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面包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龙珠之凡武惊天 你根本没参加国运,你躲哪了?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惊!花瓶美人她有亿点点御兽能力 穿越诸天从龙珠开始 和校草网恋翻车后 顾总,太太又去给你挂号了 地狱狂医 重生做皇帝

苏大丫和苏二丫在沈月瑶的熏陶下,对美食非常感兴趣。 两个人喜欢一家人一起做美食,她们就觉得那种感觉特别温馨。 而且内心还充满期待感。 尤其她们也没想到三婶还会做糖。 要知道外面卖的糖都很贵。 以前也就过年的时候她们能吃几块,都舍不得吃。 苏大丫一边洗麦芽,一边道:“三婶真厉害,没想到还会做糖,其实光做出糖出去卖,也能赚很多。” “可不是,咱们三婶就是厉害,旁人都羡慕咱们有这样好的三婶。” “不知道做出来啥味道。” “那还用说,肯定好吃。” 苏大丫苏二丫对沈月瑶的厨艺都很有信心。 家里之前买了糯米,沈月瑶则舀出了一些糯米,将糯米掏干净,然后上锅蒸。 苏二丫将麦芽洗干净后,苏大丫在用刀切,她进灶口看三婶要烧火道:“三婶需要烧火吗,我来烧火。” 沈月瑶解释道:“嗯,要将糯米蒸熟,蒸熟后,将切碎的麦芽跟糯米混合,放入水发酵……” 沈月瑶简单的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说了一下。 苏二丫都认真听着。 苏大丫就在院子里切麦芽,自然也将沈月瑶的话听的很清楚。 这样她们都学会了,以后家里人想吃,她们也可以做,就不必三婶什么都亲力亲为的动手去做了。看書菈 要是什么事都靠着三婶去做,三婶也会累的。 要是看到三婶累,她们也会心疼。 大家一起动手,蒸糯米也很快。 大宝二宝也会好奇的在旁边看着。 沈月瑶不会要求他们非要读书看书学习。 沈月瑶希望他们可以享受童年的快乐。 其实在村里子童年更轻松快乐,以后要是回了京城,可能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就不会在村子里这样自在。 所以沈月瑶也会让大宝二宝玩,想玩就玩,想学习就学习。 反正他们也才三岁。 “娘,好香啊。” 二宝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锅里的东西。 沈月瑶解释道:“这是糯米蒸熟的香味,糯米香,真正做出麦芽糖来那才叫真的香。” 苏大丫将切碎的麦芽拿了进来。 “三婶,这些是切碎的麦芽。” 沈月瑶点头道:“将这些倒入大盆里,加水,发酵,大概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保温发酵就发酵好了,就可以过滤做麦芽糖了。” 苏二丫低声道:“还要一个半时辰啊。” 苏二丫都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做麦芽糖。 沈月瑶道:“已经很快了,做好了吃的时候就不觉得时间慢了。” 不过这个时间这样空着确实空着,还不如做点别的。 沈月瑶神色一动道:“三婶还教你们做一个面包窑,有了面包窑,咱们以后就可以烤各种面包吃了。” 说起这个来,沈月瑶也有些兴奋。 这个时代就是没有电没有各种电器,想要做一些东西,只能用原始的方法。 要是有烤面包机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不过亲自动手搭建一个面包窑,做出来的面包也会更香。 苏大丫和苏二丫一听这个,其实都很懵。 她们也根本不知道面包是什么。 连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她们知道烧陶土烧砖块的窑,盖房子建东西用的一些瓦片都是从那里面烧出来的。 沈月瑶看苏大丫苏二丫的神色就知道她们不明白。 沈月瑶笑着道:“待咱们烧出面包窑了后,烤出了面包,你们就知道面包有多好吃了。” 沈月瑶不光想做面包还想做蛋糕。 “不过我们要先搭建一个地基,咱们之前盖房子还剩下了一些石块,用那些石块就行。” 