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余晖 > 384 转折中的崇祯七年 3

384 转折中的崇祯七年 3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十年苦读中状元,你送我去和亲? 撩魔 一人: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 快穿修罗场:娇软万人迷她没有心 甄嬛传:我穿越成了安陵容 神豪:一分秒杀成首富 人家鉴宝你鉴墓,可太刑了 黄庭道主 最强透视小村医 我是赘婿,只求长生

北京,内阁。 温体仁一接到陈奇瑜的奏报,便找来了兵部尚书张凤翼前来商议。 张凤翼看完奏报,脸上露出笑容道:“恭喜首辅大人!想不到肆虐十余年的流寇之祸就将终结!大喜啊!” 张凤翼是陈奇瑜的姻亲,自然要为他说话,明里他在恭喜温体仁,可究竟是谁覆灭流寇的大家一目了然! “张大人!本官问的是该不该接受流寇的投降!”温体仁皱着眉头道。 流寇们反复无常,当年杨鹤的下场,温体仁可不想来一遍。 在他想来杀光最好,免得又出意外! “首辅大人!陈大人在奏章中说了,流寇实力犹存,若是拼死一战,只怕会损失惨重。 到时又得支出一大笔抚恤,若是能兵不血刃,皆大欢喜啊!” 张凤翼早就接到了陈奇瑜的来信,其中的分润自然也少不了他的那份,他自然要竭力相助。 听了张凤翼的话,温体仁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说实话,他是不愿意招降流寇的。 不过张凤翼有一点没说错,朝廷的兵马若是损失惨重,到时又是一笔开销! 周延儒走后,温体仁虽然大权在握,可如山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朝廷没钱! 这些日子,百官的俸禄,军饷,朝廷的各项开支等等。。他的头都大了! 此时他才发觉周延儒确实厉害,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居然游刃有余! 温体仁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谨慎,不过嘛既然张凤翼和陈奇瑜想要招抚,那就随他们。 反正自己不反对,也不支持,成事作为首辅功劳跑不掉,事败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想到这里,他对张凤翼道:“兹事体大!你随本官一起去面圣!看陛下的意思如何!” 暖阁内。 朱由检得知消息后,兴奋的站起身来大笑道:“陈奇瑜不负朕望!温卿!张卿!你等举荐有功啊!” “陛下谬赞了!此乃陛下慧眼识珠!老臣不过是份内之责罢了!” 温体仁只要在朱由检面前,不管在何时都会谨守本分,从不得意忘形! 一个不会和皇帝抢风头的首辅,皇帝自然喜欢,这也是朱由检放弃周延儒的原因。 事实证明,在皇帝的眼中马屁永远比才能重要。 兴奋过后,朱由检开始翻看起陈奇瑜的奏折,看完后他知道温体仁的来意了。 “这老儿又想要朕来做决定了!什么都要朕做决定,要你这首辅干嘛?” 不过人是朱由检选的,这锅只能他自己背。 朱由检知道此时问温体仁的意见肯定白搭,于是转头对张凤翼问道:“张卿!招降流寇你以为如何?” “臣赞同陈大人的建议!。。” 张凤翼又将刚才说的原因重复了一遍。 果然,一谈到银子,朱由检立刻就有了明显的倾向。 在没有周延儒的日子里,朱由检和温体仁一样,都为银子愁白了头! 一想到剿灭流寇还要支出一大笔银子,朱由检当机立断道:“就按陈奇瑜说的办!” 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决断,朱由检特意又将陈奇瑜的奏折和自己的批复明发天下。 当天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所有人都知道,肆虐大明十余年的流寇即将灭亡,大明在年轻英明的皇帝带领下中兴有望! 皇极门下,一批又一批的百姓和官员们,络绎不绝的前来恭贺!三呼万岁! 朱由检在城头一直笑到脸变得僵硬,站到站不动,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宫。 宁夏固原,三边总督府。 最近洪承畴从陕西回来后,脾气一直不太好。 原因就是流寇一入车厢峡,陈奇瑜就找了个理由将他赶回了固原。 明显不想让他占功劳,不过这也难怪,双方都是有野心的人,向上的路只有一条。 作为竞争对手,陈奇瑜的所作所为并不奇怪。 总督府的大小官员们都夹紧了尾巴,生怕被殃及池鱼。 作为亲兵兼管家的洪大最近更是小心翼翼。 不过今日很奇怪,再看过朝廷的邸报后,自家老爷居然笑了! 这抵报自己也看过,不过是陛下同意了陈奇瑜的所请,招抚流寇! 这有什么值得老爷高兴的?别人立功了,升迁就在眼前! “老爷!您这是有何喜事啊?”洪大壮着胆子问道。 “本官这是在笑陈奇瑜!枉费本官还将他作为对手,原来不过是个稍有运气的蠢货!” 洪承畴见洪大一脸迷惑又解释道:“流寇们烧杀抢掠那么多年,早已不是当初被逼无奈的农民。. 这帮人会乖乖的听朝廷的话,重新做顺民?天方夜谭!本官料定不久后陈奇瑜必然重蹈杨鹤的覆辙!” 六月,当皇帝的旨意一到达,陈奇瑜立刻开始了招降的程序。 在收到两百万两的赎银后,陈奇瑜放流寇们出了车厢峡。 流寇们一出来,表现得非常温顺,没办法不温顺,两个月来都没吃过一顿饱饭。 没力气翻脸啊! 恰恰是这一点让陈奇瑜更加相信流寇们的“真心”! 他贴心的让流寇们休整了几天,恢复体力,然后派出了大批的“安抚官”送流寇们回原籍安顿! 随后陈奇瑜挟大胜之余威,率军前往四川夔州,准备一举歼灭张献忠! 四川巡抚刘汉儒的告急文书可是一封接着一封。 半个月后,刚到湖广地界的陈奇瑜接到了“晴天霹雳”!流寇们复叛了!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一出官军的包围圈立刻杀了所谓的安抚官,没杀的都被割了耳朵赶回去报讯。 流寇们迅速地掠劫了宝鸡和麟游。重新武装了起来! 而作为最大的功臣,李自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继高迎祥之后,“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首领之一。 七月北京,当流寇复叛的消息传来,朱由检被气的脸色铁青。 正所谓“爱有多深!恨有多深!”堂堂天子居然被流寇玩弄于股掌。 自诩“中兴大明”的皇帝怎能善罢甘休? 从内阁到六部,所有的大人们都被骂的狗血淋头!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陈奇瑜! 不过陈奇瑜远在陕西,张凤翼这个当日提议赞同的兵部尚书变成了出气筒。 总算温体仁关键时刻帮了一把,以具体情况还未知晓的理由,勉强保住了张凤翼。 不过所有的大人们都知道,这事不算完,风暴将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318/73004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318/73004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