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 第675章 董卓针锋相对,并拉上了赵云

第675章 董卓针锋相对,并拉上了赵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第七重奏01 就我一个人是反派啊 我成帝了金手指才来 觉醒后全家偷听我心声逆天改命 重回1998,小青梅是个粘人精 你好啊!2010 假千金一撒娇,顾总冷脸挖墙脚 神医侠侣帝尊哪里逃 双生武魂,满级魅力,妖女请自重洛凡尘苏玖儿 拖家带口去逃荒?不怕,我有空间满粮仓

董卓这时候拥有军队21万,也是兵甲齐全。 以21万对阵28万,理论上是半斤八两。 但是,董卓心里还是很不踏实。 李儒明确告诉他,军中的中高级将校,大都和世家豪族有关系。 在心理上,他们是偏向刘焉的。 若有军队临阵倒戈,一点都不奇怪。 而董卓也不能大规模替换那些将校。 一旦那样做了,那些将校必定狗急跳墙,率领军队大规模哗变。 在这种情况下,夏国的军事援助,就显得越发重要。 若能让夏国独立承担一路,董卓的胜算必然大增。 在李儒的建议之下,董卓以欺骗手段说服了董白,让董白给赵云写了封信,让赵云赶紧率兵前往洛阳。 似乎赵云稍晚一点,洛阳就要被恶贼攻破,沦为人间地狱。 赵云见信以后,心中很是好笑。 事实上,取了董卓的汉中和长安,赵云算是占了大便宜。 他终究不是一个政客,做不到理所当然,若无其事。 他当即回复董卓,11月25日就率骑兵出发。 22日晚间,董卓得到赵云的回信。 董卓大喜。 当即召来李儒、吕布等留在洛阳的心腹,进行军事商议。 最终,董卓也安排了三路大军。 北路: 赵云,李肃,董越。 为示对赵云的尊重,赵云为北路军统帅。 但也因此,董卓只给了北路军10000步兵,其余兵力要由赵云来出。 中路: 牛辅为统帅,胡轸为副帅,李傕,郭汜为小帅。 中路军共配置了120000步兵,30000骑兵,50000辎重兵。 南路: 考虑到南面十分广阔,攻过来的孙坚也十分武勇,董卓给南路军安排了40000步兵,10000骑兵,并将吕布派去了南路。 但吕布十分骄傲,不愿接受徐荣的指挥。 李儒便将南路兵马一分为二。 以徐荣为正帅,直辖25000步兵,5000骑兵。 以吕布为副帅,直辖15000步兵,5000骑兵。 徐荣在董卓发迹之前就是中郎将,在军中的声望和姿格远超吕布。 因此,徐荣得到的兵力更多,吕布也没有什么不满。 为免将自己的地盘打烂,李儒建议主动出击。 董卓有些迟疑,打算听听赵云的意见。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也是为了进一步催促赵云,董卓直接将会议记录发给了赵云。 经过安全司的飞鹰传书,赵云在当日晚间就看到了。 看到敌我双方的兵力布置方案,赵云的心情有点复杂。 因为他这个穿越者的掺合,十八路诸侯讨董再没有机会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汉王刘焉讨董。 但是,历史也有其顽固的一面。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刘备、公孙瓒,这些家伙各凭本事,都成了讨董的将帅。 特别是袁绍,虽然没能当成盟主,但却当了元帅! 相比原时空那个松散的联盟,现在全军都有共主刘焉,这支讨董大军更加团结,对董卓的威胁更大。 当然! 董卓的情况也和原时空不同。 原时空中,董卓得到的皇帝,是他自己在洛阳城外捡到的。 在本时空,是夏国的安全司从皇宫里把皇帝弄出来,直接送给了董卓。 权力的得来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使用权力时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在这个时空,董卓远远没有另一个时空那么残暴。 当着大臣的面胡乱杀人的事,他从来就没做过。 放纵士兵抢劫洛阳城的事,同样没做。 一些士兵私下抢掠了百姓,都被董卓下令处死。 因此,处于朝廷治下的百姓们,对于董卓的观感其实还算不错。 九月份开始,李儒开始学习夏国进行“变法”。 一举废除了许多杂税,并强令地主们降低田租。 由于董卓已经将手下大将派去各地当官,这些政令是在军队的督促下推行下去的。 即使在下面被打了折扣,也使得治下百姓们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百姓们因而对董卓拥护起来。 民意也会影响军队。 除了中上层的一些军官,基层的士兵,大都是拥护董卓的。 军心民意尚可,董卓自然不会产生逃跑的想法。 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董卓势力,也比原时空的要强大得多。 还有一些变化,也是不容忽略的。 讨董大军方面: 孔融、韩馥之类的文人酱油党,根本没有出现在指挥体系之中。 董卓军方面: 各军将帅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地盘,算是成了董卓势力的股东。 董卓军的成败,将影响将帅们的未来利益。 因此,各军将帅的战斗意志,要比原时空强烈n倍。 原时空中,吕布为了和胡轸斗气,就将战事视为儿戏。 在本时空中,这种事情再不可能出现。 即使吕布依然脑抽,他手下的将士也不会跟着他蛮干。 此外,或许是研究过夏国的军队体系,两大阵营,都把战兵和辎重人员区分了出来。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在原时空中,后勤人员很不受重视,甚至是胡乱抓来的。 缺少粮草之时,军队就会把民夫杀了吃掉! 民夫们因此而十分畏惧军队,对于军队的忠诚度极低。 这导致后勤运输的效率极为低下,面对敌军的突袭之时,运粮人员立即就会崩溃。 而有了正编的辎重队,这些问题大都不会出现。 后世人都清楚,打仗就是打后勤。. 在这个时代,这一条同样适用。 双方的后勤更有保障,军队的耐力和韧性就会更强。 如此一来,双方最终会打成什么样,连赵云也猜不到了。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 夏国是站在董卓军一边的。 夏国一直和董卓势力的关系不错,甚至是借助了董卓势力方才成长起来的。 只以利益而论,夏国也不能任由董卓势力倒下。 当然,最好也不要让董卓轻松取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渔翁要想得利,就得让鹬蚌处于难解难分的状态。 国与国之间,首先要考虑利益得失。 当然,如果统治者更有道德,可以得到国民的更多支持。 为了做到这一点,赵云提前给戏志才去信,让他写一份战斗檄文,于24日这天登报发表。 24日晚间,赵云看到了刊登在报纸上的那篇檄文。 看了作者名字以后,赵云先是吃惊,然后就露出了满意之色。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081/7742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081/77423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