沈月瑶说动手就动手,跟苏大丫和苏二丫一起搭建。 就连大宝二宝都动手帮她们搬砖块。 之后沈月瑶需要一些特殊的草木灰还有泥土来建面包窑。 沈月瑶就背上了背篓准备去挖土。 苏大丫和苏二丫也想跟着。 沈月瑶道:“你们在家就行,去山上危险。” 如果遇到野兽什么的,沈月瑶有功夫可以对付,但如果带着大丫二丫就需要先保护大丫二丫。 所以往山林深处走的话,沈月瑶一般就不带大丫和二丫了。 大丫二丫也都听话,她们只知道听三婶安排的没错。 而且去后山确实危险,村里人都不让小孩子们去后山跑的。 听说后山有野兽。 不过她们知道三婶会功夫没事。 沈月瑶背着背篓去山上挖土去了。 往后山走的时候,沈月瑶也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苏雪衣。 记得之前她和苏雪衣还有些陌生的时候,有一次她去山上,苏雪衣将她叫住,将做的弓弩给了她好让她防身。 那个弓弩她现在也随身带着,只不过放在了空间里。 想到这些,她就会忍不住想苏雪衣。 想到他对她好的一些细节,沈月瑶心里都泛起暖意。 沈月瑶为了挖到所需要的土,不断的往山林深处走去。 越往山林深处,沈月瑶越能感觉到山林树木的茂密,也会听到野兽的吼叫声。 光是听着就挺震惊的。 这片山林到底地域范围有多广,沈月瑶都不清楚。 不过往里走了很长时间,总算是在一处山坡下找到了沈月瑶所需要的一种泥土。 沈月瑶将泥土挖出来往背篓上放。 做一个小一点的面包瑶,所需要的泥土也不是很多。 背篓不够放,沈月瑶就放空间里。 弄好了后,沈月瑶身上都出了汗。 树林虽然有凉风,但有些闷热。 沈月瑶拿了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准备回去的时候,又转了一圈,还正好看到了山崖边上的一处带刺的灌木丛,上面是一串串小红彤彤的山果。 “覆盆子!” 沈月瑶眼神一亮。 覆盆子又叫树莓,红彤彤的,吃起来也好吃。 之所以看到树莓眼睛一亮,是因为这些东西也带着沈月瑶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记得在科技时代的时候,她去过乡下爷爷奶奶家,那时候没什么好东西,爷爷奶奶会在山上采摘树莓给她吃。 沈月瑶赶紧采摘一些树莓,打算回去给大丫二丫还有大宝二宝吃。 沈月瑶摘好了树莓,顺着山坡往回走的时候,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 她扒拉开草丛,一下子看到了甜瓜。 “甜……甜瓜!” 看到甜瓜,沈月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之前还在感叹这里夏天水果少,没想到真的让她发现了水果。 沈月瑶很喜欢吃甜瓜,感觉夏天吃甜瓜也很解暑。 沈月瑶顾不得吃惊,赶忙采摘甜瓜。 好在她有空间,否则光带着背篓,哪怕带着麻袋,也装不下这么些东西。 再就是背着很多东西往山下走的时候,村里人都会看,也会忍不住问。 有空间就不用担心背着东西沉,也不用担心村里人看到了会问。 而且有了甜瓜后,就可以弄出甜瓜种子,之后就可以种植甜瓜了。 每年就可以吃到这些甜瓜了。 夏季吃冰镇甜瓜也很好吃。 “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大丫二丫大宝二宝一定很高兴。” 沈月瑶满载而归,脸上都是满脸笑容。 哪怕身上出了汗,她也不觉得热。 沈月瑶回家的时候半下午的时候,村里街口都没什么人。 也只有到傍晚的时候村里街门口才会坐满了人。 这会大家都忙活着,再就是街门口也热。 想乘凉的人,大多也都在村子中间的那颗老树下,那棵树很大,很遮太阳,属下还有石桌石凳子,方便大家说话聊天。 苏大丫苏二丫在家里带着其实挺无聊的。 两个人就在家里院子的树下坐着看书。 两个人现在都养成看书的习惯了。 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不喜欢浪费时间,就喜欢看书。 一开始是想学知识,后来发现看书真的很快乐。 书中的故事能让她们沉浸在其中,尤其一些杂记,能让她们了解各地风俗民情。 她们甚至都想着是不是可以去那样的地方看一看,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 此时的苏大丫苏二丫还不知道旅游这种说法。 