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甘宁的建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星际开荒:第一种植大户 从现代养生开始武道通神 这是正经修仙吗? 我有道观通异世 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 重生2005:回到大学时代 傅青海大战一切 文娱复兴 快穿:穿书后男主好像都爱我 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

面对蔡玉的话,刘表只是苦笑,蔡玉所说,他何尝不知道,不然,他怎么放心将自己儿子放在华夏? “王妃,如果只是去华夏购物或者玩一段时间,孤安排人送你前往就行。”刘表心里清楚,在楚国,蔡玉看上去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但是,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她来说,她更喜欢华夏这种广阔的天空,那里的人虽然没有尊卑,但是能让他感到心安。 “多谢大王,妾身只是前往购物。” 在华夏,对于外国人在华夏购物,一个人能有5万华元免关税的额度,超过部分,进出两国按照正常关税收取就行。 正是因为这项政策,促使了不少人前往华夏购物、旅游。 这几年,华夏的一些手工饰品和高档定制的服装,受到世界各国王室欢迎,在华夏,你可以定制任何服装,甚至龙袍都可以的。 魏国,自从曹操将权力交给曹昂以后,曹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给曹家添丁。 今天,他哼着小调来到了王后丁氏住处。 看着进来的曹操,丁氏没好气的说道,“妾身人老色衰,你来干什么?” 曹操有点理亏,众所周知,他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人妻。 历史上的曹操喜好人妻,那是因为成亲年龄大部分在十二三岁,大家眼里的人妻不过双十年龄,曹操不傻,年龄大的人妻他自然不会要。 “夫人,这是何意?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心中只有你。”曹操腆着脸说道。 “正是因为我了解你,才知道你喜欢什么? 魏国是一个小国,你着后宫都快三十人了。”丁氏是典型刀子嘴,豆腐心,面对曹操的话,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知足了!” “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丁氏看着曹操,曹操倒了一杯水递给她,她非常清楚曹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曹操拉过一个椅子,坐了下来,“我想去一趟华夏。” 丁氏愣了一下,不过,随即点了点头,“去华夏看父亲?” “这只是其一,我想去华夏和刘恢谈谈,我想知道,魏国的未来究竟在哪儿?”曹操一本正经的说道。 “子脩还没回来,你不等他?”丁氏也坐了下来,坐在曹操身边。 “前几天传回消息,魏国赢得了亚洲理事一职,最多三天,子脩就会回到魏国。 我打算等他到了再走。” 丁氏点了点头,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我收拾一下,和你一道去华夏。” 夫妻二人从相识到相知已经三十年了,虽然丁氏嘴巴厉害,但是,二人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多年没见刘恢了,也不知道这次见面是什么情况?” “如果你当年留在华夏,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丁氏颇有一番感触的问道。 “当年,刘恢是希望我给曹家,顺便带着大家找一条路。 如今我才逐渐明白,刘恢是想把我们当成反面来给华夏百姓看。” 丁氏翻了一个白眼,“说实话,换成你是他,有这么大魄力把大家放走吗?” 曹操摇了摇头,“做不到,这一点我早就问过自己。” 大海之上,刘恢一行离开猎人城坐上回到恢都城的军舰。 这次前来的是甘宁,这是甘宁主动提出亲自前来护航的。 “让你这个海军司令亲自护航,舆论知道了,恐怕你我都少不了批评声。”刘恢几人站在军舰甲板之上。 由于靠近陆地航行,风浪并不算大。 此时的甘宁已经年近五十了,鬓角已经有不少白发了。 “大统领,我依然记得二十多年前,是大统领带着我走进了辽东,这二十多年,看着华夏大地的发展,看着各个国家对华夏的敬畏,我深感骄傲! 莫要说舆论批评几句,哪怕因此承担责任,我甘宁也绝无怨言。” 在甘宁心中,刘恢地位太特殊,刘恢给他的信任和荣誉他一直记在心中,这二十年,他自己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不说这些了,今天你也在,文和部长也在,你说说看,对于海军未来你有什么想法?”刘恢开口问道。 一旁的荀彧、孙乾准备离开,被刘恢制止了。 “无妨,你们也听一下,你们二位涉及到和其他国家打交道,更应该明白国家海军战略。” 甘宁说道,“大统领,我们去船舱里面说。” 一行人进入船舱,里面一间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上挂着一张全球地图。 “大统领,这些红色的点是目前华夏海军的停靠补给口岸。 这些口岸,目前主要集中在华夏国内。 而国际上,我们的军舰港口明显不足。 我曾经和子敬、公瑾、幼平等人沟通过。” “你们最后的决议是什么?”刘恢想抽烟,但是室内太狭窄,他忍住了,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水。 “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想法,那就是在其他国家海边增加华夏海军的军用港口”。甘宁说完后,看了刘恢一眼。 贾诩嘿嘿一笑,“兴霸司令,你们想法和天策院想法基本一致。 接下来我们也将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 刘恢点了点头,他看向甘宁说道,“你继续说。” “如果海军想要大发展,除了日常护航,我们是不是考虑和民间力量合作开发大海资源。” 甘宁的话刘恢额头一皱,“你指的是什么资源?” “渔业资源,目前的民间捕捞队只能在近海作业,很难深入远海。 我们长期航行,对大海天气和航线熟悉。 远海各种渔类十分丰富。” 刘恢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向贾诩、荀彧几人。 “适当开发自然可以,随着华夏经济发展,百姓对餐桌上的食物需求越来越多,是可以考虑这个问题。”荀彧对此是持支持意见,他实在不明白,以前大汉到处饿死人,而如今华夏到处都有能让人吃饱的食物。 “我也支持,其它国家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王室贵族有钱,通过远海开发,可以让华夏百姓赚更多的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017/276087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017/276087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