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晏郎的亲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你这条件还上什么班 hp:时空旅行的小蝙蝠 流放路上显灵,我被当成老祖宗 我化身恶魔,俘虏精灵圣女 快穿之反派大佬又被宿主拿捏了 斗罗:绝世唐门,五条真的最强 都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大修复师 废物老公是亿万富豪 女尊世界的钓系美少年

小荷叶冒出来,一天天长大,冒出花骨朵。 一天早晨,圆圆蹦蹦跳跳冲到晏珣门口拍门:“哥哥!荷花开了!” 晏珣打开门,一把捞住差点摔倒的圆圆:“走慢些!你就天天盯着荷花!” 这群小孩子,嘀嘀咕咕不知道密谋什么,对荷花很关心。 “荷花送王姑娘!”圆圆脆生生地说。 晏珣笑着抱起妹妹,边走边问:“你喜欢她?” “喜欢!她长得好看,还给我画画,我要把她装进我的碗里!”圆圆霸道宣布。 她在娘的房间看到一幅画,是碗里的仙鹤。娘说爹在碗里,圆圆就要王姑娘在自己碗里。 “你这是什么想法。”晏珣哭笑不得。 圆圆认真地说:“他们说我们家要跟王家结亲。哥哥若不娶,等我长大了,娶王姑娘做娘子?” “越说越离谱。”晏珣戳了戳妹妹的小酒窝。 妹妹明明很可爱却过分霸道,喜欢的都要收到碗里。ap.. 荷花是早上开放,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淡淡的清香。到吃晚饭的时候,就该收朵了。 夜里下了雨,碧青的荷叶上雨珠像珍珠一样摇晃,微风拂动荷叶倾倒,雨珠哗啦啦滴落在水缸。 晏珣嗅着暗暗清香,亲手剪下两朵,一朵让人送进宫给朱翊钧,一朵送到王家。 端水大师,一碗水端平。 圆圆本来很高兴,见荷花被剪断了,忽然嘟嘴:“我的荷花!哇哇!” “不是你说要送给王姑娘?”晏珣笑着问。 “可是,可是我没有啦!”圆圆委屈地掉泪珠。 “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我们摘荷叶做荷叶粉蒸肉、荷叶饭、荷叶粥……好不好?”晏珣哄着。 一听到吃的,圆圆收住哭声,哽咽地问:“好吃吗?” “好。一会儿就让厨房给你做。”晏珣带着妹妹摘荷叶。 等晏鹤年想起来赏荷,荷花没了,荷叶也秃了。总共就两缸荷花,被晏珣兄妹给嚯嚯完了。 “……晏珣!”晏鹤年吼了一声。 不懂生活意趣,焚琴煮鹤的臭小子! 王徽却很满意:“鲜花送美人,我看珣珣做得很不错。媒人我已经请好,可以去王家提亲了。按照南边的风俗办?” “自然。两家都是南边的人,按咱们的风俗办。”晏鹤年说。 京城是元大都旧址,有些风俗受胡风影响,跟南边不太一样。 朱翊钧收到晏珣送来的荷花,终于放下一桩心事。 就算珣珣娶妻生子,我还是他最重要的人。这么多年相处的感情,终究没有被岁月消磨。 朱翊钧看过太多的背叛、反目、拔刀相向,光是内阁的瓜,都吃到打嗝。 这些事给他的心灵造成冲击。 跟晏珣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仿佛是人世间真情的证明。 我们是不一样的。 他问身边的人:“给晏老师的定亲贺礼、成亲贺礼,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殿下可要过目?”太监问。 “嗯,我要亲自检查。”朱翊钧笑着说,“总不能比这朵荷花差。” 太监实在不明白太子的话,一朵平平无奇的荷花,怎么跟丰厚的贺礼相提并论呢? 王锡爵收到荷花,转头就让人送去给妹妹王玉燕。 “该通知父亲进京,给妹妹主持婚事。”王锡爵说。 他们兄妹的母亲已经去世,只剩一个沉迷修仙的老父亲。 修仙就修仙吧,不要沉迷丹药就好。 “千里姻缘一线牵。当初戚夫人让我送妹妹进京,我都没想到还有这门姻缘。”朱氏既喜悦又感慨。 戚继光的夫人王氏是这件婚事的中间人。 王氏是晏珣的便宜姨母,希望自家大外甥有一桩好姻缘。 “谁能想到呢!”王锡爵也面露喜色,显然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晏家神神秘秘的,越了解越觉得深不可测。这样的人,还是拉到自家阵营来比较安全。 王玉燕收到荷花,小心翼翼地插在花瓶里,静静看着花出神。 她好像想到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千百种念头一闪而过,只剩下大哥大嫂相伴相依的身影。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晏郎笑容那么温暖,又处处体贴,是一个正人君子。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姑姑,你要不要画一幅荷花?我帮你送给太子殿下?”王衡凑过来问。.. 王玉燕吓了一跳,猛地回过神:“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又是为什么?” “就是我回来送花啊!”王衡叹气:“太子小气得很,最嫉妒义父对别的孩子好。你送他一幅画,让他高兴一下。”王玉燕有种微妙的感觉,仿佛未婚夫未成亲就有了好大儿,她一进门就要做现成的后娘。 她甩掉这种诡异的念头,正色说:“我给他送画不合适。” 王衡想了想,一脸烦恼:“那怎么办呢?太子即将南巡,义父肯定要随行。等他们回来,你再想让太子喜欢,可能就来不及。” 王玉燕脸红了红:“什么来不及?你就会胡说!什么都没定下呢!” “我急啊!”王衡叹气,“你不知道……自从义父想开的消息传出,多少人动了心。” 光是门当户对的“王姑娘”,就有好几个! 王衡的心思,不想让其他人做自己的“义母”,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王玉燕沉默片刻,小声说:“听说太子爱吃枣饼?到时候我给他做。” 这些小孩子,一个比一个心思多,加起来有八百个心眼子! 天气渐渐转热,皇帝定下太子南巡的随行名单。 首先是跟着充数的勋贵外戚,其中包括太子的亲舅舅李文贵。 沉寂许久的李家终于捞到一个抛头露脸的机会,恨不得主管太子南巡的差事。 然而没等他们开口,就被李贵妃堵回去:“哥哥老实一些吧!因为你们,张先生都被打发去广东了!” 李文贵:……张四维的事与我何干?我真没那么大本事!你是贵妃,也不能随便给自家人扣黑锅啊! 其次是内阁大学士吕调阳、东宫主官晏珣,翰林沈鲤、许国,皇家科学院院正朱载堉、以及都御史一人、各部扈从官员若干。 他们组成巡视组,视察沿途民生、文教、吏治等,弘扬皇家恩德。 除了官员和护卫,南巡的队伍还有太监、宫女、太医、御厨等。 吕调阳担任“总领南巡随扈大臣”,晏珣担任副大臣。 因为有大学士做总领大臣,太子南巡的规格又上升一个档次。 所有人都看得出,太子的地位稳稳当当。无论皇帝将来有多少个皇子,也威胁不到朱翊钧的地位。 就算皇帝一时糊涂想换太子,拥护过朱翊钧的人绝对不会答应。 吕调阳眉开眼笑……终于离开内阁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整个人神清气爽。 赶在晏珣离京之前,晏家和王家定下亲事,请亲友和同族吃订亲宴。 ap..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198662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198662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