两个人听到声音,赶忙兴奋的跑了出去。 一看沈月瑶回来了,就很激动,“三婶,你回来了!” “三婶,东西是不是很沉,我们来帮你。” 苏大丫苏二丫帮忙将沈月瑶身上的东西拿下来放地上。 她们都感觉很沉。 沈月瑶路上的时候将东西都放空间里,到家的时候,再将东西重新方背篓和麻袋还有篮子里。 “不累,三婶给你们带了好东西。” 一听好东西,两个人眼睛亮晶晶的。 大宝二宝也从屋里跑出来。 “娘好东西,好东西。” “娘带好吃的了。” 以前沈月瑶去山上回来也会发现一些好吃的。 比如草莓,他们吃了草莓都觉得好吃。 还专门收集了种子,回头好在地里种草莓。 沈月瑶笑着道:“确实是好东西。” 沈月瑶将篮子上的布打开,“你们看,这是树莓。” “可以吃很好吃。“ “还有这些,这麻袋里是甜瓜,去洗了吃吧。” 苏大丫激动的道:“树莓,还记得小时候被流放的时候,路上很饿很渴的时候,休息的时候爹会在山上找到树莓给我们吃,那时候真的好好吃,之后再没见过树莓了。” 小的时候一家人被流放,路上真的很辛苦。 本来二叔可以没事的,就是因为路上太过辛苦,二叔身子骨弱,再后来就没抗住。 想到这些,苏大丫心里也沉甸甸的。 她也想父亲了。 也不知道父亲去缴费什么时候回来。 苏大丫想到她之前不懂事让爹生气的样子,也有些内疚。 其实爹真的对她很好。 只不过很多时候爹不会表达。 哪怕娘那样对爹,有什么好吃的爹都舍不得吃,会留给她吃。 苏二丫那会更小,没啥印象。 “原来这就是树莓,之前听村里人说起过,说以前地坡上都会有这样的树莓,只不过一有这样的东西就被村民们摘了,连树枝都会带回家,可能后面树莓就不长了。” “还是三婶厉害。” 沈月瑶道:“山林外围也没有这种东西,都是在山林里面才发现的。” 沈月瑶明白,村里人平日吃不饱饭也没啥零食好吃的解馋,但凡山上有什么可以吃的,大家都会早早的采摘了。 就跟药材一样,挖的太过频繁,可能药材就没了。 所以要想吃到水果,还是要自己种植。 苏大丫拿着东西去洗了,苏二丫研究甜瓜道:“都是瓜,跟角瓜黄瓜不一样,能做菜的吧?” 沈月瑶笑着耐心解释道:“这是甜瓜,属于水果,跟角瓜炒菜做饼不一样,一会你尝一尝就知道味道有多好吃了。” “对了娘还没回来啊?” 这么好吃的东西沈月瑶也想让孟老夫人尝一尝。 苏大丫道:“奶奶去河边洗衣服去了。” 沈月瑶道:“不是让她歇着,有些活我来做就行。” 其实孟老夫人洗衣服那就是将全家的衣服都洗了,连她的衣服也都带去洗。 有时候沈月瑶都很不好意思。 但孟老夫人没觉得有什么。 苏二丫道:“奶奶其实挺喜欢去河边洗衣服的,就是我们也喜欢去,在河边坐着,看着水流都很舒服,听村里人说话,说谁家谁家的事情也挺有意思的。” 沈月瑶能明白这种感受。 平日村里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其实聚一起说话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对他们来说可能去河边洗衣服不是去干活,就是去放松的。 沈月瑶道:“先把东西洗一洗,洗干净了放一边,你们吃就行,我看看发酵的如何了。” 沈月瑶去洗了把手,进了灶屋,打开锅盖,看了看大叫的麦芽和糯米。 “好香啊。” 苏大丫苏二丫在院子里都闻到了麦芽的香味。 沈月瑶也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自然香甜味。 这就是自然的气息,没添加任何东西。 沈月瑶拿起勺子来舀了一勺喝了一口,她都忍不住陶醉起来。 真的带着浓郁的麦芽香气还有清甜的味道。 苏大丫在院子里洗水果,苏二丫进来道:“三婶,是不是可以做麦芽糖了啊。” 沈月瑶点头道:“嗯,发酵好了,可以做了。” 她去后山一趟一来一回都不止三个小时了,在这个时代大家习惯说时辰,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14/766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14/7669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