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驰骋关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编造的救世组织成真了 向往的宅村系统 全民召唤:她的异兽能变异 红楼:金玉良缘 鬼灭【我与鬼王对月饮】 超弦星空 诡秘:从知识荒野走出 乘风破浪的郡马爷 不跪舔后,白月光追悔莫及 云宙灵帝

浦添城..... 琉球王宫...... 说是王宫,其实比中原一般的官府还要差上太多。 因为这个时候的琉球人口十分稀少、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历史上,到清末时琉球的人口也才只有三十多万。 也就是说五百年后,人口才有这个规模。 所以现在说人口稀少一点也不为过。 此时,封学骏已经将赵官家的诏谕颁布完成。 琉球王大成也算是幸甚至哉,要不然早晚会被元军杀害。 有了宋廷的帮助,琉球一定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所以,大成对于诏谕的内容还是乐于接受的。 其实,他也没得选择。 诏谕的核心内容则是: 一、改流求为“琉球”,主岛称“琉球主岛”,统称“琉球群岛”。 二、王室继承者需向大宋朝廷请求册封,是为琉球王。琉球同时使用大宋的年号。 三、琉球实行府县制度,增设琉球为大宋琉球路,并由琉球王兼任琉球路招抚使。 四、大力开发港口、航海、贸易等经济发展活动,由沿海各路带入各行各业技术人员。 五、驻军、人口迁入。 六、兴办学校、医院等。 此次,随大军前来的便有一批农业、教学、医学、科学、航海等领域上的人才,可谓是准备充分。 他们将在此生根发芽,永远守卫大宋的海疆。 随后,江璆发兵平定了山北、山南的势力,当然这个过程很轻松。 他们哪里打得过拥有先进火器的精锐部队。就算是没有火器,他们依然打不过。 就这样,琉球重归于一个完整的琉球。 而短暂的“三山时代”也就此终结。 而对南宋而言,这是继云南路之后,又增加的一个“路”。 现在一共是十八路,琉球路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路。 随着北伐大军的挺进,这个数字也一定会逐步增加。 半个月后,江璆根据赵官家的意思下命一千步军、五百海军驻守琉球,其余大军继续乘船北上执行任务。 这是宋廷初次向琉球注入人力资源。还有千余投降的元军残部留在了这里,一同开发琉球。 同一天,礼部尚书封学骏则随一小部分战船出发回建康。 在很多人看来,琉球不过是荒蛮落后之地,朝廷没有必要花费一些精力来经营这里。 江璆这么想、封学骏也是这么想。 但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定然是赵官家的长远布局。 他们又岂会懈怠。 而他们也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琉球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倭国用兵。 当然,这是后话。 ...... 九月初十。 此时北方的气候,已经是秋天的尾巴,气温也开始下降得很明显。 宋西路军接连攻克沿线一些城池后已经抵近“京兆府”。 “安西路”已经成为风口浪尖之地。 张珏的意思是,必须尽快收复京兆地区。 要不然到了冬天,后勤补给便会显得更加困难,所以要尽快收复唐朝旧都长安,以此作为大军的落脚之处。 后勤补给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曾经“端平入洛”的失败,就是后勤保障出了大问题。 所以此次北伐大业,自然不能再在后勤补给上出现任何问题。 作为负责各路大军后勤“总指挥”的左丞相陆秀夫更是加紧了在西线调运粮草物资前往大散关的步伐。 由此,大散关的战略支撑地位越来越显著。到达大散关后的物资,再从这里调往前线。 所以,整条西线的后勤运输路线几乎没有停过。 而西线相较于中线和东线,是最困难的一条路线。 西线,也就是陈仓道。三国时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就是这条路线。 满目奇山峻岭,脚下却只有羊肠小道。 但人走多了,路也就慢慢的很自然的变宽了。 沿途的驿站、茶馆、旅馆也随之兴起。 大势所趋,已成必然。 九月十五日。 宋军兵临京兆城下。 而元军也在城池前摆开了架势,意图与宋军在关中展开决战,挽回颓势。 双方旌旗飘飘,杀气腾腾,厮杀也只待一声令下。 “大唐长安城现在就在我们的眼前啊!历史的尘埃已将这个往日盛唐的都城淹没在长河之中。” 张珏接着说道:“如今,它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城池,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唐朝灭于907年,到此时已经过去了372年。 赵孟焱说道:“虓帅,灭了眼前的这股元贼,八百里秦川定当唾手可得啊!” “嗯,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却不可以轻敌啊!元贼号称二十万大军,我看至少有八万人!” 张珏接着说道:“八万人,还占有城池之利,力量不容小觑。所以这一战我们要胆大心细!” 程聪说道:“虓帅,久不台这厮在这里摆开阵势,他这是想与我军决战啊!” 张珏点了点头:“嗯,这是必然。我军势不可挡,他只能集结大军在此与我一战,妄图击败我军前进的步伐!” 赵孟焱没好生气的说道:“哼!他这是痴心妄想!” 万山紧盯着远处的元军阵营说道:“张弘正那厮想必就在其中吧,末将一定要亲自将他大卸八块!为洋州所有阵亡的将士报仇!” 洋州之战,五千守军几乎全部阵亡,这对万山来说就是血海深仇、一辈子也无法释怀的事。 万山的声音很尖锐,也不像是夸夸其谈、做做样子。 “阵地上元贼的骑兵不过几百骑,大批的骑兵并没有现身,这个不得不防,而且需要高度戒备!” 张珏接着说道:“方将军,斥候向两翼纵深查探,同时马军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谨防元贼骑兵奔袭!” “得令!”马军统领方遇龙应道。 “其余部队阵型保持不变,准备战斗!” “得令!!” 两军对阵,气势逼人。 这时,元军阵营有一个人骑着马向阵地中央走去。 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久不台不可一世的喊道:“嘿!对面的让你们领头的出来!” “怎么!这仗还没开打啊张珏该不会就做了缩头乌龟吧?!哈哈哈......” 但宋军却不为所动,只等张珏的命令。 过了一会,张珏策着战马单骑迎了上去。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495/73958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495/73958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