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宋英雄纪念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月琴星 风神,但不能摸鱼 惊!反派们偷听我吃瓜! 退婚后,被偏执仙尊宠上天 红楼天骄 末世重来,我把弟弟养成了姐宝弟 替嫁新娘:我老公是顶级大佬 神女回归:清冷帝尊心尖宠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不让我当偶像是吧?

刘禅开口道:“本朝的抚恤制度虽然完善,但是朕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他们为国家付出了他们的生命,光是钱财那是不够的。他们是英雄,他们不应该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面,所以朕决定:设立一个大宋英雄纪念碑,只要是为国而战,为国而死,他们应当永垂不朽!” 刘禅经历了红色政权的洗礼,自然也想效仿。 这个大宋英雄纪念碑是这样子的,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写为国捐躯的人的名字、事迹; 二是那些建功立业,有灭国之战,重大功劳的名将。 在刘禅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朝堂上一阵哗然:这天要变了啊!武将勋贵们要崛起了! 身为左相的赵鼎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一旦武将崛起,文臣这边势必是和武将斗得腥风血雨,他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官家,臣以为官家的决策甚妙,但搜集事迹材料以及名单恐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库恐怕支撑不住啊!” 赵鼎以退为进,迂回战术想要改变刘禅的看法。 “无妨,那些材料朕自会安排好,不会花费太多的。赵卿无需担忧。”刘禅心想:有系统啊,怕什么?让1142直接扫描和搜寻,人物志这不就有了吗?而且绝对保真。 同样摸鱼的"刘团(1142)还没有想到接下来它也要迎来苦命的打工人的生活。 赵鼎无奈:官家呐,我哪里是担忧这个啊!丞相不好当啊!我担心的是文官集团那边的反扑,不利于社稷啊! 正当赵鼎想要示意右相张浚也开口上谏时,内相诸葛亮说话了。 “官家,臣以为官家说的极是,如此方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也。再者武官打天下,文官治天下,相辅相成,就如太极一阴一阳,若缺其一,则皆不可也。” 有了三相之首内相说话了,并且说他们强调了文官的作用,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官家,臣以为官家此事有失偏颇,他们武将在前线杀敌不假,但是臣等在后方也没有闲着啊,就算臣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就是,臣附议!” “臣附议!” “……” 随着他们接连不断的附议,刘禅差点都要被他们的厚脸皮给惊呆了,他们说的好听,其实背地里就是想维持自己的地位。 毕竟,在宋朝一直比文官低一等的武将,有一天突然比他们高了,那还了得! “那你们想怎么办啊?”刘禅没有好气的说。 “官家何不效仿唐太宗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做的好的人,那么便让人记录下来。而武将呢,就由官家刚刚说的纪念碑一样。”诸葛亮提出来意见。 众文官听得眼前一亮,纷纷附议。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张良计,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过墙梯。 “既如此,那就依你们吧!”刘禅也是服气,除了赵鼎,张浚,李光,胡铨,李纲等人,就没有多少文官是给力的。 就这,他们还要抢着来分一杯羹。 不过既然是相父提出来的,那么肯定有道理的,同意就同意了吧。 反正,那些不干实事的官员也上不去。 众大臣大喜过望:“官家英明!” “那,诸位卿家没有什么事来吧,那么就退朝吧!” “臣等无事启奏。” 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朝臣们等了半响,见冯益还没有喊退朝,不由得抬起来头望向官家。 “诸位大臣退朝后没有什么事就跟着朕往临安城门楼上看看吧!” 刘禅说完,就让退朝让各位大臣随着他来到城门上。 “臣遵旨!” 最后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出了宫门,登上了城门楼上,本来脸上是洋溢着笑容的,但是看到这一幕纷纷傻眼了。 只见临安城门楼下,竟然有人拿着或者摆着一块块的牌位。 有人拿着的牌位还好,就算是稚子拿着,也算是家里香火没有断掉。 没有人拿着,那一脉可真的是完完全全的没有了。 还有一些人的牌位是军中玩得好的人帮拿着,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残缺:缺手或缺脚。 这些牌位一直摆到了街道的尽头,就算刘禅和大臣们是站在高处,那也是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这一惨痛的一幕,这些看不到头的牌位,都在告诉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场战争死了真的很多人。 也给了在座的大臣们一个切切实实的震撼。 