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 第1329章 刘恢到华夏州

第1329章 刘恢到华夏州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秦开局震惊诸子百家 高武:开局获得千倍暴击复制卡! 赤棠传 落日再旭 狂龙出山 靠拍烂片,成为导演之王 我是快乐的中立人 从奴仆开始证道成圣 重生七零:我的别墅成精了 武道天堂

已经是九月底了,华夏州依然像夏天一样。 这里人口稀少,无数岛屿根本没有人居住。 “大统领,一路走来,这里的农业发展得不错。”荀彧很是感叹,也许是因为气候原因,华夏州这些年从荒无人烟逐渐演变出了很多城镇。 虽然大力移民,这里人口加在一起也只有两百万不到。 因此,这里到处都在发展家庭农庄。 “华夏的战略定位就是,这里将来主要以农业、旅游和矿石开采为主。 华夏面积太大了,对于自然资源要有序开采,不能让后代子孙无资源可用。”刘恢一直在强调这一点,他担心各地为了眼前发展而牺牲华夏百姓未来的利益,如果不考虑长远,未来子孙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是败家子。 “大统领,听说你要到华夏州,附近有数万人云集而来。”荀攸喘着粗气快步走到了刘恢的身边。 刘恢明显一愣,华夏州总共划分了二十一个郡,平均一个郡的人口也就刚刚十万左右。 数万人什么概念?那就是一个郡一半的人口。 “怎么会这么多人?” “报纸上十天前就得到消息你要前来,因此,周边不少人赶了过来。” “走,去见见大家。”刘恢对着身边几个人催促道。 人群之中,当初逃到华夏的二娃和狗娃也在其中,只不过,二人都改了名字,二娃改名刘新生,狗娃改名刘华夏。 “新生哥,大统领真的会来吗?”刘华夏这几年在华夏已经长高了不少,身体也壮实了不少。 刘新生不确定的说道,“应该会来吧!报纸还是可信的,他们说的消息基本都是准确的。” “新生哥,如果有机会提问,你想问大统领什么?”刘华夏显得很激动。 为了忘记过去悲惨的生活,刘新生不仅仅改了名,还让儿女改了姓,原本自己的姓就是官府所赐,他听闻刘姓是华夏大姓,加之刘恢也姓刘,他干脆改了刘姓。 “我也不知道问什么,我只想远处静静看看他,看看他是不是和50华元上一样。” “嘿嘿嘿……”刘华夏憨憨的笑了起来。 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受过王权统治过的他们,特别珍惜眼下的生活。 “华夏招兵太严格了,不然我一定会去当兵。”刘华夏说道。 刘新生知道刘华夏的想法,他想当兵报答华夏,然而,这里已经有两年没有招兵了。 华夏招兵严格,然而挡不住大家热情,因为华夏当兵有俸禄,还能学习技能,这是很多年轻人十分羡慕的,当过兵的人找媳妇都会更加容易,因为女人天生有个英雄丈夫梦。 “华夏,不要气馁,有机会的话还可以报名。 就像大统领说的,华夏每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爱国。 我们种地的人,多生产一百斤粮食,就是对华夏最大的贡献。 爱国不一定非要当兵。” “不,我做梦都想成为华夏的军人,我们逃往华夏,一路上,只有华夏的将士把我们当人看。” 刘新生知道,这是一个犟种,随即也不多劝。 “大统领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偌大的广场瞬间出现一阵骚动。 刘恢吓了一跳,立即用喇叭劝住了众人。 他实在担心这么多人发生踩踏事故。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是刘恢,我来看望大家了。”刘恢拿着一个喇叭,站在一栋二楼的房屋顶上,对着现场的人喊道。 “好!” “刘恢!” “刘恢!” “刘恢!” “大统领!” “大统领!”顿时,场下数万人的喊声足以穿破苍穹。 “公达,我也是这些年跟着大统领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民心。 朝廷时期,我们认为的民心是士绅之心,而华夏却真正做到了万民之心。”荀彧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就显得很激动。 “叔父,看到华夏如今的样子,尤其是看到白白胖胖的百姓,说真的,我内心都感到骄傲。”荀攸接过话说道。 “大家都应该骄傲,大家所作所为也足以骄傲。”孙乾一阵傻乐。 人群中,刘恢的呼喊声仍然在继续。 刘恢双手下压,人群的喊声逐渐停了下来。 这一刻,刘恢的眼睛微微发红。 “感谢大家对刘恢的支持与厚爱!” 刘恢随即对着人群四处鞠躬,刘恢接着说道,“一路走来,看到你们解决了吃的问题,我心里放心不少。 你们都是从华夏和周边国家移民过来的人,到了这里,大家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和我刘恢一样,你们都是华夏百姓。” 现场响起了欢呼声和掌声,“一路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 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雨水充沛。 然而,交通依然不足,没有良好的交通,如何将这里的农产品、矿产品运往华夏和世界各地? 你们今天的生活不需要感谢任何一个人,也包括我刘恢,你们的一切是靠你们劳动换来的。 我刘恢是华夏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政府也给了我俸禄,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政府每一个人的工作。” 刘恢的话还没有说完,现场就响起了密集的声音。 “新生哥,我想哭!”刘华夏激动的扯了扯刘新生的衣角。 “华夏,哥也一样,哥也想哭。” 现场不少人在擦拭泪水,他们在原来的国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自己国家还要求每家最核心的位置必须挂上大王的画像,画像还要掏钱购买。 而如今在华夏,刘恢却拒绝所有人的感谢,并且认为让百姓吃饱穿暖是政府的工作。 刘恢继续说道,“我听说你们有的人不想自己子女上学读书?” 看到刘恢收起了笑容,不少人心里一突。 刘恢看向人群说道,“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华夏百姓的基本权利。 你们想想曾经的自己,还希望自己子孙后代这样吗? 华夏有今天,就是大力发展教育的结果。 读书并不是为了文凭,而是要明事理,要懂得更多知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017/276089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017/276089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