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治粟内史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苟在冷宫当太监,我能看见剧本 少年歌行之我的师姐是千落 海贼:身为海军的我不务正业 沙雕小师妹靠炼气期带飞整个宗门 穿成灾星小村姑,把全村都带歪了 大秦教祖龙抡语暴揍扶苏吓惨胡亥 败类 她携风雨来 贝吉特: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斗罗:从写日记当幕后黑手

“你叔父自身难保了,你别奢望他会救你!”狱卒冷漠道。 另外一个狱卒说道:“没有想到一个不学无术的街头恶霸,竟然能够引起咸阳城官场震动,真是令人唏嘘啊。” “谁说不是呢,听说连咸阳令都受到了牵连,什么县尉,卒吏,主簿更是不计其数。” “这件事情对咱们来说也是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告诉咱们,以后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过于张扬。” “是啊,王山全太猖狂了,在天子脚下敢做出如此疯狂的行径!还好他遇到的是秦公子,如果遇到的是始皇帝的话,绝对会被诛九族的!” 狱卒们七嘴八舌的对话。 而当王壮听到这些对话的内容后,他又扫视一眼在场的狱卒,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眼前的这些狱卒,都是生面孔。 由于王卒吏在牢狱内的关系,王壮和狱卒们都很熟悉。 可是,他却从未见过这些狱卒。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新调来的。 “诸位大哥,能不能解答一下我的疑惑,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所以要抓我?而且,我叔父他怎么了?” 王壮思来想去,决定先问出自己被抓的原因,然后再想办法应对。 “你叔父吃了雄心豹子胆,竟然敢把太子给抓了,你想一下,他的罪过有多大?” 狱卒回答。 咔嚓—— 听到这个回答,王壮的大脑仿佛遭到了一记晴天霹雳,头皮都要炸裂了。 “太子?!” 王壮的眼睛瞪得浑圆,惊呼道。 他实在是想不通,叔父的脑袋里装的是粪便吗,为什么要去抓太子! “他是不是疯了?抓太子做什么?” 王壮咬牙道。 “呵呵,还不是与你有关!” 狱卒冷笑道。 王壮:“???” “大人,您觉得以我的身份,能够接触到太子这样的人物吗!”王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事绝对存在误会,应该先放了我……” “今天清晨的时候,你在南城遇到了一男一女,并且还与他们发生了争斗。” 狱卒说道。 王壮一听,双腿一软,差点摔在地上。 他被吓尿了。 总算是明白了。 原来那个男人,就是当今太子爷秦凡! “完了……” 王壮面色惨白,已经失去了血色。 “等死吧!” 狱卒撂下了这么一句冰冷的话后,便成群结队的离开了,这让王壮的心,彻底的跌入了谷底。 而另外一边,当秦凡回到了咸阳宫后,将各个大臣喊来,开始商讨怎么改善南城。 秦凡将自己在南城的所见所闻全部讲述了一遍,大臣们听完陷入了沉默。 “南城也是属于咸阳城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却有这么一群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实属我们的失责!”左丞相刘邦痛心疾首的说道。 右丞相韩信也说道:“确实,南城的情况如此复杂,我们之前却从未察觉到,应当检讨。” 御史大夫陈胜说道:“太子,您想如何做?” “当然是要把南城彻底的改变!” 秦凡说道。 随即,秦凡便讲述了一遍自己的计划。 众人听完,面容上都变得十分凝重,因为秦凡所诵述的内容,想要彻底完成的话,非常的复杂。 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 这不是一项小计划。 “公子,您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现在的情况,恐怕无法支撑您去彻底改善南城。” 刘邦出言道。 “为何?” 秦凡闻言,眉头一皱,询问道。 以大秦现在的处境,国泰民安,国家的经济相较前一年来说,翻了十倍都不止。 财力应该是相当充裕的。 再加上没有战争的侵扰,有足够的时间,充足的人力去改变现状。 “倮大人,此事还是由你来向公子做出解释吧!” 刘邦看向了身旁的一个中年男人,说道。 众人的目光也都投向此人。 此人乃是九卿之一治粟内史乌氏倮,是大秦内主管国家财政的官员。 根据《史记》里的《秦始皇本纪》记载,乌氏倮本来是甘肃平凉地区的商人。 从事出畜牧业的生产,他豢养了非常多的牛和羊。 然后将这些牛羊换成了奇珍异宝,从而献给了戎王,结果戎王又以十倍的价格,赏赐给了乌氏倮更多的牛羊。 随着乌氏倮越来越有钱,变成了非常有名的富商。 始皇帝得知此事后,便给与了乌氏倮很好的待遇,允许他以商人的身份进入朝堂为官。 秦凡也觉得此人很有经商的天赋,应该要利用起来,于是让他做治粟内史。 确实如秦凡所料,当乌孙倮成为了治粟内史后,全国的经济有显著的提高。 “倮大人,请回答我。” 秦凡说道。 乌孙倮面露难色,无奈的叹息了一口气,说道:“公子,如果按照您的计划,想要改变南城现状的话,需要耗费巨量的财力!” “原本以我们当下富裕的财力,当然是足够的。” “可是,您率领大军西进,攻打西域,消耗了一部分财力,好在呼延博在西域站稳脚跟后,自给自足,缓解了国内的财政压力。” “但是,您回到咸阳城后,提出了修路的计划,修路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不比打仗消耗的少。” “所以……” 说到这里,乌孙倮面露苦涩的看向秦凡,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了。 只要秦凡态度坚决,哪怕他感到为难,也绝对会按照秦凡的计划去执行。 秦凡听罢后,点了点头,修路确实花钱。 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修路是非常必要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南城也必须要改善。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分批次改善南城,他们的居住环境,由外到内,划分为几个阶段逐步进行。”秦凡想了想,说道,“但是医疗和文化教育,必须要尽快落实,以及老百姓的经商环境,得让他们能够有事情做,能够赚钱养活自己。” 接下来,众人围绕秦凡的想法,展开了讨论。 南城,小五子家。 “娘,您的病好了?” 当小五子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自己面前,身体恢复后,高兴的合不拢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152/77733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152/77733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