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小晏阁老回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不尽 鎏心 我只是宇航员,真不想成仙啊! 玄幻,我靠作死成就大道至尊 惨死重生,嫁禁欲皇叔被宠疯了 横扫天下 一代大医在民间 都市自在神医陈南朱可人 穿进兽世甜文,干掉女主成功上位 暗夜之主宰

申时行回京,跟晏珣完成了东宫左春坊左庶子工作交接。 分别许多时日,再次相见,两人都感到唏嘘。 申时行的心情尤其复杂。 他接了晏珣宁波巡海御史一职,如今又接任东宫主官,下一步应该就是接任东阁大学士了吧?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晏珣说:“东宫主官的工作内容你是熟悉的,我就不过多地说。太子殿下年纪渐渐增长,脾气比小时候大,你教导的时候自己斟酌些。” 停顿片刻,他接着说:“武清侯府那边如果跟你来往,你也注意一些。” 武清侯李伟还是有一些生存智慧的。 以前张四维在太子身边,李伟跟张四维的关系很好。 后来李伟也想接近晏珣,遗憾的是晏珣的态度太冷淡。 申时行没想到晏珣会说这样推心置腹的话,要知道李伟是太子殿下的外祖父,亲疏有别。 “文瑄,你还和当初一样。”申时行笑着感慨。 当初一起进京会试,晏珣毫不吝啬的分享自己的备考心得,后来获得修《承天大志》的重任,也不忘把他们拉进去分享功劳。 若非晏珣一路提拔,他也不能跟着晏珣身后的路走。 “时间过得真快,咱们相识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少年,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 晏珣拍拍申时行的肩膀,郑重地说:“太子殿下就交给你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晏珣一去兮迟早会还。 高邮的新任知州是张居正的同乡、隆庆五年进士周嘉谟。 历史上一直活到崇祯年间的明末大臣,有“狠人”的称号。 他到任之初,就遇到一个下马威。 一群市井闲散混混,在街上闹事,逼迫商家罢市。 他连忙召集城中大户,命各家派家丁协助差役,将闹事者驱逐出城,逮捕、严惩带头大哥。 然而一件事情刚结束,又不断有百姓来告官,都是些离奇古怪的纠纷。 让底下的文吏处理都不行,非得知州大人亲自开衙门审案。 周嘉谟察觉到问题了。 一般升斗小民都怕见官,有什么纠纷宁可私了,怎么忽然都跑出来告官? 他的幕僚在一旁提醒:“也许这些人就是想拖住大人的脚步。” “依你看又当如何?”周嘉谟问。 “当然是跟说得上话的人谈一谈。”幕僚说。 周嘉谟点点头。 今时今日,高邮最大的地方势力,应该是晏家。 但晏家父子很低调,没有大规模兼并土地,甚至都没有在故乡盖一座像样的大宅院。 周嘉谟去拜访汪德渊的父亲汪东篱。 “周大人来了,汪家蓬荜生辉。”汪东篱姿态谦逊,让人上了西湖龙井,以及本地特色的茶点。 “近来公事繁忙,好不容易才有时间来拜访汪老爷,之前混混闹事多亏您相助。” 汪东篱谦逊地说是应当的。 周嘉谟话锋一转:“刚收到朝廷邸报,小晏阁老南下,途经高邮回乡祭祖。关于接待的事,本官想和本地乡绅商量,你们对他更了解。” 得知是这件事,汪东篱露出真诚的笑容:“是应该给小晏阁老安排一次隆重的接待仪式,一门双阁老,他是我们整个高邮的骄傲。” “小晏阁老要来了,我却被各种案件缠得分不开身,没法抽身安排接待,真是非常惭愧。”周嘉谟叹气。 汪东篱沉默片刻,跟周嘉谟的目光对上。 两人都没有退让。 在这沉默间,周嘉谟又说:“我在京城的时候,跟汪兄请教过高邮各大士绅的情况,我现在说一说,请汪老爷指点。” 汪东篱:“……” 好嘛!自家儿子也是个大公无私的! 不能怪他私心重,汪家在高邮经营几百年,摊丁入亩之后,每年要多交不少赋税。 周嘉谟已经滔滔不绝地说起各家的底细,甚至连汪家和顾家一些私盐上的买卖,都略有提及。 汪东篱笑容僵硬。 周嘉谟见好就收,又说了一会儿接待小晏阁老的工作,喝完一杯茶后告辞离开。 汪东篱一个人默默坐着。 很多年以前,他在这里见到了晏鹤年父子,那时德渊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小子。 想到汪德渊在倭国立下的功劳和现在的官职,汪东篱既骄傲又矛盾……若是不配合摊丁入亩,会不会影响到德渊的前程? 刚才姓周的特意提到德渊,是拉关系还是威胁? 他的妻子顾氏走出来问:“听闻晏珣要回来了?” 汪东篱回过神,回答 :“是路过。晏大学士巡视南洋,皇上允其回乡祭祖。” “那就是要衣锦还乡了。”顾氏高兴地说,“我得提前通知一下双河村的人,让他们准备准备。” “你可真高兴。”汪东篱失笑,“刚才知州也说,让城中乡绅一起安排接待仪式,花我们的钱让他去做人情。” “花些钱我也高兴。”顾氏说,“晏珣和我们家的关系,不就像我们的孩子似的?” “他们这些孩子,出息之后第一个拿自己家开刀割肉。”汪东篱哀叹一声,还不得不去找自己相熟的人家,配合周嘉谟的工作。 高邮大户吴家的家主吴民主动站出来,包揽接待工作。 “我当初在北边贩卖牛马,有幸拜见老晏大人,如果各位乡亲信任我,这件事就交给我办吧!”吴民笑眯眯地说。 未来“吴三桂”的长辈,很会抓住时机。 高邮乡绅因为摊丁入亩的事,对晏珣感情复杂,表面上说晏家父子是高邮的骄傲,背地里忍不住骂骂咧咧,并不想花钱办什么仪式。 可是见吴民这么主动,他们又隐约担心自己吃亏。 “吴民啥时候巴结上晏家,我们怎么不知道?” “他倒是狡猾,想让他做好人,我们来做坏人。” 周嘉谟冷眼旁观,借着晏珣回乡的契机,让那些为难他的乡绅都忙碌起来。 衙门里的案子一下子减少,他终于可以展开拳脚工作。 “摊不摊”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摊,谁家摊多少? 就像办接待仪式一样,有人做主导,有人凑份子。 “吴家来往北方做贩卖牛马的生意,在土地上的利益较少,就拿他家开始。”周嘉谟下定决心。 吴民:“……?” 晏珣本以为自己这次回乡还可以低调,就像之前每一次一样,轻车简行。 海瑞不是制定过规矩吗?不许超规格办接待仪式迎接上司或者过路的官员。 但来到高邮的时候,他被岸上的一排排隆重的迎接人群给惊呆了,鞭炮声锣鼓声乐声震耳欲聋。 “……这是谁搞的?”晏珣皱眉,“周嘉谟想干什么?” 这个周嘉谟不愧是内阁一致推举出来执行摊丁入亩的人,连环招一招接一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252279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252279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