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谢安登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超神:系统助我君临超神宇宙 谁能救我出去,赏金十个亿 我混过的日子 开局休夫,重生煞星郡主是满级大佬 迷魂录 我都修仙建国了,你说我没穿越? 全职法师之御天龙帝 参加恋综后,大佬她全网爆火了 重逢后,大将军化身土匪扛我回府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书接前文! 晋废帝司马奕被权臣桓温赶下台后,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的小儿子司马昱登上了皇位,是为晋简文帝。 没错,东晋的第八位皇帝是第一任皇帝的儿子,这跨度,你就说服不服吧?┐(─__─)┌ 曹操:秀儿! 司马绍:为毛是我幼弟? 这位简文帝司马昱怎么说呢?嗯……首先,这是一位玄学爱好者,其次这家伙文章写得挺好,至于做皇帝……大概天赋用完了吧!.z. 少年时,司马昱他大哥司马绍是皇帝,这家伙日子过得挺乐呵,所以清心寡欲,学吹牛……不是,搞玄学去了! 一直到晋穆帝时期,由于皇帝实在太小,就俩岁,没办法,他这个宗室王爷只能丢下爱好跑来辅政。 再之后,桓温起来了,他的幕僚劝他要提防桓温,别让桓温起什么坏心思,司马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之后果不其然,桓温借着灭亡成汉的威势,日渐嚣张,于是司马昱开始慌了,连忙把当时声望很高的殷浩找来跟桓温打擂台,同时征召不少玄学爱好者入朝抑制桓温。 但很可惜的是,殷浩北伐连连大败收场,劳民伤财,不见战果,桓温抓住机会反击,于是司马昱把殷浩贬为庶人,流放! 同时,因为司马昱自个儿能力的问题,他招揽来的那些玄学爱好者,有本事的纷纷跑到桓温手下讨前程,极大加剧了桓温的嚣张跋扈。 这波啊,这波就叫极力资敌! 曹操:司马家的,这瓜有点多啊! 高欢:确实,有亿点点多! 朱温:看个乐子而已,朕不嫌瓜多! 再然后的事情就清楚了,桓温势大,当场指认废帝司马奕阳痿,不能生育,把人赶下了台,随即迎立司马昱为皇帝。 司马昱还挺有表演能力,当皇帝前一直哭个没完,当然,哭归哭,半点没耽误当皇帝的速度。 当上皇帝后这家伙后悔了,为啥?没实权呗,军国大事悉听桓温处置,还得担心自己会不会无故被废。 就这么担心来担心去的,很快,司马昱病了,一病不起,缠绵病榻,仅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没了! 据说,这家伙死前还让人写遗诏给桓温,仿刘备给诸葛亮说过的话,表示太子能辅则辅,不能则君自取尔! 负责草拟遗诏的王坦之气坏了,瞪着眼实在想不明白这皇帝到底什么脑子,人桓温是跟诸葛武侯一样不想当皇帝吗?人是没那个借口。 司马昱看到遗诏被毁更生气,对王坦之道:晋室天下,只是因为好运而获得,你对这个决定有啥不满的? 王坦之:……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建立的,陛下不能独断专行。 司马昱:……好吧,有点道理! 于是重写遗诏,让桓温遵诸葛武侯和王导的先例,辅佐太子。 桓温:……合着我这个武侯高低得当? 公元372年9月,司马昱在东堂驾崩,终年53岁,葬于高平陵,庙号太宗,谥号简文皇帝。 这个庙号也是真秀,太宗?合着晋明帝司马绍还不是最好的接班人? 司马绍:……彼其娘之,桓温!!! 桓温:…… 司马曜:喊什么桓温?不礼貌啊,直接叫老奴多好! 刘裕:知识点——我见犹怜,况老奴乎?出自桓温之妻。 曹操:桓老奴? 司马曜:不愧是我大晋北府丘八刘寄奴,此言甚合我意! 刘裕:知识点——丘八,意指对将士的蔑称。