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606章 欢迎好大儿回家

第606章 欢迎好大儿回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在春秋不当王 悠然山庄,从承包鱼塘开始 海盗王权 九转星辰诀 你要灭我满门,我发疯怎么了 吻骄阳 是谁在呼叫舰队? 七零:恶毒女配娇养了四个小反派 末世:重生的我选择成为丧尸 我的树分身能分解万物

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子南巡,“顺路”行到倭国,只能说这顺路顺得有点远。 也不能怪太子和晏珣不懂事,年轻人爱冒险很正常,要怪就怪吕调阳,一把年纪还跟着去凑热闹。 弹劾晏珣和弹劾吕调阳的奏折一窝蜂上。 隆庆皇帝淡定地看完这批奏折,还开玩笑说,弹劾的奏折文采都不错。 宫里宫外都说皇帝沉得住气,一点不为太子担忧。 其实,隆庆皇帝连续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某一日,他甚至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梦里大孝子拉着晏珣的手,看日出看星星、游山玩水,开开心心地说:“我跟晏爹在一起,不要回去啦~~” 皇帝被惊醒了。 新纳的小美人含羞带怯,怀疑皇上还想再战三百回合。 皇帝摆摆手让美人继续睡,坐在床边看满室温暖柔和的烛光。 在那么多儿女中,朱翊钧无疑是最重要的。 在他彷徨不安的时候,朱翊钧的出生,帮助他稳固地位。 看到朱翊钧,他还会想起年少时的自己,于是产生一种代偿心理,想把自己求之不得的一切都给翊钧。 他也乐意纵容儿子。 但是,唯有一样不行。 儿子不能认别人当爹!即使那个人是和他吃一个馒头的晏珣也不行! “他们该回来了。”隆庆皇帝喃喃自语。 他派人到天津,守在海港等待太子的船队归航。 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刚从倭国回来的汪德渊。 汪大人跟随大军直下倭国京都、扬我国威,简直让人羡慕得如同柠檬树下柠檬精。 升官什么的,和亲自报国仇家恨相比,已经是细枝末节。 汪德渊只想说,这宴请是吃不完的吗? 吃不完!真的吃不完! “当是时也,天子之剑一出,三军沸腾、士气大涨,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军掌握!” “……海战异常激烈,胡总督披甲擂鼓,炮声隆隆……” “大军进入京都府,在海边小城扎营。月明星稀,海风习习,白沙如洗,涛声如故……” “胡总督望着天上明月,当众说‘值此月明之夜,万里远征之人,于海岸清风白沙之地,率万千敢死之士奔赴敌国京都,今日起誓:愿与部下手足兄弟同生死共荣辱,假若贪功没劳,为个人功名有负君主所托、将士所信,天地共诛!"” 汪德渊目光灼灼、感情真挚,仿佛是他自己在发誓。 在座众人也受其感染。 王锡爵击节感慨:“胡总督乃当世英雄,当浮一大白!” 汪德渊笑道:“王兄曾说,若给你机会,要跟倭奴拼死一战。这个愿望,我比你先一步达成。” 王锡爵也是一条好汉。 王锡爵大手一挥:“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谁做都一样。”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恍惚感到,“抗倭”这件事,本应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要紧,倭国还未亡国,抗倭的机会还是有的。 众人又议论起《马关条约》。 不知道晏珣能否顺利签订这份条约。 毕竟,在朝廷很多人看来,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倭国君主脑子有问题才肯签。 太子的团队顺利抵达天津。 当太子看到天津卫守军排出仪仗迎接自己归来,竟然升起微微的不舍。 旅程就这样结束了。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公费旅游的机会,大约不会再有。 “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皇祖父当年从安陆前往京城,就再也没有回过去。据说,皇祖父当年也想南巡,因朝廷上下反对而作罢。”朱翊钧笑着感叹。 “殿下能够出来很不容易,皇上非常疼爱你。”晏珣在一旁说,“回去之后,你要好好安慰皇上,想必他这些日子也在为你担心。” “嗯!我要做最好的大孝子!”朱翊钧语气坚定。 大沽口,是大明北方海防第一要塞,素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朝廷不断加强此处防卫。 建有设施完备的卫所,驻扎上万精兵,雄伟的炮台令人望而生畏,扼守着进京要道。 但从前那些年,山东和辽东水师都荒废,天津卫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还是最近几年,朝廷重新启用漕粮海运,才让天津卫重新焕发生机。 此地的最高文武官,分别是天津兵备道、蓟镇东路副总兵。 他们早已收到皇帝的命令,每日派人密切关注海上情况,迎接太子归来。 远远看到浩浩荡荡的船队,他们连忙乘坐战船出海相迎。 双方在海上相遇,身穿朝服的两位官员郑重向太子行礼,而后又说:“殿下亲自巡视倭国,是重视海防。卫所上下将士听闻,都感到振奋。殿下辛苦了!” 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近几十年来,天津卫一直没参与什么大战争,地位已经越来越低。 太子重视海防,水师的好日子就来了! 如果天津卫也有一艘威远号,收复朝鲜指日可待! “免礼。”朱翊钧神态悠然,“我此次南巡,本应原路返回。突然出海巡视,走海路返京,给你们造成叨扰,还请你们不要觉得麻烦!” “不敢不敢!殿下能来,实在是我们的荣幸。”两位大人连忙说。 就算要弹劾,也是弹劾吕调阳,关太子殿下什么事! 双方客套几句,当地官员请太子和诸位大人到卫城休息。 “前些时候,汪德渊大人也是从天津登岸,跟我们说了倭国之战的过程,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自去!” 说起倭国之战,蓟镇副总兵胡守仁有些遗憾,又羡慕山东水师总兵戚继明。 他是戚继光的旧部,有丰富抗倭经验,可惜没能赶上这场旷世大战。 朱翊钧笑道:“你们若是对倭国感兴趣,这次可要高兴了。和我们一起回来的,有倭国国君正亲町,你们可以探望一下他。”什么“天皇”?称“国君”已经很给面子! “真的?可以看吗?”天津地方官员又惊又喜。 听说倭国国君不是人,一定很有观赏价值吧? 朱翊钧笑了笑,一旁的陆绎接过话题:“当然是真的。我们会在天津略作休息,当地将领士绅若想看个新鲜,都可以去观赏这位国主,注意一点分寸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羞辱,而是让正亲町提前适应一下。 进京之后,还有更大的场面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251173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251173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