少旁人的闲话。” “旁人是谁?”高拱问。 “呃……”张四维尴尬笑了笑,“我也是听到这样的议论。总而言之,让他出去,对大家都好。您说是不是?” 高拱知道张四维别有用心,但他的话并没有错。 晏鹤年入阁后的三把火,烧得红红火火,少不了晏珣添柴加油。 其他什么同乡、门生、姻亲,哪里比得了上阵父子兵? 更别说,高仪本应是自己人,去过李春芳府上看《西游记》后,都支楞起来了。 高拱感觉到不妙……也许有一天,晏鹤年把他的小弟都拐跑了。 见高拱的神色动容,张四维再接再厉:“我承认我有私心,但总体上也是为了大局。晏珣现在离入阁只有半步,父子两人都是内阁大学士,对他们也不是好事。”看書菈 都说站得越高,摔得越重。晏家出两位阁老,是捧杀他们。 “这件事……不是那么好办。”高拱正色说,“就算忽略籍贯回避,把巡抚按御史论,皇上也很难赞同。晏珣刚从宁波回来,皇上和太子都舍不得他走。” 张四维的脸色更加沉重……整整三年时间,他很努力地教导太子,也获得了太子的认可。 但如果是他要外任,太子绝不会舍不得。 偏心,偏心啊! “假如不是晏珣外任,我怀疑会是我外去。”张四维只好说实话,“张阁老可能会想把我调走,不让我在太子身边。” 当了应天巡抚,将来入阁的希望就不大。 像他舅舅王崇古那样,担任过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已经是巅峰。 晋商集团想要的是内阁首辅,我是另一个王崇古。 “太岳过分了。”高拱神色凝重。 张居正调走张四维,是想削弱“高党”,若是如此又不能让其如愿。 “先下手为强。”张四维低声说,“趁着他们还在处理私事,我们先联合同僚,到时候廷推晏珣,我们若慢一步就被动了。” 元宵节的假期很快过去,晏珣还未学会做风筝,就要办正事了。 张四维和高拱的密谋,他已经知道。 看不出来呀! 狗大户平时笑眯眯的、出手又大方,竟然想暗箭伤人! 将来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83729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83729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