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 第787章 赵云认为,王莽做的是对的!

第787章 赵云认为,王莽做的是对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京港绯闻 重生之非主流村长 我看到了一切 NBA之球场魔法师 仙之侠者悠然一世 规则怪谈:冲了鬼新娘,我不当人了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超时空公交:三穿了谁还做舔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都当女主了,谁还跟男主谈恋爱啊

在本时空,由于夏国搬空了洛阳皇宫,王莽的头骨也就落入了夏国手里。 直到现在,赵云都还没有处理他。 实际上。 赵云一直都想给王莽正名! 这不是赵云疯了! 而是赵云作为一个穿越者,深深地知晓王莽所做的一切,都是十分有远见的,是正确的。 看看王莽都做了什么? 第一: 不许民间放高利贷,改由国家来放低息贷款。 而当时天下权贵和大族,几乎家家都放高利贷。 高利贷收入,占了权贵和大族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 权贵和大族因此愤怒。 第二: 将天下土地山林收归国有,由国家进行重新分配。 由于土地是国家的,私人买卖土地就成了违法犯罪行为。.net 权贵和大族通过放高利贷,以及灾荒之年高价出售粮食,大量兼并土地,是天下百姓受苦的根源。 王莽把土地收归国有,直接杜绝了权贵和大族继续壮大的可能性。 权贵和大族都很愤怒。 第三: 发行纸币等多种货币,以此来解决权贵藏钱导致市面上钱少的问题。 权贵和大族通过控制货币,实质上控制了实物的流通,使得财富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莽让世间货币变多,就是想挖塌权贵和大族联手铸成的金融城墙。 权贵和大族都很愤怒。 第四: 在全国建立学校,向更多人普及知识。 推行“新文化”,取代被权贵和大族掌控的儒家文化。 权贵和大族通过垄断知识,实质上垄断了对经典和国家政策的解释权,掌控了朝廷和地方上的话语权。 王莽想让更多人识字,想在世间推行新的知识体系,这就是要夺取权贵和大族的话语权。 权贵和大族都很愤怒。 第五: 裁汰冗官。 王莽改革官制,合并了很多官职,将只吃饭不做事的冗官裁汰出去,明确了官员的责任。 相当于打破大锅饭,让官员做kpi。 这一点,让官员们感到非常痛苦。 王莽管不着地方官,但他能把朝廷官员牢牢盯着。 朝廷官员们很愤怒。 第六: 将地方的财权和行政权分开,以此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少地方官腐败的可能性。 地方官不能贪腐,地方官就很愤怒。 第七: 打破官员被权贵垄断的局面,开始从贱民中选拔官员。 他以此增加官员数量,从而尝试更深层次地控制地方。 一直以来,地方上的一切权力都归地方大族,形成了皇权不下乡的局面。 王莽试图深层次掌控地方,就是要剥夺地方大族的权力。 地方大族非常愤怒。 第八: 王莽以非常积极的方式处理灾荒。 他大量贮存粮食,以应对抗灾能力。 某地一旦受灾,他会大量放粮。 还会减免灾荒地区的税赋,将多数灾民转移到别处,从而让灾民得以生存。 一直以来,各地大族都通过灾荒大发横财,大收奴仆。 王莽的种种举措,完全断绝了各地大族继续壮大的可能性。 地方大族非常愤怒。 第九: 西汉一贯对少数民族奉行强硬政策,动不动就杀其王,灭其族。 通过这种征战,将军们得到了军功,权贵们得到了奴隶和牛羊。 唯有百姓受苦。 打仗时要出人当兵,出人服徭役,加征赋税。 打完仗自己死了人,出了粮,没有半分好处。 王莽派人和少数民族交好,主动和他们做交易,还向他们传授文化。 少数民族和汉民的关系开始缓和,并积极融入汉人的文化圈子。 这就损害了将军和权贵的利益。 将军和权贵都很愤怒。 第十: 王莽增加了军队的数量和装备,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纪律,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他还实行征兵制度,取消了贵族的兵权,提高了军队的平民化程度。 这等于夺去了将军和权贵的军权,让将军和权贵面临着被王莽支配命运的局面。 将军和权贵因此而畏惧,也因此而愤怒。 除了这十条,王莽还出台了很多政策。 王莽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让天下百姓获得生存的权力。 但是! 天下的权力和利益就那么多,还几乎完全被既得利益阶层掌控。 王莽推出的每一条政策,都会不同程度损害既得利益阶层的权利。 这就使得所有既得利益阶层都很愤怒,进而对王莽痛恨起来。 王莽也没对既得利益阶层客气,直接利用已经掌握的军队对其进行镇压。 然而! 这个时间段,军队中的绝大多数军官,依然是既得利益阶层的一员。 一旦发生战事,很多军官要么怠工,要么干脆造反。 而且! 王莽也不掌握地方治权和天下话语权。 世家豪族利用对地方上的治权,将王莽的新政直接搞成了恶政。 然后,世家豪族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将百姓的一切苦难全部归于王莽的新政。 天下百姓因此而反。 王莽相当于是拿少数军队去打大多数军队,还要面临无穷无尽的农民军。 这种形势之下,他当然只能败亡。 所谓成王败寇。 更不必说,王莽被天下世家豪族一致的厌恶,还被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厌恶。 王莽一死,就成了世间最大的恶棍。 但是! 站在后世人的角度来看,王莽的动机显然是很好的。 从一开始,赵云就在走着王莽的道路。 所以说,不只外人认为赵云在学习王莽,便是徐庶等自己人,同样认为赵云在学习王莽。 赵云不想为此辩解什么。 原因是: 对于自己人,他不必解释。 事情明摆着的。 按照他的计划执行,百姓们可以过得更好,国家可以发展得更快。 对于外人,他没必要解释。 外人即使是百姓,也是被世家豪族控制的。 双方属于势不两立的敌对关系。 敌人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只有被消灭一条路。 而且! 赵云其实不想辩解。 评价王莽的人,始终都是西汉末年那些权贵和大族。 当他们处于旁观者位置,就觉得王莽这人的道德品质真的很好。 又因王莽出身不凡,明显拥有光明的未来,他们就一致赞扬王莽,以及取得王莽的好感,为自己谋取利益。 当王莽成为皇帝,开始对权贵和大族动刀子,让权贵和大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失,权贵和大族就把王莽恨死了。 这时候,他们当然不会再颂扬王莽,而是对王莽进行了最恶毒的漫骂和诅咒。 王莽其实一直没变,是个很有圣人之心的人物。 变的是那些权贵和大族的口风。 作为掌握天下话语权的人,他们永远只赞颂对自己有利的,咒骂对自己有害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081/110150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081/110150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