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为理想干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成炮灰?我带全家走上人生巅峰唐十八唐雪青 日进斗金,我的小吃店通异界 离婚后,谢总他追妻火葬场了 我家有只废天使 小城故事多【电视剧】 重生七零:娇妻慢慢哄,军王步步宠 盗墓:圣女喜欢下墓练蛊 开局三千死士,勇闯工地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长生从强化五脏六腑开始

朱翊钧心里震惊,面上保持镇定。 如果把臣子比作猛兽,豺狼虎豹俱全,谭纶无疑是一头猛虎。 君主必须是真龙天子,才能震慑这群猛兽。 真龙天子绝对不能大惊小怪。 他很快笑着说:“那就全仰赖谭大人支持了!若有人反对,还望大人据理力争。” 反过来把压力给到谭纶。 台上一阵高昂的唱腔映衬着朱翊钧的笑容,有一种和年龄不符合的威压。 谭纶兴奋地说:“好!很好!太好了!” 有这样的太子,让他看到大明称霸海上的希望。 夙愿有望实现,承受一些压力算什么!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谭纶当兵部尚书。 虽然他是出名的不好惹,可试探还是少不了。 谭纶一进京上任,给事中雒遵弹劾他“不称职”,没资格担任兵部尚书。 谭纶顺势上奏请求罢职……我不称职?那我就不干了。 皇帝下诏挽留,以此表明态度。 现在朱翊钧登门,也是给外界一个信号……这是本太子认可的兵部尚书,你们闭嘴!.. 朝廷派系斗争复杂,很难说雒遵是哪一方的人。或许他就是单纯看谭纶不顺眼。 给事中是七品言官,能够弹劾正二品尚书,逼尚书辞职。 “蚂蚁咬死象”,是大明言官监督体系的一个特色。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支持太子出巡,谭纶就帮他出谋划策。 “其实不必把南巡想得那么复杂,说穿了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安全,二是费用。” 谭纶悠然说,“只要有人能对这两项负责,就没什么好反对。安全的问题,由锦衣卫负责;费用,皇家府库出。我听说这几年陛下亲自派人出海,收入很不错。” 朱翊钧解释:“有很大一部分收入,送去了太仓银库。” 太仓银库是国库,九边军费和赈灾都从这里出。 “送入皇家府库的也不少。”谭纶笑道,“皇上想让殿下出去见世面,应该出私房钱嘛!” 拒绝公费旅游! 朱翊钧:“……有道理。” “皇上放出查仓库的风声,是敲山震虎,不是真的要查吧?”谭纶压低声音,“此事牵连甚大,不宜同时进行。” 朱翊钧听到这里有些脸红,因为上一个因为中饱私囊被处理的仓库管理员是他外祖。 “父皇的意思,是让他们先自省。”朱翊钧小声说。 “我猜也是如此。”谭纶点点头。 一番话下来,两人的关系亲近很多。 朱翊钧走的时候,谭纶送他一把倭刀,是昔日的战利品。 这么大摇大摆的回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看样子,谭纶这个边疆督抚一回京就站稳脚跟……有不甘心的,也只能暂时偃旗旗鼓。 朱翊钧迷之微笑。 他的小伙伴中,有个小弟叫戚祚国,告诉他谭纶的脾气和理想。 再给他一点时间,谭家的后辈也将成为他小弟中的一员。 京城的权贵二代,朱翊钧是当仁不让的老大! 王锡爵单独面圣汇报工作,谁也不知道他跟皇帝说了什么。 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帝有海外开拓的野心,有人激动,有人忧虑,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人想能否从中获利。 王锡爵从大湾回来,又会对皇上说什么呢? 连高拱都给王锡爵下帖子,想知道内幕。 总不能让皇帝越过他培养一群年轻的心腹……高老师有了年龄危机感。 王锡爵收到很多的帖子,有的是请客,有的是要上门拜访,他一一回帖约定时间。 晏珣却不用下帖子,直接登门,熟门熟路地走到王家的花厅。 “我是来接儿子的,不用下帖子吧?”晏珣笑眯眯地说,“自从王兄回来,我儿子已经好多天没回家。我非常想念他,还有一件重要事要交给他。” 王锡爵甩袖:“……那是我儿子!” 徐枚改名晏枚,大湾上下都知道。 徐文长收获众人同情的眼神。 王锡爵可不想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他人同情的对象。人家徐文长有两个儿子,他只有一根独苗苗! “哦,是你儿子。”晏珣笑道,“咱们不用分得那么清,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我知道你今日有空,才特意寻来。” “你怎么知道我有空?”王锡爵好奇地问。 “你今日本来是约了张阁老,但是他临时有事,所以你不用出门。我说得没错吧?”晏珣随意地在王锡爵面前坐下,自己斟茶。 他们说话的时候,侍候的人都退出去,唯有自斟自饮。 王锡爵眼珠一转:“你知道张阁老临时有什么事?” “当然……你不在京城这几年,京城出了一些大事。”晏珣神色一正,“我先给你讲一讲局势吧,省得你不小心得罪人。” 这几年,内阁大学士都变来变去,屹立不倒的唯有高拱和张居正。 这两位谁也干不掉谁,还在相持之中。 现在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高拱此前借着京察,清洗言官系统,所以现在很多言官都是高拱一派。 而张居正一如既往跟兵部关系身后,跟外面的将士有不错的交情。 杨博病重,以晋商为首的北方官员势力衰弱,东南官僚集团势力上涨……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人,东宫的沈鲤、许国,地方的殷正茂、张四维、王崇古,也包括王锡爵自身。.. 王锡爵默默听完,问:“你呢?你们父子是哪一派?按道理,你们应该跟徽派有渊源。但是徽派扶持的人不是你们。” 徽派找了一个后起之秀,许国这几年的升迁速度比得上沈鲤。 晏珣正色说:“我们自己一派。很久以前,徐华亭跟我说,想做事就要结党,有共同的利益就能结党。当时我不是很认同,现在也还是不认同。和利益相比,还有一种东西可以凝聚人心。” “是什么?” “理想。”晏珣掷地有声。 “理想?”王锡爵笑着反问。 晏珣目光坚定:“就是理想!因为理想,我可以跟海瑞做朋友,可以跟张居正做朋友,可以交好戚继光,还有你们……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振兴大明。”王锡爵喃喃自语。 这是晏珣进士时就说过的话。 那时候他们都还很很年轻,刚进翰林院;那时候还是嘉靖朝,严嵩做首辅,理想显得很遥远而渺茫。 现在,这句话又到了眼前,却变得分外清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了理想,干了这一杯。”晏珣以茶代酒敬王锡爵。 以老王的能力,必然也是一代豪杰。与其用利益来拉拢,不如谈理想。 王锡爵回过神,笑着举起杯,忽然问:“你见过海豚吗?你在宁波只巡视近海,一定没见过海豚……我给你讲一讲。”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97253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97253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