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假太监:女帝命我拿下皇后 > 第466章 揪出奸细,建议科举制

第466章 揪出奸细,建议科举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表白失败,校花急了 乡村小傻医 全职法师之移动灾难 老祖宗别摆摊了,全球富豪都在找你 贵命转折 寻针记 闪婚包工头,他掏出百亿钻戒 原神:我在提瓦特当富人 被困万年,出来已是大佬 从向往开始跑偏的娱乐圈

“妙啊。”韩悝率先发言道。 “如此设计继承制度,简直是绝妙。这样既可以保证对功勋及子弟的恩赐,也杜绝了氏族一家独大的局面。” “第二,还可以将一些尸位素餐之人剔除权力的核心。” “第三,也会给当地的寒门子弟一些机会,让他们更好的晋升,为我大秦效力。” 李九道却是淡然一笑。因为,对于寒门的晋升,他还有其他的策略。 皇位上,秦宁满意的看了一眼李九道。 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这时候,她甚至已经逐渐的接受了李九道就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事实。 而苏玄策、陈青山、王彦等人,虽然不满于李九道提出的方案,却是叹气加无奈。 毕竟,比起废除恩荫制,推恩令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了。 甚至,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秦宁、李九道和吴廉合起来唱的一出戏,就是为了推出推恩令,就是为了削弱氏族的力量。 这足以令几人产生不满。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改变了这种想法。 皇位上,秦宁见苏玄策等人没有意见,遂宣布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着,秦宁看向李九道:“李玄,宫门外还聚集着大批学子,你现在去,让他们速速离开。” “陛下。” 李九道拱手道:“学子自然是要劝的,不过,还有一事,臣还需要和吴廉大人请教一下,望陛下恩准。” “准了。”秦宁点点头。 吴廉恨不得杀了李九道,阴阳怪气的说道:“李大人,您身份尊贵,没想到还有事请教在下,真是让在下受宠若惊呢。” 见吴廉还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李九道玩味一笑,问道:“敢问吴廉大人,为了挑拨寒门和氏族的关系,回纥国三王子林城给了你多少钱财??” 此言一出 吧嗒。 吴廉浑身一震,被惊吓的将手里的一串佛珠掉在了地上。 其余众人皆惊。 难道……这货是回纥国的奸细?? 堂堂御史大夫,竟然是奸细。 这件事让众人后脊背发凉。 皇位上的秦宁,更是直接黑了脸。 毕竟,这吴廉可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 秦宁阴沉着脸问道:“李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九道似笑非笑的看着吴廉,呵呵道:“吴廉大人,陛下在问你呢?” 吴廉颤抖着身子,颤声道:“你……你什么意思?我……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休要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 “不明白??” “那我就让你明白明白。” 李九道冷哼一声,朝着金銮殿外喝道:“带进来吧。” 下一瞬,一个光头推搡着一个满嘴是血的宫女走了进来。 光头是龙三。 宫女,自然是陈美人府上的阿茶。 “阿茶,怎么是你??”陈青山惊呼道。作为陈美人的哥哥,陈青山自然认识阿茶。.. 李九道笑道:“陈大人,这个女人,是回纥国的奸细,一直没有告诉你,还望恕罪。” “……。”陈青山羞愧的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自己妹妹宫里的宫女是别国奸细,这件事,太意外了。或者说,他也有失职之罪。 若皇帝陛下追责,整个陈氏家族,都可能受到牵连。 李九道笑着安慰道:“陈大人不必自责,这件事……陈美人是知道的,要不是她配合的好,怎么会挖出吴廉这个老匹夫呢??” “……。”陈青山一阵郁闷——嘚,就我不知道呗。 不过同时,他也放松了许多。 “吴廉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说??”李九道脸色一变,厉声道。 说话间,李九道飞身来到吴廉身边,闪电出手,啪的一巴掌拍在吴廉的脸上,顿时,满嘴的牙齿脱落到了地上,包括……那颗藏有毒药的牙齿。 李九道再次一拳挥出,砰的一声砸在吴廉的胸膛,将其武功废掉。 “你……。”吴廉气的浑身发颤,疼的嘴角直咧。 李九道冷笑道:“让你那么容易的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你??” “将他们都带下去吧,好生询问,查出回纥国的奸细,一个不留。”秦宁下旨道。 “遵旨。”龙三领命后,带着吴廉和阿茶离开了宫殿。 苏玄策被气的脸色铁青:“没想到,这吴廉竟然是回纥国奸细。真是可恶。” 赵敬之也附和道:“怪说他要谏言废除恩荫制,这完全是乱我大秦。” 其余氏族官员们也纷纷附和。 联想到整件事情的始末,众人甚至能猜到——这是计谋——皇帝陛下和李玄合谋,借助吴廉之手,削弱氏族的力量。 只是事到如今,他们也无话可说。 太师上官鸿明显的感觉到了朝堂的氛围的变化,赶紧道:“陛下,外面还有那么多学子等着呢。” 闻言,秦宁会心的点点头,道:“李玄,宫门外的学子,你且去安抚吧。” “喏。”李九道拱手道:“陛下,在臣前去见各位学子之前,想向您为学子们讨两份恩典,望您恩准。” “讲。” “谢陛下。” 李九道躬身道:“学子闯宫,犯了大不敬之罪,按照大秦律,应该交由大理寺查办,臣望陛下念在学子们只想为同窗讨回公道的份儿上,赦免他们的罪责。” “准了。”秦宁道:“还有一份儿恩典呢??” 李九道微微颔首,从袖子里取出早就拟定好了的奏折,捧在手里,躬身道。 “陛下,因恩荫制改为推恩令,势必会造成多数岗位的空缺。” “我朝以孝廉推举的制度,虽然合理,但对寒门子弟来说,却甚是不公。” “而招贤馆虽然可以接纳大批学子,但是也只是对咸阳周边的学子而言,对偏远地区的学子来说,他们依然难以有伸展拳脚的机会。” “所以,臣建议,开科举,招纳贤士,为我大秦效力。” “此为条陈,请陛下过目。” 秦宁接过奏折,查看了起来。 没等秦宁发话,礼部尚书王善泉却先跳了出来:“敢问李大人,这‘科举",是为何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89/123441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89/123441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