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未来一代宗师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今天,世界毁灭三秒钟! 带着异能重生:将军他偏要报恩呢 穿越吸血鬼的我可以召唤玩家 无敌反套路系统 逆道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弱邪 绑定签到系统后:她超美超有钱 隐龙觉醒 我在火影成立夸夸教 抗战:谁让他在军中任职的

过了一会儿,掌柜的亲自给隔壁那桌的中年文士上酒,笑眯眯地说:“恭喜李老爷。昨日知府老爷亲自请您,说是京中来的阁老请您相会,肯定也能见到太子吧?您常来我家吃饭,连我也有面子。” 李老爷笑道:“我没有去,也没有见到太子,你可要失望了。” 掌柜的不信,笑道:“李老爷不用否认,我又不问你借钱。” 朱翊钧听他们说话有趣,站起来问:“这位老哥尊姓大名?我是朱大郎。” “李老爷”听到“老哥”两个字,嘴角抽了抽,站起来恭敬回答:“我是李贽,不敢当公子的‘老哥哥"。”你以为谁都像你旁边那位晏大人?喊什么都敢应。 晏珣听到“李贽”的名字,不禁“咦”了一声……这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故意等着太子? 南巡真是出人意料,越来越有意思。. 后世有学者说,隆庆万历年间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人物包括: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 和前面那些帝王将相不同,李贽是思想家,学术界的泰斗。 李贽成为一代宗师是在晚年,现在还不是太出名。 朱翊钧想了一会儿,恍然道:“李老兄是福建泉州人,嘉靖三十一年中举,没有进士。担任过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我应该没有记错,你在此处,是辞官了吗?” 李贽惊讶地看着朱翊钧,太子连自己这样小人物的履历都如数家珍? 太可怕了吧! 晏珣露出骄傲的笑容,钧钧天资聪颖、几乎过目不忘,三岁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堪称卷心菜之王。 李贽回答:“我辞官后在各地游历,受友人邀请来山东讲学。我的一位友人何心隐此次也来了,此刻正在见京中来的大人。” 朱翊钧邀请李贽到自己这桌坐下,笑了笑:“你猜到我是谁?你们专程为我而来?何心隐在书院见大人们,你就在这里等着我?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这里?” 他的话音一落,陆绎等护卫警惕地看着李贽。 他们一路上没发现有人跟踪,李贽擅长藏匿踪迹? 李贽解释:“我常来此吃饭,碰见诸位是巧合。朱……老弟没有去书院,我并不知道。”……“偶遇”这种事,就算事先设计,也不能承认。窥探太子行踪是忌讳。 “知府亲自请你,你也不去。你是不想见吕阁老,还是不想见我?”朱翊钧淡淡地问。 李贽低头说:“在下只是觉得,人多的地方说话没意思,不如出来走一走,也许能遇到有趣的人。” 他发现小太子非常复杂,对着晏珣的时候笑容天真,对其他人的时候威势隆重,没有一点孩子气。 这样的太子,让他不得不更小心应对。 朱翊钧若有所思:“何心隐?本名梁汝元,江西永丰县人。嘉靖四十年,他进京组织策划倒严活动,被严嵩追杀,因此改名何心隐。” 李贽简直想跪下,这是什么小怪物啊! 自己当过官,太子知道履历不出奇。何心隐没当过官,本名少有人知,太子是怎么知道的? “你的眼睛瞪得真大!不用太佩服我。”朱翊钧愉悦地笑道,“我有很多的老师,他们知晓古往今来的所有事。尤其是晏老师,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李贽看看朱翊钧又看看晏珣,无法分辨这话是吹牛还是写实。 朱翊钧的表现实在出人意料,让他不知该怎么接话。 正说着,掌柜的带着店小二一起来上菜,冲李贽笑道:“我就说李老爷神通广大,这几位一看就是贵客,您又结交新朋友了。” “你再奉承我,我也不会借你钱。”李贽开玩笑。 掌柜的说:“这种体面和荣耀,有钱还买不到呢!” 听他们说话的语气,关系挺熟稔。看書菈 掌柜的和小二退去,李贽自顾自地说:“我向来认为重农抑商是不对的。天下土地就这么多,再怎么重农也不能变多。想要百姓富裕,还是得重商。商人沟通天下,帮助货物流通,不应该被压制。” 朱翊钧不置可否,顺手夹了鱼肚子的一块肉放在晏珣碗里。 晏珣夹了鱼眼睛底下没刺的肉放朱翊钧碗里。 他们默契十足,仿佛习以为常。 李贽见晏珣坦然地吃朱翊钧夹的菜,又想到朱翊钧方才喊“爹爹”,有一个荒谬的想法:该不会,这个晏珣是隆庆皇帝假扮的? 隆庆微服私访? 他被自己的突发奇想吓到了,一时卡壳不敢说话。 “继续说啊!我想听一听老兄还有什么高见。”朱翊钧笑着,又看向晏珣:“张阁老是不是说要整顿私塾书院,排除偏激的异端学说?” “是有此事,但高阁老不同意此举,目前还没有实施。此次太子南巡,肩负着巡视书院的重任。到底书院有没有异端学说,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李贽脸色一黑……什么叫“异端”?谁才是异端? 朱翊钧接着说:“何心隐办过一个什么社?是做什么的?” 晏珣解释:“何心隐办的是‘聚和堂",他是第一把交椅。凡是进入聚和堂的弟子,不分本土、外姓,不问出身,不分远近,一律平等。大家同吃同住同劳作,身份平等,没有等级,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 聚和堂倡导有田同耕、收益的钱粮统一上交聚和堂的公库。 这是一个高度封闭的社会,里面自给自足,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按需分配的要求。 有人说这是“原始共产主义”,有人说是“乌托邦”,反正何心隐是一个思想境界超前的名士。 朱翊钧看向李贽,笑着说:“从前严嵩追杀何心隐,反而帮何心隐扬名。现在他又褒贬朝臣,把内阁诸位大学士都骂了,他到底想做什么?我今日不去书院,是不想见他!” 阳光明媚,太子的笑容却带上冷意。 晏珣垂眸吃饭,何心隐辗转各地讲学布道,抨击专制制度,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的震撼观点,朱翊钧能高兴才怪。 话又说回来,大明其实挺开明的,各种超前的学术观点涌现,“服妖”也层出不穷,有思想启蒙的意味。 何心隐提出叛逆的观点还能好好活着,要是在带清,把如此惊人的观点喊出来,一定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李贽没有那么极端,他跟朱翊钧偶遇,是想跟朱翊钧论道,谈一谈整顿书院的事。 顺便告张居正的状! 整顿私塾书院,分明就是压制思想!打击“异端学说”,就是排除异己,听不得不同的声音。. 皇帝若采纳张居正的意见,就是昏君暴君! 南巡路上第一个重要站点,朱翊钧和晏珣等来了当世名士,未来的一代宗师。 他们要怎么应对呢?或者说,谁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219533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219533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