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生意经(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嫁东宫 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LOL:我能听到敌方队聊! 神医毒妃天才宝宝 读档后,我的物资和能力多到爆表 出狱躲师姐,又被绝色未婚妻拿捏? 修仙:我的开枝散叶系统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暴富了 站哥总拍到意外现场 以武登仙:从武侠开始的无敌路
“朱富兄弟且如此这般。”
他是让朱富用肥皂洗衣服呢。叫唤千遍,不如实践一遍。
朱富将信将疑,把自己的脏衣服泡了来抹肥皂。
“再熬制的时候加点香料吧,花不了几文,档次还能拉升些。”王伦看他洗衣服,想着如果闻到香喷喷的味道,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些?
毕竟人家青楼的姑娘们是有身份的人,衣服平时都要撒香呢。
然后朱富望着扑簌簌掉的灰水吃惊。
真的很好用!比皂角肯掉灰多了。
王伦也吃惊,他没想到朱富的衣服会这么脏!
但也因此让在场的人都坚信了,这东西真能大卖!
“辛苦朱兄弟,再试着用素油取代猪油看看,这样成本还能省一份。”
在王伦想法中,植物油才是制肥皂的原料之一,更贵的猪油要用来制作香皂的。毕竟肥皂用来洗衣服、香皂可是准备作为洗脸洗身之用,皮肤的舒适度还是要的。
朱富自然答应。这是个以数取胜的工程,每节约一文,便是为梁山的事业添砖加瓦。
王伦又让他先制作几个模具,然后按照最新出锅的样品造它一模。再好的东西,也要包装,况且王伦准备打开的第一个销路便是媚仙楼。
他已经把这种肥皂起了个招牌“水仙子”。
然后又问朱富目前几种原料的搭配比例是多少?
这是制作肥皂的商业机密了,焦挺踟蹰了一下没动,因为他是王伦的贴身护卫,算是亲信了,时迁却想着避嫌要离开。
“哥哥先聊,小人到外边等着。”
却被王伦一把拉住。
“此皆是山寨事业,你我都是生死兄弟,有甚机密?不必避嫌!”
时迁很感动。他本来生得就鼠眉獐目,因是小偷在江湖中名声也不好听,是那种被好汉鄙视的一类,王伦却一见如故,从来没有对他有一丝看不起的表现,反而很重视他。
现在连一本万利的生意都不避着他----按王伦所说,那可是年收入十万贯的财富!
想想梁中书为老丈人蔡京过寿辰的十万生辰纲吧,出动军中精英护卫,
还不是惹得各路好汉觊觎,哪怕是血海般的干系咧!
财帛动人心,在王伦这里仿佛不存在,主打的便是一个兄弟情义,用人不疑。
其实主要是他对时迁很了解。
前半生形象不佳:出身不好,常年是以偷盗为业;他偷的东西也不怎么高明,偷鸡摸狗,甚至偷坟盗墓。要人材没有人材,要身材没有身材,要出身没有出身,要文化没有文化。
小偷是江湖好汉第一看不起之职业。
于是很后悔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想着通过加入梁山泊集团来给自己洗白白----至少这边好汉多,和他们为伍,只有加分项。
当然他也争气,上山后屡立奇功:
盗取雁翎甲,赚徐宁上山;
侦查曾头市,火烧云翠楼。
在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的岁月里,也屡立奇功:
征辽时,火烧宝严寺;
征田虎时,火烧草料场;
征方腊时,火烧乌龙岭、昱岭关。
那一把把熊熊燃烧的大火,就是对时迁能力和功劳最大的肯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时迁的那一把把大火几乎都成了历次战斗的突破口。
人家是用命来证明自己的本事,这还不够么?
王伦准备用几句话来征服他的心,这不可以么?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小人一介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竟蒙哥哥青眼相看,小人便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若是哥哥需要,小人拼死也要护得他周全!只是小人本事低微,便想着为哥哥出力也难!”他感动道。
第一次见王伦的时候,便被他义释了,那回便对自己夸赞有加,要不然也不会决定毅然跟着王伦了。
只是以他的武力和身材,甚至王伦这种弱鸡都能和他战个三五十合,又如何能帮到王伦了?无非是个态度。
这就是王伦要的。
“时兄弟何故如此说!李太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小可用人,也是看其长处。在小可心中,你和林教头、三阮兄弟、焦挺兄弟、乃至杜迁宋万朱贵朱富兄弟无二。
像朱富兄弟,便是做生意的好手,别
人替代不得。
时迁兄弟一身轻功夫,飞檐走壁最为了得,许多探听机密之事正是梁山需要的,甚至比战阵之将更为重要!又何必妄自菲薄?”
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智囊》中有一句话:“鸡鸣狗盗,助卒免孟尝,为薛上客,顾用之何如耳!”这个意思就是,就算是鸡鸣狗盗之徒,也可以被孟尝君所使用,还可以救得孟尝君的姓名,关键就是看如何使用他们。
用后世的话说,管理者需要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林冲武艺确实高强,但大破连环马之前若要他来东京盗徐宁的甲,非出事不可。
他也爬不上翠云楼…
时迁大喜,这是他入行以来最大的褒奖,出自梁山大首领之口,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男人,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是一句“认可”二字,便能把百十斤的人卖给你!
“哥哥,有需要时迁处尽管讲!”
王伦一笑,道:“这是自然。都是梁山兄弟,有需要的时候自然有力出力。”
他的这番话,不但时迁收心,焦挺和朱富都是很感动的。王伦不拘一格用人才,有本事哪怕是偏门的人都会有成就感。
跟着哥哥干,死了也心甘!
但在王伦的计划中,最赚钱的生意还在梁山,东京这边将是重要的销售市场。
所以生产肥皂只是他的商业计划的第一步,建立一个有活力的销售链才是大头,否则梁山未来就是生产出了白酒等好东西,也得有销路才行啊。
梁山周边那穷山僻壤之地可不是赚钱的好地方,想挣大钱还得来东京!
为此他还提前与朱富提出了成立公司的构想。
这便是“四海商行”。
朱富人在东京搞情报,未来还会给他扩充人力,没有一个正经的头衔怎么行?也不好展开工作么。
有了这个招牌做掩护,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商行从东京向四面八方延伸,既扩充了商业渠道,也名正言顺地把触角跟进到每一个地区,从而使收集的情报途径更宽阔。
也意味着梁山的路会更宽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485/287997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485/287997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