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贡品和回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时始时终 斗罗:唐三是我哥 玄幻:开局圣子,我能融合万物 女帝,我家逆徒实在是太稳健了! 都重生了绿茶青梅还想上位? 全民远征:副职也能带赢全人类 我真的是反派啊 玄门大佬她直播后,全国沸腾了 都重生了,谁还当大佬啊 最是橙黄橘绿时

安南人献土地和人口图册,是老套路了,北边的莫朝就是这么干的。 在安南人看来,就是名义上吃点亏,大明又不能过来实际统治。 占婆女王暗骂安南人不讲武德,压力给到自己了! 安南送国土,她只有嫁给大明皇帝,才能赢这一局! 然而这个场合不合适,她只能中规中矩上前,献上千里迢迢带来的贡品。 有安南使者的特殊贡品,其他藩邦的奇珍异宝都显得略微逊色,国主们一致决定……典礼结束之后,套麻袋把安南人打一顿。 要不然,就在回程的时候,把安南人扔海里喂鱼。 一样样金碧辉煌的贡品呈上,各个国家的名字接连响起,冗长的朝会也不像往日一般让人烦恼。 甚至觉得时间过得有点快。 万国来朝,这还不够一万个国家呢! 一些官员心里想,世上到底有没有一万个国家?改日要问一问熟知海外的小晏阁老。 晏珣:……其实我也不知道。 进贡的环节结束,皇帝勉励诸藩国君主、使臣,就到了盛宴的环节。 四品以上官员在殿内东西相对列坐,五品以下在殿外丹墀。 外国国王班列侯伯之下,使臣则按品级序坐。 第一次来朝的蛮夷见识了什么是“礼乐之邦”。 宴会共进酒九爵。 每一次进酒,都要奏乐,又有教坊司表演舞蹈、百戏助兴。 每一次上菜,动筷子都有讲究。 蛮夷国主仔细回忆礼部教的礼仪,一板一眼地动筷子、举杯,生怕哪一步错了让人笑话。 大明的官员也在悄悄观察“客人”,就像看什么新鲜的好戏。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全世界都说华夏语音,全世界都学华夏典礼! 这就是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 晏珣也留心观察各种细节,准备画到《万国来朝图》上。 像《万国来朝图》、《清明上河图》这种画,细节很重要,每一个人物的动作神态,都要经得住放大镜观摩。 眼前这一幕是历史经典时刻,《万国来朝图》就是见证!…… 一天的朝贡大典结束,百官走出皇宫的脚步还是兴奋的,他们迫切想回去跟家人分享见闻。 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幕,实在是非常可惜。 “可惜张阁老偏偏请假了……他这些年兢兢业业,大明的强大有他的一份功劳。”晏珣小声叹息。 晏鹤年说:“将来还有机会的,不是还要去美洲、去西洋吗?” 晏珣想一想,双目一亮:“也就是说,我也还能见证更辉煌的未来?” “当然。这才收复南洋故地呢,还有更广阔的未来。”晏鹤年微微笑道,“目标还未达成,吾辈仍当努力。” 晏珣摸摸下巴:“看到老爹现在的样子,我真是欣慰啊!” 谁能想到啊! 那个顽童一样的神棍老爹,竟然被教育成心怀天下的阁老! 呜呼! 珣珣教爹有方,简直是卷爹届的楷模! 藩国的国主们也在议论今日的大典,巍峨的皇宫、严谨的典礼、庄重又典雅的乐曲,都冲击着他们的灵魂。 “礼部说,十二天后,有个郊祀礼,还要再次举行大宴。” “郊祀,就是祭祀以前的皇帝。那我们算不算祭品?” 听说汉人祭祀祖先用馒头……蛮头,就是蛮人的头,好残忍啊!吓死宝宝了! “我们不算祭品,还能长一长见识,说起来,宴席上的菜很好吃,不知道怎么做的。” 国主们议论着,心情都很复杂。 见识到跟大明的差距,再狂妄的人都无法自大。 就连觉得自己底蕴深厚的马末沙都暗暗庆幸,好在晏珣问他借粮的时候没有拒绝。 还? 还什么还! 我自愿献的粮食! 郊祀礼之后,朝廷还要“赏赉使臣”,又让国主们隐隐期待……天朝上国的赏赐,一定比他们的贡品价值高。 丝、锦都极好,说不定还有大明宝钞? 想了一会儿赏赐的事,马末沙问暹罗国王:“我想赶今年的秋风回国,你要不要同行?” 以往大明都会派人护送使臣回国,安全没问题。 暹罗国王笑着说:“我不着急的。我在大明住一两年,看看这里的风光。” 听说明军要去一个新大陆,暹罗国王也想去看看。 马末沙皱眉想了一会儿:“我还是要尽快回去。” 他担心离开太久,马六甲彻底没有他的位置。 原本,马六甲就有四成的华人。若大明再运一些移民过去,就能铺满马六甲! 郑氏兄弟也想尽快回国,跟马末沙一拍即合,开始收拾行李。 郊祀礼如期举行,比朝贡大典多了几分肃穆。 大明的皇陵在城郊,昌平北部天寿山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别说初次来的人,就是来过几次的晏珣,都不禁屏气凝神。 大明历代先帝在上,把藩国国主们给你们带来了,请一定要保佑振兴华夏的事业! 晏珣望着巍峨的皇陵,在庄严的乐声中暗暗祈祷。 其实,他并不是忠于一家一姓,而是忠于华夏民族。 振兴大明,是为了振兴华夏。 晏鹤年心有灵犀地望过来,对晏珣笑了笑,也在心中祈祷:请大明历代先帝保佑!毕竟,这是你们老朱家的江山! 天上的先帝们:咋滴?若我们不给力,你还想把江山改姓? 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老六。 祭祀礼成。 礼部官员宣读赏赐的圣旨: “国主每人三、四品每人宝钞三百锭,锦八匹、丝六匹;三、四品使臣每人宝钞百五十锭,锦四匹、丝三匹……” 皇帝最后补充:“诸藩远来,是对大明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给赐赉,虽加厚不为过也。” 朕已经加厚赏赐了,还不快快谢恩! 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外藩使臣露出喜悦的笑容,锦缎、丝绸比黄金还好! 至于宝钞,就是大明的钱,带回去很好用! 他们纷纷行大礼领赏赐、高声谢恩。 百官算了算,也觉得这个赏赐能接受。 宝钞因为严重贬值,在大明基本就是纪念品。 但以大明的影响力,宝钞到海外,就是通用货币,各国可以通用。 今后就用宝钞去换南洋的珍宝,你好我好大家好。 嗯……皆大欢喜。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257501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257501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