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借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赤脚医生,你让我去盗墓? 灵元星之灵陆篇 带着系统来大宋 朱元璋穿越崇祯 大明隐相 不死武皇 无敌剑圣 娘子,龙袍请穿好,我要读书的! 当徒弟对我木有爱情 天醒之路
面对曹嵩的话,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并没有任何反对。
他们能理解曹嵩话里的意思,作为都是自己后代,曹嵩是不想他们兄弟相斗,另外一个就是给曹家保留一支血脉。
路途疲劳,曹嵩被人带了下去休息。
“你如何看待你祖父的话?”曹操点燃一支烟,这些年,他早已经习惯了,考虑问题时抽上一支。
“父王,祖父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眼下魏国没法改革。”曹昂想了想说道。
“你是担心群臣阻力还是自己失去权力?”曹操仿佛一眼就看透曹昂一般。
“二者都有吧!如果曹家没有绝对的权力,未来魏国百姓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一点,一直是曹昂所担心的。
正所谓人心都在变,现在的魏国,曹家地位无人可比,整个国家一百多万人口,都是以自己为尊。
如果真正走华夏道路,让普通百姓明白了是非曲直,那么自己曹家该当如何?
这些也许是曹昂不敢放弃权力的原因。
曹操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继续在抽烟。
良久,曹操抬起头看向曹昂,“孤这辈子,也许就这样也没有多大影响,可是你们呢?
尤其是赵国正在改革,如果他们的改变成功以后,必然会对周边国家造成冲击,这种冲击我们真的挡得住?”
“挡不住,不过,只要周边国家团结起来,华夏最多也只能经济封锁我们。”
曹操点了点头,“你或许说得对。.M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干旱就差点要了大家的命。
如果面对华夏长期封锁围堵真的能顶住吗?”
曹操十分清楚,只要不主动惹怒华夏,周边王权国家团结一致,华夏攻打自己的可能性并不高。
但是,如果华夏经济贸易对自己封锁,魏国顶得住吗?对此,他是心存怀疑的。
曹嵩躺在床上,毫无睡意,他怎么会看不出,曹昂采用的是拖字诀,曹昂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亲人之间产生裂痕,而曹嵩也理解,但是心中依然担心。
华夏这些年发展他看得清清楚楚,这让曹嵩彻底陷入了思考……。
有了华夏出售粮食和粮食出借,这让周边受灾的国家基本上能平稳度过大旱。
仲国西境
“朝廷为了解决今年干旱问题,用了最大的力量给华夏施压,才从华夏借来粮食,不过,需要支付利钱。
三年之内需要归还,借的粮食按照三倍归还。”台上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口说道。
台下数百人,穿着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看着台上的人。
“乡长的意思是,我们借100斤粮食,到时需要还300斤?”一位老者眉头紧蹙,鼓起勇气问道。
“哎!此事都是因为华夏,面对灾难他们非但不帮助我们,还趁火打劫。
为了给大家筹备到粮食,大王已经尽了最大能力。”乡长显得十分悲痛。
原本朝廷将各种费用和两成税收加在一起,百姓五年需要多支付1.2倍,然而,层层加下来,就变成多支付2倍,总的需要还3倍粮食。
在场的不少人提起华夏拳头紧握,也许他们这辈子一个华夏人也未见过,但是,不影响他们仇恨华夏。
“乡长,华夏属实可恶,居然收取我们这么多利钱。”
“就是,华夏不倒,天理难容。”
“华夏就是一个恶魔。”
“不是华夏压榨我们,我们何来粮食问题?”
长时间对华夏的仇恨,在这一刻开始爆发,人群之中,无数人眼睛红了。
“这次借来的粮食有限,一个人最多借100斤(现代50斤)。”
乡长的话音落下,却迟迟没人行动。
并不是因为借的粮食太少,而是因为利钱太高。
仲国百姓建国时,每个人分了一亩土地的私田,其余的全是官员和大家族的田地,他们需要从他们手里租来耕种,扣除赋税、租子,天气好,大家基本能吃上几顿饱饭,遇到干旱,吃饭就存在问题了。
然而,现在一个人需要还三倍粮食,如果借300斤,到时需要还900斤粮食,如何还得上?
“乡长,有土豆红薯吗?我们借土豆红薯。”
“是啊!”
“就是。”
在百姓看来,土豆红薯产量高一些,容易还上。
仲国的农业政策十分严格,每家每户种多少土豆红薯都有严格限制,原因很简单:都种土豆红薯,百姓倒是能填饱肚子,但是官员、大家族可不喜欢吃土豆红薯,他们喜欢吃白米饭,喜欢吃细粮,更不要说王室。
这就造成了,仲国要求良田不允许种土豆红薯,荒山大部分都是地主官员和朝廷的,他们只能租荒山进行少量开荒种土豆红薯。
“华夏可恶,他们不愿意借红薯土豆给我们,他们只借给我们麦子、大米。
你们恐怕不知道,大王下令,禁止酿酒。
大王一天都只吃一顿饭,他下令,不吃肉食。”
“可恶!”
“如果有战争,我第一个和华夏拼命。”
“就是,华夏也太可恶了。”
“难道因为我们过得比他们好,他们心存羡慕?趁着我们受灾故意为难我们?”
“大王为了我们这些人,也是受苦了。”
“有这样的大王,是我们的福气。”
“乡长,我借粮食,不过,我家五口人,我只能借100斤。”
有人跳出来开始借粮食。
“这点够吃?”
“嘿嘿…仲国上下受灾,我们应该共同度过难关。
有100斤粮食,挖些树皮草根将就对付一下。”
乡长激动的说道,“你们都是仲国的榜样,有你们,仲国何愁不强大?”
“我也借!”
“我借!”
就这样,在百姓感恩戴德的声音之中,大家高高兴兴借了粮食。
“爹,华夏怎么会这样对待我们?”
“二狗,华夏隔我们这么远,为何要对付我们?
这不过是他们的把戏。”
“为何今天大家提起华夏就骂呢?”
“能不骂吗?不骂就有人举报你。”
“爹,你这种想法要不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017/252759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017/252759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