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体察民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九转神体诀 八零钓系美人,靠绿茶拿下冷面军少 逃婚北大荒,锦鲤医妻被军少宠翻了! 家族修仙:从底层开始崛起 狂凤倾天下 甜爆了,偏执总裁宠上瘾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全球冰封,我囤女神就能变强 精灵女皇的物语 傲娇小青梅甜又黏,又在偷看我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老太君还能说什么? 她只能笑呵呵的道:“都是好孩子,那你们去好好玩,等饭菜做好了,我让人去叫你们。” 萧七月带着两女谢过老太君,这才跟着黎白惜黎白柔一起出了小厅,直往花园走去。 一路上,几女的神色皆不相同。 黎白惜因为之前和萧七月有过两次交集,对萧七月的感观已经彻底改变。 所以现在面对他,脸上多了几分热情。 黎白柔就不一样了。 她本来就一直看不上萧七月。 可现在她又是整个黎家地位最低的那位。 因为左家的关系,她平时甚至想出三房的门都有些困难。 而现在的萧七月,则是整个黎府都要供着的存在。 所以哪怕是强颜欢笑,她的笑容也十分勉强。 萧七月倒不管两个表妹是什么心情。 刚才他让凝霜显出身形,其实就是一种避嫌。 不管老太君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萧七月现在可不想和这两个表妹有其他交集。 凝霜知晓这一切,所以现身后,她一直保持着温柔贤惠的状态,尽量让两个表妹看出她们的不同。 大丫就不管这些,她只顾着拉上凝霜逛园子。 不时还插话问这问那,俨然把两个表妹当向导来看。 围着院子一圈下来,萧七月三人是尽兴了。 黎白惜一声声“嫂子”的叫着,让大丫和凝霜皆是很受用。 唯有黎白柔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满脸的委屈。 逛完园子,那边饭菜也做好了。 三人享受了一番美食,这才离开黎家。 过了几天,萧重信和萧念恩兄妹回到了金陵,他们拉来的海盐已停靠在码头。 萧七月这才通知黎修慕带着两名掌柜前来。 几人碰面,前往北漠和西凉的商队正式组建成功。 在萧府亲卫的乔装保护下,踏上了贩盐的行程。 而萧七月这边,也开始谋划在领地境内修建道路的事宜。 萧七月的计划不仅局限于现在的领地境内。 在他的规划中,整个大盛的范围都要修建道路,这个工程很大。 但就目前看来,还是先从他管辖的境内开始。 路可以直接修到边境,但对面的要不要修,就是朝廷的事了。 想起修路,萧七月第一个便想到了水泥。 这是一种廉价而又结实的修路材料。 至于沥青,现在还不在萧七月的考虑范围内。 一是现在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速度根本不可能太快。水泥路容易打滑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 二则是沥青的原料获取困难,而且就算能获取,沥青路面的造价也比水泥路面的造价要高很多,同时维护成本也要贵许多。 当然,修通整个境内的道路依然很困难,但总比秦始皇修五尺道要容易些。 五尺道可是用夯土夯了一层又一层,其成本和人力比起水泥路都要贵。 修路是个大事,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和民生生活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战略层面。 特别是江南到金陵,金陵到纪州和炎州,再到幽并青三州的路。 萧七月决定亲自去这些地方考察。 同时也要找到合适的工匠。 于是整个平南王治内的匠户们地位又提高了。 整个治内的地方官都亲自到匠户的聚集地去调研。 他们可不希望萧七月到一个地方后,他们对匠户的了解还没有王爷的多。 要知道这些地方官大多是临时任命的。 每个人都抱着能被正式留任的心思。 萧七月的基层工作法很快就被整个治内的地方官学习。 这比以往官员体察民情更为具体。 都是带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开展工作。 而且按照萧七月的要求,地方官员到下面了解情况时,不能干扰到当地百姓们的正常生活。 这一点他自己就带头做到。 大丫最喜欢这样的活动,因为可以到处跑到处看。 她知道萧七月想跑完整个领地,于是便提出先去江南。 实在是江南给她留下了太多回忆。 在那里,她和凝霜算是统领着一大批盐丁把郑家给打了下来。 她对那里盐丁们的生活最是了解。 萧七月一直比较宠大丫,而且黎白元和杨秀才等人也在江南。 他也想在两人再次出海前见见他们。 之前因为忙,他想要两人寻找的东西也都是通过书信发给青云老道。 这次有机会亲自见见两人,也好将他的想法多和两人沟通。 现场沟通总比信里描述好上许多。 刘家父子现在已通过各种渠道挖了不少造船的人才到江南。 萧七月相信这次他们再出海,能运回来的东西肯定很多。 与上次来江南时不同,这次萧七月等人到这里,整个江南已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萧七月低调的带着凌霄和大丫等人进了一间酒楼。 因为是商贾打扮,进门就受到了掌柜的热烈欢迎。 要了酒菜以后,萧七月表示想要了解一下江南的情况, 店掌柜听到这个要求,直接放下手里的活计陪萧七月聊了起来。 一般这种商贾是酒楼客栈掌柜最喜欢的了。 他们不仅有钱,还不太会颐指气使。 最重要的是,一个商队往往许多人,只要他们住下,客栈和酒楼就能揽到生意。 说起江南的情况,掌柜开始滔滔不绝。 “要说整个江南,还要感谢平南王的到来。” 他第一句话就让萧七月下意识的看向四周。 莫非这里已经有人认出他来了? 不过听着掌柜的讲述,他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从掌柜的口中,萧七月才大概知道了江南的变化。 总体来说,现在的江南变化最大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食盐变得平价了。 不管是酒楼,还是普通百姓家,现在的食盐已经成了普通调味料。 上次那种每样实物都没味道的情况算是一去不复返。 第二就是江南的商业开始复苏。 以往,大盛对海岸采取的是封锁。 而像郑家那样的大家族,则是暗地干着走私的营生。 这样做穷了朝廷和百姓,但却富了把控资源的世家大族。 而整个朝廷的文官集团,又是这些世家大族圈养起来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1981/123426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1981/123426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