列位将军,司马曜骂我们大家伙呢!(* ̄ ̄) 司马曜:……你个老六!敢不敢一对一? 刘裕:单挑?你确定?要不要让你双手? 司马曜:……朕乏了,你退下可好! 刘裕:乏了就滚,你个被捂死的皇帝好意思跟我等对线? 曹操@高欢@朱温:大瓜,正热,速来! 高欢:在呢! 朱温:收到! 司马曜:…… 【叮!你的好友司马曜已下线!】 刘裕:辣鸡! 曹操:赞同! 高欢:加一! 朱温:很难不支持! 李世民:《论宋武帝对司马家的威慑力!》 朱棣:简而言之——伤害性大,侮辱性强,自带暴击! 司马炎:…… 司马绍:…… 累了,匿吧! 言归正传! 晋简文帝司马昱死后,时年仅仅11岁的太子司马曜登基,是为晋烈宗孝武皇帝。 为什么叫烈宗呢?大概因为死得壮烈吧,毕竟让人拿被子捂死这事儿,何止壮烈,简直壮观啊! 曹操:戏多还得是司马家,直接承包孤一年的笑点! 孙权:才一年?孤能笑一辈子好吗? 刘备:唉~你们呐,简直狭隘,这能笑吗?我们应该多鼓励鼓励司马家,创新笑料才是啊! 曹操:……玄德去川蜀发展不是没原因的。 孙权:借问竹笋哪里有,牧童遥指昭烈庙! 司马曜,字昌明,生于公元362年,为东晋第九任皇帝,和汉桓帝刘志一样,这家伙同样拿了逆袭模板,可惜,让他打成笑话! 公元372年,他老爹司马昱被桓温欺负得缠绵病榻,在位八个月就没了后,司马曜被一众不满桓温专权的世家推上皇位,成为新皇。 司马曜即位之初,大司马桓温专政,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篡位,但也确实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好在,由于桓温的跋扈,导致世家倒向皇室,鼎力相助司马曜,一边将桓温排挤出建康,一边将已经有两次临朝经验的究极太后褚蒜子请出来主掌朝政。 公元373年,桓温病逝,一场政治危机就此隐匿,谯国桓氏很是低调了一段时间,于是,陈郡谢氏掌门人谢安携手太原王氏掌门人王坦之隆重登场。 有句话叫: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谢氏一族的辉煌时刻,谢安将亲手打造。 公元375年,王坦之病逝,谢安的权势更盛,陈郡谢氏与谯国桓氏分掌东晋军政大权,形成新平衡。 当然,两家也没忘了太原王氏的好处,给不了实权那就给荣誉嘛,于是,皇帝司马曜娶了太原王氏女为后,他亲弟弟司马道子也娶了王氏女当王妃。 经过一系列的利益交换后,东晋的权力重新分配完成,新的平衡达成,于是,朝廷终于安稳了一段时间。 公元376年,16岁的皇帝司马曜加元服亲政,谢安以中书监录尚书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此时,陈郡谢氏终于成为东晋政坛毫无争议的领袖,于是,争夺新权力的时候到了,陈郡谢氏将目光投向了军队。 彼时,桓氏盘踞荆州虎视眈眈,前秦一统北方,随时准备南下,不管是出于抵御外敌还是削平内患亦或者保全家族,谢氏都需要武力支持。 因此,公元377年,谢安举荐侄儿谢玄出仕,镇守广陵,公元379年,又加徐州刺史,镇守北府,大名鼎鼎的北府军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这支基本由流民组成,同时网罗了当时江南无数将星的铁血雄狮,将成为前秦天王苻坚的美梦破碎机。 并先后将谢玄、刘裕送上神坛,成为无数政权的心头梦魇,嗯,司马晋室的破碎也有北府军的功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551/79643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551/79643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