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205章 朕的鹤表现不错

第205章 朕的鹤表现不错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禁地探险:队友铁三角 凌天战尊段凌天可儿 恶毒原配不作了,冷面军爷宠上天 现代神话史之人类起源 司掌天地 红楼第一仙 桃源小县令 快穿攻略之病娇大佬又黑化了 五十年代:带着小院穿荒年 妙手神医

袁炜看晏鹤年第一眼,就有“同类”之感。 此人必定入我门中,得我真传。 他虽然没有太直白的夸奖,但言辞之间,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同考官徐翰林见状,意有所指地笑道:“会元郎果然人才出众,袁大人一眼相中你的文章,从难分伯仲的五经魁中,点你为会元。” 袁大人面不改色,镇定地喝茶。 其他几位《易经》房官发话:“我们一致举荐晏会元的文章,都认可他为经魁,只有徐翰林一人意见有不同。” “定晏鹤年为会元,也是所有考官的共同意见。” 会试已经发榜,不能有任何异议。 晏鹤年顿时了然,原来这里有一个小人。回去就摸清你的生辰,先送你一顿“打小人”,将来再送你一顿板刀面。 徐翰林没想到同僚这么直接,笑容尴尬:“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更喜欢另一位考生的文章。袁大人取晏鹤年为会元,想必也有他的考量。” 袁炜放下茶杯,严肃地说:“秉公取材,就是本官的考量,个人喜好还在其次。若按我的喜好,花团锦簇的文章最好,但这不符合会试录取的原则。” 他又对各位新贡士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接下来还有殿试,今后无论在哪里做官,都要谦虚谨慎,不负朝廷取士之恩。”讲清楚,是朝廷录取你们,不是我袁炜一个人的功劳。 这话是金玉良言,又有勉励之意,原本对其有些看轻的贡士都不禁改观,恭敬地聆听教诲。 一众新贡士行礼告退后,考官们笑着议论:“这一科真是人才济济,袁大人认为,殿试谁能得一甲?” 袁炜淡然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一甲也好、三甲也罢,将来都是为国效力。” 副主考笑道:“下官却觉得,这一科说不定能出一个三元及第,也是一大祥瑞。” “一切由陛下决定。”虽然这么说,袁炜脸上也有自得的笑意。 将来人们说起袁炜、晏鹤年,师生二人都是才华横溢、体察圣意~~ 《礼记》同考官却遗憾叹气:“可惜晏珣是晏鹤年的儿子,否则他也可以争一争状元。” 本朝重神童,晏珣这个年纪中状元,未来更可期啊! 晏鹤年?年纪到底大了点。 袁炜正色说:“我也欣赏晏珣,此子的见识和心胸,就算不中状元也是国之栋梁。”可惜什么?我当年也不是状元,只是探花啊! 当着和尚的面说兔子,扎心得很,活该你年纪比我大官职比我低~~ 说起这些如朝阳般冉冉升起的后辈,就想起当年的自己,又有种吾辈后继有人的欣慰。 也有人赞扬王锡爵、徐时行、余有丁、戚元佐……一时间,整个礼部大堂里热火朝天。 徐翰林悄悄躲在角落里,不知道是不是他多心,方才晏鹤年离开时看他那一眼,凉飕飕的。 你一个新贡士,敢用目光强奸我堂堂翰林? 就算你一甲进士入翰林院,说不定还落在我手里! 新科贡士们离开礼部衙门,有说有笑地互相道别。 虽然还没参加殿试,不知道最后的排名,但殿试不黜落人,一个进士的身份是跑不掉的。 王锡爵朝晏鹤年拱手,半开玩笑地说:“会试晏兄胜我一筹,殿试我可要使出毕生所学,届时恐怕要反超晏兄。” 会元被逆袭几乎是惯例,王锡爵信心满满~~ 晏鹤年哈哈笑道:“王贤弟尽管放马过来!” 徐时行看看同乡王锡爵,又看看同科晏鹤年,“你们还记得和徐邦宁的赌约吗?为了咱们去年南直隶五魁首的尊严,在下也要夺状元。” 已知会元很大可能被逆袭,王锡爵又不是去年的五魁首,徐时行觉得必须自己上。 晏珣:……你们都看不见我?何以见得会元一定会被逆袭? 我爹会出手,证明什么叫天命之子~~ 晏珣的迷之自信,来源于对祖先的信任。 四伯晏松年也拍着胸口保证过,考试期间祖坟一定会冒青烟。 新贡士拜见完房师、座师,会试的考卷也送到皇帝面前。 大明的规矩,不仅是会试考卷,顺天府乡试考卷也要“进卷”御览。 礼部整理出《会试录》,用黄绫壳装订一本、红绫壳装订两本,外用销金黄包袱包裹。 按旧制,《会试录》除了呈给皇帝,还要给太后、中宫皇后和东宫太子,以示为国取士的郑重。 嘉靖的几任皇后,一个比一个惨。 第一任陈皇后被吓死;第二任张皇后被废;第三任方皇后在嘉靖二十六年宫内失火时被烧死。 至于太子……以往景王未就藩,一应待遇和裕王一致,包括《会试录》也是两人各送一份。 今年,礼部只给裕王那里送一份。 “进卷”是规矩,皇帝看不看,那是另一回事。 皇帝以往是不怎么看的,家国天下那么多大事,还要忙着献青词拍神仙马屁,哪里有空看考卷? 但这一次,皇帝决定亲自看一看。 修道之人驾鹤飞升,他的鹤终于到来,要看看是否可驾驭。 因为永寿宫被烧,皇帝暂居玉熙殿。 说是殿,空间并不大,恐怕还没有小阁老的花厅阔绰。 玉熙殿内有一尊三足加盖铜香炉,盖子上按八卦图镂空,不断飘散着淡淡的香烟。 墙上挂着一幅字,用瘦金体楷书写着:“吾有三德,曰慈、曰、曰不敢天下先”。 字的落款是“嘉靖四十年正月元日朱厚熜敬录太上道君老子真言”。 落款之后还有一方朱红色大印,镌刻“忠孝帝君”四个字。 忠孝帝君是皇帝给自己封的道号,不飞升都对不起这么大气的道号。 这个地方与其说是皇帝的宫殿,不如说是道士的精舍。 晏鹤年作为会元,文章在《会试录》最前面。 嘉靖皇帝一篇篇看过去,神色淡然:“袁爱卿他们的点评都是赞誉,可见对此人非常喜爱,但朕看其文风却不类似袁爱卿。” 呈送《会试录》的礼部官员恭敬回答:“袁大人说为国取士,不能只凭个人喜好。” 皇帝微微颌首:“袁炜有识人之才,怎么有人说他只会写青词?能把青词写好,就很难得嘛!” 礼部官员连连拍皇帝马屁……您说得对,对极了! 众所周知,严嵩、徐阶就是当朝青词翘楚,谁敢说写青词的不是人才? 看完《会试录》,接着就是制定殿试相关的流程。 在这期间,皇帝莫其名妙地让人去问严世蕃:“听说你前日新纳了第二十七房娇妾?” 皇帝这是羡慕还是表扬……总不能是敲打? 圣心你别猜,猜了也白猜~~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04/72964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04/72964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