仿佛被一个大钟给给重重的撞击到了,心也像从高空中跌了下来,五脏六腑似乎被甩出了胸膛,说不出的难过。 更有感性的人,直接落下来了眼泪。 街道两旁的百姓早就在看到这些牌位时,纷纷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就算不是他们的孩子,那也是为国牺牲掉的英雄啊! 他们或许是哪家的父母失去了儿子,或许是哪家的兄弟姐妹失去了哥哥,又或者是哪家的妻子儿女失去了丈夫…… 大臣们声音沙哑了,心心情十分沉重:“这些……这些都是为国捐躯的士兵吗?” 岳飞等武将看到这里,心情也是很沉重。他们作为军人,领兵作战更是能体会到其中的痛。 “是啊!这些都是!” 随后,气氛凝重,沉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城门楼上,只有刘禅一个人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耳朵里:“朕都知道,你们有人不服,不服气为什么朕要设立那个纪念碑,可是朕心痛啊!心痛朕的子民为了守卫国土而阵亡,他们的命也是命啊!.z. 看到这些牌位,难道你们还不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吗?” 在场的大臣无一不是噙满泪水,哭喊着: “官家,是臣等错了!” “官家,臣等不应该锱铢必较,一切都依官家的!” “对对对!臣愿意出100两白银替他们修好坟冢。” “臣也愿意!臣出150两白银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这下子,刘禅终于满意了:“诸卿有心了!朕相信他们九泉之下肯定会感念你们的恩德和善心的。 传朕旨意下去,朕要建立大宋英雄纪念碑,一个碑上刻上这些战死将士们的名字,让后人都知晓和瞻仰他们为替大宋立下来的汗马功劳。 另一个碑上刻上在此次征战中,战绩斐然的武将。 除此之外,你们想要建立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功能一样的,用来彰显能臣的,这个也建了吧!要想青史留名,你们还仍需努力,谁努力了那就谁先上,知道了不?” “官家英明!”文臣们看到这些数不尽的牌位时,本来还想放弃建立的。 没想到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官家竟然没有取消,反而鼓励他们,顿时每个人都摩拳擦掌,燃起了斗志。 试问:谁不想抓住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让后人瞻仰啊! 暂时解决掉文官和武将不和的刘禅,望着底下的人大声的说:“大宋的百姓们,国家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付出国家一直知道,常言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朕在国家危难之际登基,幸得上苍庇佑,国祚不息,今夷秋已灭,百姓之安乐指日可待!” 说完,刘禅便让冯益大声宣读大宋英雄纪念碑的事情,以及给阵亡士兵抚恤,表示皇帝对百姓的爱护之心。 古时,平民老百姓是很少可以见到皇帝的。 但此刻,百姓们得见天颜,闻得圣听,又知道皇帝如此关心他们,就算那些抚恤不关他们的事,心中也燃起来。 有这样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皇帝,还怕美好生活不来吗? 于是,引发了接下来的热潮:男人们要么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要么努力学武报效国家。 女人们则照顾好家庭,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事情结束之后,刘禅和诸葛亮回到了勤政殿。 刘禅还等着诸葛亮夸他呢,却不想诸葛亮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相父,是阿斗哪里做的不好吗,,?^?,,”刘禅不知所措的开口。 诸葛亮正在想现在大宋朝政弊端的事情,被刘禅的话拉回来了现实。 “没有,陛下做得很好!” “呼,那我就放心了!”但还没有等刘禅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说继续说:“陛下,在朝堂上,最重要的是制衡之术:扶弱抑强,鼓励竞争,防止臣子一家独大,避免臣权威胁皇权; 操纵,是利用思想控制、赏罚手段做到恩威并施,让臣下感恩戴德,畏威怀德,最终为己所用。 不抑强扶弱,陛下如何能安枕于庙堂之上呢?” 刘禅听得晕乎乎的,什么帝王之术,他一直是最烦这个了。 相父虽然不加保留的教他,但是他还是不太懂。 什么又抑又扬的,真烦人,所以这种复杂的东西,阿斗向来是左耳进右耳出。 甚至有时候都不想左耳进右耳出,直接捂住耳朵不听。 反正有相父在,摆烂斗蛐蛐即可。 “所以,陛下,这就是臣为什么提出要效仿唐太宗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事情,有竞争才能有动力啊!陛下可都懂啦?” “懂了吧?”刘禅故作姿态道,想要维持一下自己面子。 “真的吗?”诸葛亮盯着刘禅说。 不到半秒钟,刘禅就缴械投降了。 “相父,阿斗不懂(?﹏?)” “唉,不懂没有关系,陛下今后慢慢学就是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293/78456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293/78456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