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 第397章 皇帝死了,太子人呢?

第397章 皇帝死了,太子人呢?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漫威开始无限变强 修仙店小二的日常 我就赶个山,黑熊让我帮它看荔枝 神魂丹帝 末世多子多福,开局捡到四大校花 奥特曼之正经人才变成光 二嫁权臣:重生后侯夫人大杀四方 当无限降临 木叶:宇智波,我搞事就能变强 重生之医品娇妃

公元997年3月29日,赵光义病逝于开封万岁殿,终年59岁,群臣为其上谥号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 人之将死,不知赵光义作何感想?是不甘北伐失利,遗笑千古?还是念及皇兄,心怀愧疚? 但这都不重要了,赵光义的时代结束了! 赵光义病逝后,太子赵恒继位,改次年为咸平元年,是为宋真宗。 赵恒,原名赵德昌,别名赵元休、赵元侃,诨名耶侓恒、赵泰山,称号:泰山环保大使。 赵恒生于公元968年12月,为宋太宗第三子,幼时英睿,被宋太祖赵匡胤喜爱,养于宫中。 公元983年,15岁的赵恒加授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赵元休。 公元986年,改名赵元侃,公元988年,改封襄王。 作为赵光义第三子,皇位本与赵恒无缘,毕竟大哥赵元佐英武善战,二哥赵元僖睿智善谋,至于他,平平无奇! 然而,命运这东西,有时就是爱发癫! 先是大哥赵元佐因为叔叔赵廷美蒙冤被贬的事疯了,后是二哥赵元僖突然暴毙……准备册封太子前夕暴毙的。 一死一疯,继承权就这么顺位到了赵恒,平平无奇又咋滴?虽然没啥大能耐,但自己也没啥过失不是? 公元994年,因为身体每况愈下(高粱河受了箭伤),赵光义终于着手安排身后事宜。 首当其冲的就是议立太子,毕竟国本都没有,万一皇帝哪天噶了,大臣们找谁去?按自己喜好立皇帝吗? 赵光义就议立太子一事咨询时任参知政事(宰相)寇准(寇準)的意见。 寇准:啊?官家您说什么?喂喂喂,风有点大,臣听不清。 赵光义:……你觉得朕的第三子怎么样? 寇准:这个好这个好,选他准没错。 于是,赵恒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储君待遇) 按以前的传统,亲王虽然担任府尹,但基本不住府衙,且在处理事务上也不怎么积极。(赵光义:你猜我以前干嘛的?) 此时的赵恒有点缺心眼,任职之后便积极处理开封府事,拖家带口住进开封府衙,每天沉迷于处理刑事案件不可自拔。 赵光义:……这小子,干的不错! 公元995年8月,赵恒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并正式由赵元侃改名赵恒,依旧兼职开封府尹。 自晚唐到五代再到赵匡胤,太子这种特殊人物已经很多年没有登场,因此,赵恒的册封大典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一大盛事,甚至于有人公然称呼赵恒为少年天子。 赵光义听说后气坏了,表示:百姓但知有太子,而不知有朕,置朕于何地?【教员点评:赵光义小人之言!】 因为百姓一句话,赵光义便迁怒于寇准,好在寇老西嘴皮子足够利索,一番解释终于让赵光义消了气。 可这事终究成了赵光义心里的一根刺,时不时就扎一下,搞得赵光义心烦意乱,赵恒惶恐不安。 公元996年,开封府百姓受灾,赵恒依旧例减免百姓赋税,就这么一件小事,却差点让赵恒丢了太子位。 原因是有人上报赵光义,说开封府谎报灾情,有意收买人心! 赵光义大怒,朕还没死呢,太子收买人心是要干嘛?准备表演《父慈子孝》吗? 然而一番调查后……灾情属实。 赵光义:……啊?误会啊?怎么还有人会造谣呢?(怒其不争!) 赵恒:呼~又能多活几年了。 时间来到公元997年3月29日,赵光义下去见皇兄了。 彼时,宦官王继恩在现场,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文士潘阆在现场,皇后李氏在现场,哎,就皇太子赵恒不在现场。 关键的关键在于,这在场几人中,除了李皇后有些摇摆不定外,其他几人都准备拥立皇长子赵元佐继位。(疯了那个,他爹的视线离开后正常了) 有道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面对皇位归属这种大事,李皇后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派王继恩去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 吕端收到消息后立刻察觉到不寻常的信息,再问清楚太子赵恒此时不在宫中后……差点疯狂。(不是,太宗皇帝你有病吧,自个快没了居然不喊太子到身边呆着?) 吕端那个无奈啊,立刻派人去催促赵恒入宫,随即又把王继恩软禁,再之后马不停蹄的进宫找李皇后争论,迫使皇后同意立赵恒为帝。 搞定一切后,吕端还是不放心,深怕皇后等人在新皇继位的时候耍把戏,因此,在赵恒垂帘引见群臣的时候,吕端坚持要求卷起帘子,自己上前察看。 看到龙椅上坐着的人确实是赵恒后,吕端是大松了一口气,立即率群臣拜贺新皇。(好啊好啊,大橘已定,我这把老骨头也没被折腾坏!) 而对于王继恩、胡旦这些密谋左右皇权的人,赵恒并没有大肆处置,而是淡化处理,绝口不提这几人谋立皇帝的事,只抓他们的小错误,比如有诽谤言辞,比如泄露宫禁言语什么的。 这处理很成功,一场政变就此化解无形,除王继恩这个宦官被贬地方,死于贬所外,其他几人没多久就官复原职了。 (赵恒:老爹去见了皇伯父,讨厌的宦官死在了外地,我……不,朕已登基为帝,再不必提心吊胆的活着,好耶!目标:咸平之治,进发!) 赵匡胤:哈哈哈ヽ(爱′?‘爱)ノ 赵光义:……(;一_一) 刘邦:大孝子啊这是! 杨坚:父慈子孝。 李渊:不错了,好歹没扬了自家兄弟! 朱元璋:也没欺负侄子,必须赞扬! 刘彻:(默默转头) 李世民:(捂脸(*/?\*)) 朱棣:(45度仰望天空,口哨声渐渐响起!) 雍正@刘邦:你是怎么笑得出口的? 雍正@杨坚:你不是说自家? 刘邦:乃公流氓也! 杨坚:那不重要,反正都是独孤的儿子! 雍正:啊这……6!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2551/79644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2551/79644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